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注意力經濟時代,只要能夠抓住人們的眼球,一些人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哪怕手段再低俗。
“不要告訴別人,你的肚子是被我搞大的!”當這樣一句難登大雅之堂的話語出現在任何場合都會讓人不自在。但是近日,蘇州鬧市區觀前街某湘菜館卻堂而皇之地將這句話打成宣傳橫幅,引來不少市民側目。(9月13日《揚子晚報》)
這是一個注意力經濟時代,只要能夠抓住人們的眼球,一些人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哪怕手段再低俗。從惡意消費歷史的安徽黃山譚家橋鎮,到玩諧音的“一座叫春的城市”,再到近來出現的奶牛選美、車展裸模,以及如今的“你的肚子是被我搞大的”,商家也好,地方政府也罷,營銷手段只有更雷人沒有最雷人。
不難發現,這種營銷方式很廉價,效果卻非常明顯。就“你的肚子是被我搞大的”這則商業炒作來說,盡管網絡上罵聲一片,部分市民側目而視,但卻能夠不花任何成本在媒體占據一定的版面,作為“社會新聞”來廣為傳播,就算是以負面新聞被報道,吸引眼球的目的已然達到。對商家而言,只要引起更多人關注,就有機會賺更多錢,又何懼公眾的口誅筆伐?
必須承認,商業營銷“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背后,是一種營銷環境的倒退,商業道德的淪陷。這種現象的存在,與整個商業環境的短視和浮躁密切相關,也與少數媒體的趣味和公眾的審美情趣有關。
某種程度上說,商家短視和浮躁,少數媒體日益功利化,部分公眾漸趨低俗化,已然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低俗的商業營銷已然擁有賴以存在的土壤,各方皆有需求,以致出現無“性”不成營銷的局面。如果商家營銷缺乏足夠創意,就很難吸引公眾眼球,更不用說產生實際的商業效益,而一旦使用低俗的手段,則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大發橫財。
然而,惡俗的商業營銷終究是難以長久的,更不可能塑造出良好的品牌聲譽。要知道,聲譽是品牌的生命,好的營銷能提升品牌的聲譽,惡俗的營銷只會拉低、抹黑品牌的聲譽,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真正成功的商業營銷,必定是以弘揚社會主流價值觀,向人們傳遞“正能量”為宗旨的,唯此,才能獲得人們內心深處的認同和共鳴,進而贏得廣泛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