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華西村一派繁忙景象。龍西湖中,外形像航空母艦平臺的“直升飛機場”工程,伴隨著隆隆的機器聲,在抽干了湖水的湖床上拔地而起,并已粗具雛形。這一項目建成后,華西將開中國農村飛機旅游的先河。村落的另一頭,華西村328米高的“增地空中新農村大樓”正在加快建設,將于10月前投入使用,這棟摩天大廈將成為華西村新地標。一切都是如此生機勃勃。“亦土亦洋”、“亦城亦鄉”,華西走的是一條怎樣的轉型之路?吳仁寶老書記一語道破:華西的發展是既不大好,也不小好,而是一年更比一年好。華西又快又穩的轉型之路透出一種鏗鏘之美。
巧勁提升傳統產業 老典型演繹新傳奇
吳仁寶老書記說,有經濟效益的發展最科學,叫科學發展。華西的發展注重質量和效益并舉,提高產出效益是華西轉型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在華西冶金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兩條扁鋼生產線正滿負荷運轉。這種新型扁鋼成為高鐵配套企業首選。全球金融危機給國內冶金行業造成了巨大沖擊,但華西人卻敏銳地捕捉到了高鐵產業中蘊藏的新商機。華西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永昌說,公司認準市場發展方向,抽調精兵強將成立科技攻關小組,對原有生產線改造升級,引進德國西門子公司一流設備,實現生產全程的計算機網絡控制。目前,這種高鐵用鋼已通過歐盟、日本等國的技術認證,并應用于武廣高鐵、京滬高鐵等國家重點建設工程。
“做精、做專、做優”,華鋼的技術與產品得到了市場高度認可。華西鋼鐵公司自主研發的“TCO投彈測試”技術,每年可增產10萬噸鋼,自行設計制造的90萬噸扁鋼項目成為國內最先進、流水線最長、技術含量最高的自動化生產線;華西線材被譽為“中華牌”,雖然每噸的平均價格要高于市場價100多元,卻受到國內高檔工業標準件生產商的青睞,產品供不應求;法蘭管件公司自主研發的風力法蘭項目已通過有關部門的認可,具備了進軍風力法蘭市場的資質。
“地創高產出”。華鋼追求噸鋼耗能低、噸鋼創造產值高。楊永昌介紹,華鋼一噸鋼的綜合能耗為494.91公斤標準煤,遠低于國家615公斤標準煤的標準。在華西“十二五”發展規劃當中,華西人還提出要進一步降低能耗指標。
轉型需要壯士斷腕的魄力和勇氣。華西沒有化工廠。5年前,前進、三余巷等幾個村加入大華西,村里4家化工廠效益可觀,然而,華西村決定將其全部關掉,村內一家效益可觀的小鋼廠也被關閉。
從產業布局人手,華西實現了產業集聚、企業集群、資源集約。
分散的150多家工業企業被集聚到了私營工業集中區,工業區內實現了集中供氣,工業廢水統一納入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實現了工業集約化發展。依托工業企業之間“唇齒相依”的特點,華西先后創立了原料運輸零費用、廢物“吃干榨盡”等20多種循環經濟模式,節能降耗、循環經濟使企業發展每年都增效。
在華西鋼鐵有限公司廠區,一輛灑水車正用回用水給地面降溫。楊永昌說,生產產生的污泥、鋼渣、粉塵、廢水等,現在已全部實現了回用,循環經濟每年帶來的經濟效益達1億元。通過節能減排、降低能耗,華西人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利潤,走出了一條綠色循環經濟發展之路。
傳統產業最大的成本是原料。在華西的謀篇布局中,鋼鐵、紡織等傳統產業正在向北轉移。在吳協恩的思維中,一幅西至新疆、重慶,北至唐山的華西產業發展新圖景正在繪制中。
掘金現代服務業 華西“創富號”再遠航
在新興市場中尋找,在現有業務中挖掘,華西掘金現代服務業“藍?!?。
