在2012年11月29日,于北京武青會議中心舉辦的“2012年度最具收藏價值文房珍寶·紫砂作品評選啟動儀式暨中國紫砂名家媒體見面會”上,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羅伯健做了“樹立正確的收藏觀”的主題演講。
羅伯健會長指出,收藏作為一種文化,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是社會主義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代中國,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收藏文化作為文化產業的一分子,它的發展可以說是恰逢其時。
回顧歷史,改革開放前,收藏可能主要集中在國有收藏機構,民間的收藏幾乎是零。然而,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實力的迅猛崛起,社會財富的迅速積累,還有個人財富的快速增加,可以說,都為收藏創造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機遇。這其中,最重要的當屬黨和國家的政策對民間收藏的支持和鼓勵。不僅如此,黨和國家更是把民間收藏視為保護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前的收藏,是史無前例的。
收藏是歷史的產物,是時代的需要,如果沒有一定的社會環境和社會條件,收藏就無從談起。收藏的意義,一是在滿足個人的興趣、愛好之中增長知識,陶冶情操;二是保護、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三是激發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提高民族的道德修養。這些對個人,對社會而言是非常有意義的。
而紫砂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陶瓷文化、陶瓷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具有如詩如畫的藝術風格,具有深厚的藝術魅力和強烈的感染力。紫砂集把玩、實用和收藏于一身,對陶冶性情、豐富生活和提高生活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
然而,隨著近年來紫砂行情不斷走高,許多藏壺的人都抱著升值、賺錢的想法收藏紫砂壺。收藏界可以說不反對這種做法,但是不提倡。羅伯健覺得無論做壺、愛壺、藏壺的人都不應盲目隨大流,而應提高對紫砂、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識,還要對制壺工藝師的特點、制作方法等進行深入了解,學會用正確的觀點看待和理解紫砂市場和器物。不能光抱著升值、賺錢的想法,而是要學會品味紫砂壺的深厚文化內涵和韻味,享受紫砂帶來的無窮樂趣,這樣的收藏才更有意義。
作為收藏組織,中國收藏家協會愿意圍繞收藏的目的意義開展今后的各項工作,也樂意擔當政府與收藏會員之間以及各位工藝大師之間相互溝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