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高峰將至,漂泊在外的游子即將踏上歸家的旅途,外出游玩也需搭乘各種交通工具,人流、車流量達到頂峰,旅途也最為“艱辛”。相對閉塞而有限的空間,密集的人群,難以控制的食品安全……種種因素都有可能產生許多健康隱患,讓疾病“乘虛而入”,一不小心還會把它們帶回家。
坐立姿勢常變換
長途旅行時,要保持正確的坐姿,減輕對脊椎的壓迫,要盡量減少坐的時間,或坐一會兒變換一下姿勢,站起來活動一下,做一下腰部按摩;站立時,要保證整個腳掌著地,在有限的活動空間內,可以經常伸展腿部,并改變腿的姿勢??梢远嗌焐旌?,減少尾骨受傷的機會。站立不要連續超過8小時,每隔2小時應進行一次約10分鐘的活動,站起來,雙臂展開,做擴胸活動。做“擴胸運動”的次數、強度和頻率,應根據自己身體狀況而定。
以易消化食物為主
在普通列車和長途汽車上,要少吃油炸、膨化食品,不要吃太冷食物,飲食應以易消化、營養價值高的食物為主,可多吃一些堿性食物,如海帶、紫菜、豆制品,還應多吃新鮮蘋果、刺梨和獼猴桃,以及粗糧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從而起到消除疲勞的作用。飲料以白開水、茶水為宜,少喝含糖量高的果汁和碳酸飲料。有胃腸道疾病史者更應多注意。
特殊人群防血栓
任何人坐久了都有形成下肢靜脈血栓的可能,只不過一艘陪況下,小血栓形成后有70%可自行消融吸收,但某些高危人群更易發生血栓,如糖尿病合并腎病綜合征、肥胖癥、高脂血癥、心腦血管病等患者、孕婦和吸煙、酗酒者等。如果他們在旅途中攝人過多的咖啡或酒精,可引起脫水,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險。
老人乘車坐前排
老人出行最好錯開高峰時間出行。乘坐汽車,最好坐在靠前的位置,而不要坐后排,尤其是最后一排中間的位置,最不安全,一旦剎車,由于沒有扶手,很容易被甩出來。
有糖尿病、冠心病的老人最好不要長時間坐公共汽車,乘車時要常起來走走,如果空間不允許的話,那就勤換坐姿,并多活動小腿和腳,或者用手從上往下按摩腿部以助血液回流。一旦摔倒,意識清醒時要主動提出做腦cT等相關檢查,排除腦血管的問題,還可以告訴第一目擊者,自己有腦血管病。
有高危病癥的老年人群注意五點:1、要注意在長途出行前備好相應藥物,如降糖藥、調脂藥、擴血管藥等。同時最好服用適量的抗凝劑,如小劑量阿司匹林等;2、近期出現腦梗塞、心肌梗塞癥狀的患者,調整出行計劃,以確保自身安全;3、在旅途中或旅途結束后出現下肢疼痛,肢體明顯腫脹時,應盡量不要活動,抬高下肢,以避免血栓脫落栓塞肺動脈,等候醫生處理;4、突然出現呼吸困難、胸痛等癥狀,應立即呼救求醫,尋求最佳治療時機。
懷孕4—7個月期可出行
懷孕4~7個月的婦女出行相對安全,但停經32周后的孕婦長途旅,行,將增加胎膜早破和早產、急產風險。若無特殊原因和準備,此間應避免長途旅行。嚴重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心臟病、未能很好控制的糖尿病、多胞胎、子宮頸功能不全、前置胎盤、習慣性流產或有多次早產情形的婦女在懷孕期間最好不搭乘飛機,或是做任何長途旅行。
孕婦如要長途旅行,乘飛機是最好的選擇。健康孕婦乘飛機無危險。長途飛行5小時以上的坐姿旅行,應防止靜脈血栓癥的發生。懷孕的最后一個月,不要搭乘飛機。孕婦乘火車相對安全,最好坐臥鋪。不宜乘坐長途公共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