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稻香村誕生于清光緒二十一年的北京前門觀音寺,作為老北京城的餑餑鋪,售賣四時三令的糕點、食品。從那時起,成就了一個享譽中外的食品品牌。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中國的傳統節假日也多和吃有聯系,元宵吃湯圓,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北京稻香村誕生于清光緒二十一年的北京前門觀音寺,作為老北京城的餑餑鋪,售賣四時三令的糕點、食品。從那時起,成就了一番享譽中外的“吃”功。
認準“三禾”
“由于各種原因,市場上一度存在多家“稻香村”的混亂局面,造成了消費者對“稻香村”品牌概念的模糊,從而引發的消費者索賠、投訴問題也不斷涌現。這些問題曾一直困擾著我們。”北京稻香村負責人表示品牌混亂問題曾是企業內最大的擔憂。
為了正確引導消費者購買正宗北京稻香村產品,進行品牌區分,北京稻香村在1994年注冊了“三禾”作為企業商標。“三禾”標識設計將三個“禾”字橫向重疊排列,圖形形似禾苗的果穗,與稻香村塑造的傳統農禾文化一致。“三禾”標識右邊是“北京”字樣,與胡厥文手書“稻香村”三字共同組成稻香村品牌標識。
北京稻香村品牌標識的內涵是:“禾”指民以食為天,禾乃食之源;三禾乃指三人為眾,和諧共生;圓指圓為天之形,人生天養。寓意為順天時,承自然,享人和。
在北京稻香村所有的產品包裝上均有此標識,并且,北京稻香村也會通過不同途徑強化消費者對“三禾”品牌的認知,切實有力地保障消費者的利益。在為消費者自身利益著想的同時,—如既往地提供高品質產品。
“三禾”的承諾
食品安全問題從來就是一個不落俗套的話題,大到親朋好友之間的禮尚往來,小至柴米油鹽醬醋茶,關系到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飲食關乎老百姓人身安全,因此,食品生產企業必須時刻把質量放在心上。
北京稻香村人在食品安全方面從不讓自己放松,不僅在生產環節上嚴格把關,還在銷售環節自我監督。這不僅是對自己的自律,也是對消費者的健康承諾。
生產環節是一條消費者看不見的生產線,缺少群眾監督,北京稻香村如何確保生產過程能嚴格把關?這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公司最得力的監督科室——“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
今年3月份,這間實驗室通過國家標準并正式啟動,主要進行產品致病菌的檢測,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將為今年北京稻香村的中秋月餅生產提供更有力的安全保障。同時,結合往年經驗,今年將針對月餅產品,著力控制微生物指標和添加劑使用,并使用國家新修訂的“營養標簽”。
這位負責人表示:“雖然國家要求的“營養標簽”在明年才開始使用,但我們仍然會在今年的月餅上應用新的‘營養標簽’。”
除了在生產環節的自我監督外,在銷售環節北京稻香村也擁有一套嚴格的保證食品安全的制度,在公司總部設有“督導部”,督導隊伍常年就連鎖店經營情況,包括產品質量、服務等方面,進行檢查,以保證食品安全。
這種認真、執著的態度,源于北京稻香村人對“誠信”永遠的追求。“因為誠信文化,要求我們必須選料苛、用料狠、工藝精、產品鮮,要求我們必須要對食品品質負責、對老百姓飲食入口的安全負責,這就是北京稻香村對老百姓的承諾。”
“三禾”的“花樣”
在計劃經濟實施的那幾十年,老百姓吃月餅難,買月餅難,那時吃月餅是件幸福的事。如今,中秋仍舊年年有,而月餅不僅年年吃,還可以天天吃。老百姓吃月餅已經習以為常,吃不是問題,吃出“花樣”才是王道。
年年有中秋,年年大不同。從1984年復業至今,北京稻香村“二次創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離不開北京稻香村人“年年求變”的創新理念。
為應對今年的中秋節,北京稻香村舍棄堅持多年的“如意中秋”主題,改走新路線。此次風格大轉變,秀出異于往年的“花樣”。這不僅表明了北京稻香村對中秋市場深刻思考的結果,也試圖為消費者帶來一場味蕾上的風暴沖擊和視覺上的饕餮盛宴。
