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溫水,保持溫度不變,另有一杯冷水,一杯熱水。先將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溫水中,會感到溫水熱;先將手放在熱水中,再放到溫水中,會感到溫水涼。同一杯溫水,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感覺,這就是冷熱水效應。
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因為人人心里都有一桿秤,只不過是秤砣并不一致,也不固定,隨著心理的變化,秤砣也在變化:當秤砣變小時,它所稱出的物體重量就大,當秤砣變大時,它所稱出的物體重量就小。人們對事物的感知,就是受這秤砣的影響。人際交往中,要善于運用這種冷熱水效應。
人處世上,難免有事業滑坡的時候,難免有不小心傷害他人的H寸候,難免有需要對他人進行批評指責的時候,在這些時候,假若處理不當,就會降低自己在他幾心目中的形象。如果巧妙運用冷熱水效應,不但不會降低自己的形象,反而會獲得他人一個好的評價。
當事業滑坡的時候,不妨預先把最糟糕的事態委婉地告訴別人,以后即使失敗也可立于不敗之地;當不小心傷害他人的時候,不妨盡可能地放低姿態道歉,這樣不但可以顯示出你的誠意,而且會收到化干戈為玉帛的效果;當要說令人不快的話語時,不妨事先聲明,這樣就不會引起他人的反感,還會使他人體會到你的用心良苦。這些運用冷熱水效應的舉動,實質上就是先通過一二處“伏筆”,使對方心中的“秤砣”變小,如此一來,它“稱出的物體重量”也就大了。
某汽車銷售公司的老李,每月都能賣出30輛以上汽車,深得公司經理的賞識。由于種種原因,老李預計到這個月只能賣出10輛車。深懂人性奧妙的老李對經理說:“由于銀行緊縮,市場蕭條,我估計這個月頂多賣出5輛車。”經理點了點頭,對他的看法表示贊成。沒想到一個月過后,老李竟然賣了12輛汽車,公司經理對他大大夸獎一番。假若老李說本月可以賣15輛或者事先對此不說,結果只賣了12輛,公司經理會怎么認為呢?他會強烈地感受到老李失敗了,不但不會夸獎,反而可能指責。在這個事例中,老李把最糟糕情況——頂多賣5輛車,報告給經理,使得經理心中的“秤砣”變小,因此當月績出來以后,對老李的評價不但不會降低,反而提高了。
蔡女士很少演講,一次迫不得已,她對一群學者、評論家進行演說。她的開場白是:“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自然不會說出精彩絕倫的話語,因此懇請各位專家對我的發言不要笑話……”經她這么一說,聽眾心中的“秤砣”變小了,許多開始對她懷疑的人,也在專心聽講了。她的簡單樸實演說完成后,臺下的學者、評論家們感到好極了,他們認為她的演說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對于蔡女士的成功演講,他們報以熱烈的掌聲。
(摘自《心理醫生》2011年第10期)
尼亞鼠的活命哲學/程剛
北非沙漠中有一種鼠,叫尼亞鼠。這種鼠喜群居,通常會在一片區域內,把所有鼠洞連成一片。群體中總有一只首領對其它鼠發號砘令,相當有威嚴。白天,這只首領抬起兩只前腳坐在洞口上,看著其它鼠跑來跑去,只要從它身邊經過的鼠,都得放慢速度,當它發出一聲嗚叫后,所有的鼠必須立即停下來,然后直盯盯地看著它,好不威風。
尼亞鼠首領從來不外出覓食,然而它的洞穴里各式各樣的食物應有盡有。這是因為其它鼠每天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食物,然后送到它的洞穴里。直到食物快塞滿時,它才會大叫一聲,其它鼠才各自分散開始尋找自己的食物。
鼠群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隔上半年或是幾個月后,總有一只鼠搬離這個洞群,在離洞群很遠的地方打洞,然后無精打采地站在洞口。這只鼠就是曾經的首領。原來,尼亞鼠的首領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經過爭斗后,勝者為王,敗者下臺,而敗下來的首領通常會搬離那個鼠群,然后不吃不喝,孤獨地生活。你可能以為它是在等死,那你就錯了。這種狀態只存在三四天,就在這只曾經的首領餓得快要不行的時候,它卻不再沉默,而是重新回到鼠群,像其它鼠一樣,聽現任首領的,每天第一件事便是找食物給首領,然后找自己的食物……幾天后,它好像忘記了自己是曾經的首領,和其它鼠一樣忙忙碌碌地生活。快樂地跑來跑去。
尼亞鼠首領遭遇了巨大的生活落差,但它經過短暫的失落后又重新煥發了活力,這就給了我們很深的啟示:你的人生也可能遭遇巨大落差,但要記住,我們可以失去名望,可以失去財富,但一定不能失去快樂生活下去的那顆堅強的心。
(摘自《南華時刊》201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