2004年,華西提出了進軍服務業的戰略,確定了二產和三產在整個經濟結構中比重各占50%的目標。眼下,華西正全力推動旅游業、物流業、金融服務業發展。去年,三產服務業利潤貢獻率已達到33%。
掘金現代服務業,旅游是龍頭。38℃的高溫天氣未能擋住游人的腳步。華西金塔前,成群結隊的游人在導游旗引領下魚貫而入。盡管地面溫度高達40℃,但當天的游客仍然達到2000人。華西村黨委副書記、旅游服務公司總經理周麗說,華西旅游永遠都是旺季。去年,華西旅游業創造的利潤達2億元,今年將有超過8萬名外國游客來華西。
通過打造特色旅游,華西成為走向世界的新農村。據悉,華西旅行社已與國內外1600多家旅行社進行合作,吸引了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賓客來華西參觀旅游、考察訪問。目前,華西正在積極開拓歐美市場。
華西的旅游結構也正發生變化。周麗說,目前來華西的旅行團已經占到團隊數量的80%,遠遠超過考察團。立足自身資源稟賦,華西綠色旅游產業積極拓展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陸上有倉儲、海上有巨輪、江邊有碼頭,華西的商貿物流可謂通江達海、海陸并舉。
“棉花倉儲”不斷壯大,今年已達80萬噸,明年可達lOO萬噸,華西將成為國家儲備棉倉庫、華東地區最大的棉花倉儲庫區,可滿足蘇錫常地區40%的需求。華西的目標不止于此,吳協恩說,華西的最終目標是讓周邊用棉企業沒有倉儲。這個目標并不遙遠“棉花倉儲”已成為江陰及周邊地區許多企業的倉庫,許多企業因此省去了倉儲、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費用,未來華西還將利用典當、擔保公司等為企業提供資金一條龍服務。
對于煤炭貿易的規劃,吳協恩同樣雄心勃勃。在新疆取得焦煤開采權,全力打造疆煤外運的中轉樞紐,打通從新疆到重慶,再沿江東下至江、浙、滬的物流通道。這條線路有望在2014年建成。
“華西海運”、“華西海工”兩個品牌不斷升級壯大。2008年華西在國際金融危機中果斷“抄底”,利用尚未退役的船舶拓展海洋運輸業,成立江蘇華西遠洋船舶公司。目前,公司已擁有5艘遠洋運輸散貨船,總載重量達45萬噸,年運輸能力超300萬噸,運輸品種已從鐵礦石延伸至煤炭、鋁礬土等大宗物資,航線遍布巴西、南非、印度、印尼、孟加拉國等多個國家與地區。趁著波羅的海海運指數處于低位,“華西海運”再次“抄底”,又購進5條船。今年1-7月,管理人員不超過5人的“華西海運”的盈利已超過7000萬元。
從近海走向深海,“華西海工”將成為國家十二五規劃中開發海洋資源的有生力量。江陰靖江工業園區內,4500噸全回轉無限航區的起重船目前已經全面開建,計劃明年9月竣工投用。今年,華西已與中國交通部二航局簽訂了為期兩年的珠港澳跨海大橋大件合作協議,與中海油的長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也在洽談中,東南亞一些主要石油公司的海工部與國內一些打撈機構也都向華西提出了合作意向。
轉型,貴在能突破常規,乘勢而上。華西正從產品經營邁入資本經營,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相互促進,拓展戰略發展空間。今年年初,華泰證券順利上市,華西村當初2600萬元的參股資金頓時升值到6億元;華西村去年參股深圳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00萬股在短短一年時間便獲得了16%的回報。華西集團公司副董事長包麗君介紹,目前,華西村投放在外的各種創投基金已超過7億元,每年的回報率超過11%。
未雨綢繆,永遠先人一步,華西的前行步伐永不停息。在互聯網娛樂、物聯網應用、移動數字閱讀等新興行業,也開始閃動華西人忙碌的身影。華西“創富號”又將啟航遠行。(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