在口味上,今年推出的月餅仍包含廣式、京式、蘇式、滇式共四大類,還有傳統的五仁、蛋黃、豆沙、蓮蓉、椰蓉等消費者普遍喜愛的老口味。除此之外,還推出了粒粒香橙、菠蘿、蓮藕等新口味,共有60多種,可以滿足不同年齡層的消費者喜好。
外形上,為滿足部分消費者送禮的需要,在禮盒設計上也下足了功夫。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現代審美需求,采用剪紙、水墨、工筆、攝影、刺繡、油畫等藝術表現手法,洋溢中式文化氣息。
雖然在口味和外形上花樣百出,但價格不“花樣”。北京稻香村經受住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漲的考驗,今年價格依舊親民。
當然,口味和外形只是北京稻香村的“小花樣”。作為食品行業首個專為顧客過的節日——“北京稻香村顧客節”才是真正的亮點。
“顧客節”讓顧客不僅感受到一個喻悅的中秋,同時還能體驗到北京稻香村的貼心服務。此番“顧客節”歷時一個月,由三個活動組成,一是“北京稻香村美味惠京城——全城9折優惠”;二是“探訪美食城堡,走近北京稻香村——顧客參觀食品廠”;三是“北京稻香村淘美味——微博有獎曬圖”。
如此大膽創新的舉措,不僅能讓顧客深層次了解、認知北京稻香村,還樹立了親民、健康的品牌形象。
“三禾”的競爭力
北京稻香村始終堅持“和自己競爭,與別人不同”的競爭策略。對于食品行業來說,最重要的競爭力總是離不開產品本身。
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老百姓的嘴是試金石’,這是在我們企業里反反復復被提及的一句話。我們非常看重產品的品質,從選料、挑料、工藝等各個環節入手抓品質。”
和自己競爭談何容易,北京稻香村人必須對自己更苛刻。
為了保證每件產品的質量,北京稻香村每天安排百余名員工專門進行“挑料”工作。每樣原料,都要進行三遍“挑選”,核桃仁、瓜仁、玫瑰花、杏仁、桂花……每一樣原料都有不同的挑選方法和標準。僅以核桃仁為例,桃仁夾縫內的外殼硬皮、甚至于是夾縫內的隔皮都要求挑選出來。
即使在機器化普遍使用的今天,北京稻香村仍舊堅持“機器包不出的必須手工包”;自來紅必須用燙面(開水和面);自來白必須用溫水和面。不同口味的月餅,都有嚴格的包制過程。比如,蓮蓉雙黃月餅采用純手工包制,皮必須控制在26-27克,蓮蓉餡和兩個蛋黃要控制在88-89克,整個月餅的生球要控制在115-116克之間。甚至于室內外的溫度都會影響到配料、烘焙溫度等的調整。
產品是企業的靈魂,是一個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服務是企業的基石,優質的服務能為企業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
北京稻香村125家直營店和加盟店,覆蓋了全北京城13個區5個縣,其影響力不言而喻。因此,他們格外注意連鎖店的服務質量。
服務既是一種責任,也是品牌。對此,北京稻香村旗下所有連鎖店均嚴格執行公司制定的管理制度,每年將接受ISO9001、ISO14001、ISO22000三個體系的內審和第三方外審。所有的從業人員都必須經過公司總部的統一培訓后方可上崗,各銷售系統的管理者都會在每月接受公司總部的溝通與培訓。
北京稻香村一直注重產品和服務質量,對這兩方面嚴格管控,從而使產品和服務成為北京稻香村的核心競爭力。而這種模式的形成,既與消費者的需求有關系,又關系到北京稻香村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戰略規劃。
北京稻香村對未來有著非常明確的規劃,接下來3年時間都將是升級年,今年是升級的第一年,重心是產品和商品的升級。即進一步明確產品定位和產品組合,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管理系統,全面控制產品和商品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從而促進營銷、供應鏈、人力資源等各方面的升級管理。到2020年,公司銷售額要達到100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