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9月15日,首屆中國考研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本屆論壇由《求學·考研》雜志主辦,跨考教育集團承辦,中國陶行知教育基金會協辦。論壇就研究生教育政策走向及研究生教育培養方式、大學生人生及學術規劃、考研院校專業選擇及備考方法等議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與互動。
本屆論壇為公益性質,來自北京各大高校的近三千名大學生參與論壇。與會嘉賓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霓教授、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主任高隨祥教授、陶行知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崔祖瑛及考研名師肖秀榮、王文柯等教育界權威人士,深度解讀了研究生招生政策的特點及變化趨勢,分析了科研院所系統的招生特點及優勢,詳細解讀新出臺的考研大綱,并就大學生關心的人生和學術規劃問題提出了各自獨到的見解。
吳霓教授就研究生招生標準和培養要求等問題發表觀點,他認為,讀研最重要的品質是誠實,研究生不可眼高手低,應愿意吃虧,把小事做好。高隨祥教授詳細分析了科研院所系統與大學高校系統招生的差異性,暢談中科院的特色及優勢:崔祖瑛秘書長就“大學生對陶行知教育理念的呼喚”等人生規劃主題發表了激情澎湃的演講。
論壇受到了參會學生的熱烈歡迎,現場新浪大屏幕滾動熱烈,5000多條微博和手機短信推動論壇線上與線下積極互動。
患得患失的考生必須端正考研動機
嘉賓演講結束后,著名考研輔導規劃專家王偉老師率先做了“我的青春我做主”主題演講,暢談規劃對當代大學生的重要性,幫助同學們認清考研對于人生究竟意味著什么。王偉老師認為考生的考研動機至關重要,很多考生在面對畢業去向選擇時容易患得患失,在確立考研動機時容易陷入一些誤區,導致半途而廢、考研失利以及讀研后悔等不利結果。考生在考研前必須明確自己的考研動機,走出誤區,理性規劃自己的學業和人生。演講過程中,王偉老師多次與到場的學生們問答互動,有針對性地分析了不同考生所處的困境和存在的問題,消解了考生們的燃眉之惑。
“學業規劃”應與“職業規劃”相結合
跨考教育集團CEO張愛志攜手兩名跨校跨專業考研狀元做了“我的成功能復制”主題演講。張愛志結合自身跨校跨專業考研與借款創業的經歷,與同學們分享了學業選擇和職業規劃方面的心得體會。張愛志認為,考研應認準方向,堅持到底,“成功是逼出來的,偉大是熬出來的。”張愛志強調,考研本身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只要堅持不懈,就不需要過度透支精力進行復習。“我大學階段最深刻的記憶,恰恰是那段最簡單的時光。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每天復習八小時,每天坐在同一個自習室的座位上,每天都非常簡單。但那段日子讓我考取了研究生,并獲得了學習之外的很多體驗。”演講引起了場內決定跨校跨專業考研的學生們強烈的反響。
掌握命題方向比“題海戰術”更重要
第三組演講的主題為“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原考研政治命題組組長肖秀榮、原考研英語命題組組長王文珂分別解析考研大綱最新變化趨勢及命題規律,建議大學生在學習和備考時應學會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重復做”,在一個領域內堅持不懈,一定會成為在這個領域內有所成就的人。同時,專家將新考研大綱與往年大綱作了細致的對比,點明變化之處給考生帶來的影響,并為考生們提供了相對應的指導。專家提醒考生,掌握不同科目的命題方向和考查重點,有針對性地復習備考,遠比盲目苦讀、題海戰術更有效率,考研其實很簡單。
論壇于上午9:30開始,下午16:30結束。午間休息和論壇接近尾聲時,承辦方還安排了獎品豐厚的抽獎活動。本次論壇還得到了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日報、新京報、北京考試報、環球市場信息導報、中國教育在線、新浪教育、騰訊教育、網易教育、搜狐教育等媒體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