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送保健品”已成為一種常見選擇。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保健品,該如何選擇?不同的人群適合用哪些保健品?
根據營養報告選
雖然服用保健品不需要醫生開處方。抗衰老類的保健品,一般老人都可以服用。但最好根據老人的全面體檢情況,綜合分析后再選擇合適的保健品。
老人服用保健品前最好向營養科醫生咨詢。如擔心血液中缺乏某種微量元素,就去醫院營養科做頭發化驗或抽血檢測,根據檢查結果,看缺什么,缺多少,醫生給出合適的補充方案。調節一段時間后,老人應該再做檢測,如果指標達標了,就不要再進補,因為再進補會造成其他不適。
目前在三級甲等以上醫院一般都有營養科,在營養科做體檢,醫生會讓老年人試一下握力;用特殊的尺子查皮下脂肪的數值;通過測量身高、體重算出“體質指數”。這個公式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果數值在18—23.9之間的就是健康的。對于老年人來說,偏瘦型為健康標準。抽血可以檢測人體中微量元素(鈣、鐵、鋅等)和血清蛋白等的水平。
中藥保健品按體質送
洛陽市第三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主任醫師靳麗珍說,中醫依據功效的不同,將保健品分為滋陰、壯陽、補血、補氣四類。
陰虛體質者宜選用有滋陰作用的保健品,切不可服用含鹿茸、鞭類等有壯陽作用的保健品。
陽虛體質者典型表現為怕冷,且伴有手腳發涼、性功能低下等癥狀,可服用具有壯陽作用的保健品,不能服用具有滋陰清熱作用的保健品,如銀耳、燕窩、苦瓜類保健品。
氣虛的人常常會出現心慌氣短、乏力等癥狀,可服用具有補氣作用的保健品,比如人參類保健品。
血虛的人則可服用具有補血功效的保健品,使臟腑組織得到血液的充分滋養,恢復正常功能。但因痰濁、火熱邪氣所致的心悸、失眠、眩暈,熱盛所致的肢體抽搐以及瘀血所致的閉經,不適宜服用具有補血功效的保健品。溫燥傷陰的保健品也不適用于血虛者。
保健品要對癥選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保健品有深海魚油、卯磷脂、大蒜油、鈣片等,前三種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降脂、清脂作用,對治療心腦血管痰病有一定輔助作用,適合中老年人;鈣片則適合所有人群,因為人終生都需要補鈣。
選用保健品也要對癥,注意長輩缺乏哪種營養素,選擇與之相適應的保健品,才能保證保健品的功效。如果頭疼,首先要弄清引起頭疼的原因,是壓力大、腦血管狹窄,還是缺乏維生素B所致。只有當患者缺乏維生素B時,服用含有維生素B的保健品才能起到相應的效果。服用保健品一段時間后,不適癥狀消失,經檢測身體各項指標也正常,就不必再服用此類保健品了。
購買保健品看清標識
購買保健食品一定要看清各種標識,消費者購買保健食品應認真看清產品的外包裝、說明書等標識內容。保健食品標識的主要內容包括:保健食品品名、生產單位、保健食品批準文號、主要原料、功效成分、保健功能、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注意事項、日期標示(保質期)等。
購買魚油磷脂這類保健食品,一定要購買帶保健食品標志(俗稱藍草帽)的保健品,只有帶有這種標志的才是國家認可的保健食品。
最佳保健品是合理膳食
其實,保健品不能作為日常飲食替代品,它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只用于疾病預防和維持健康,適用于特定人群,如亞健康人群、某種維生素缺乏等人群。
中國營養學會首席顧問、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葛可佑研究員認為,最好的保健方式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戒酒、心理平衡。就多數營養成分而言,只要攝取量足夠就可以了,補充更多量并不會帶來更多好處。而攝取足夠的量,一般通過合理的常規飲食就可以。
除了保健品,市民還可以選擇送健康監測工具或保健器材,代替保健食品。對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的長輩,可送體重秤、計步器和家用血壓計、血糖儀等,讓老人隨時掌握自己的健康數據。還可送按摩椅、按摩椅墊等保健器材。
如果我們真想讓父母健康,其實用不著那些華而不實的高檔保健品。最佳的保健品是:常回家看看,陪他們一起,吃一桌符合合理膳食標準的好飯。
(摘自《洛陽晚報》、人民網、《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