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那對老夫妻,他們總是遲到!”“真不像話,讓一車子的人等他們!”大巴車內響起一連串不滿的話語。這時,一對戴墨鏡的老夫妻蹣跚地走到車門口。老頭先上車,在車門的臺階上拉著老婦的手,吃力地把她拽上車,兩人搖搖晃晃地坐到座位上。車子緩緩啟動。
車廂里不再議論,但很多人心里都窩著火。這是散客拼團的旅游車,大家相互不認識,但應該遵守起碼的時間規定,像他們這樣總是遲到,后面還有十多天的行程,怎么辦?
導游站起來,拿著話筒說:“再重復一下,我們一定要遵守時間,不能遲到,大多數人沒有等待個別人的義務,以后到了規定時間,我們就開車了!”車廂里響起熱烈的掌聲,與其說是贊同導游,到不如說是批評那兩位老人。
下一個景點“大理古城”游完后,規定的開車時間到了,那兩位老人還沒來。有人叫嚷:“時間到了,開車,開車!”導游無奈地說:“不能把他們丟下,再等等吧!”又過了十幾分鐘,兩人終于來了,老頭把老婦拉上了車,抱歉地說:“對不起!對不起!”全車人都不應聲,司機“呼”地開動了車。
我也覺得這兩人太過分,自己行動遲緩,就少玩一點地方,早點返回,免得一車人等他們!
大巴拐進了一家大型商店的停車場,導游說:“這是我們云南玉器的專賣店,貨真價實,歡迎大家選購。”游客陸續下車。柜臺里的玉器晶瑩剔透、光彩奪目,貴重的翡翠手鐲大都100萬元以上。我覺得太貴,就到洗手間旁的椅子上坐下休息。忽然那對戴墨鏡的老夫妻來了,老頭看著我說:“你是我們一輛車上的吧?求你幫個旺,帶我老伴到洗手間去‘方便’一下。好嗎?”我奇怪地問:“為什么?”老頭湊到我面前說:“她眼睛不好,看不見。”
我站起來扶著那位老婦進洗手間。出來后,我和他們閑談。我對老頭說:“她眼睛看不見,你為什么帶她出來旅游呢?”
老頭說:“她早就想到云南來旅游,因為眼底視網膜病變,沒能來,她又不肯動手術,一直拖著。今年夏天我對她說,你放心去做手術,不管手術結果怎樣,我都陪你去云南。不料手術沒成功,現在她左眼有一點光感,右眼視力0.1,我還是決定帶她到云南來,了卻她的心愿,也兌現我的諾言。”
我問:“她能看到點風景嗎?”
老頭說:“基本上看不見,全靠我給她講解,主要景點她還不肯落下。”
我恍然大陪:“怪不得你們遲到,講給她聽是要費時間。”
老頭為難地說:“最難是上洗手間,找不到入陪她進去。”
我趕在他們前面上了車,向車上的人介紹了他們的情況。從這以后,每到景點或服務區,女士們擠著排隊上洗手間時,總有人攙扶著這位戴墨鏡的老婦,讓她先進去。到了規定開車的時間,他倆還沒到,大家也不埋怨,耐心地等著。大巴疾駛中,戴墨鏡老婦的手機響了,老婦接聽說:“我在云南很好……很愉快,玩得很開心……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