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世界上兩大主要地區間的經貿往來從古至今一直生生不息,一大地區是中國位于其中心位置的遠東,另一大區是近東及地中海國家,而阿拉伯半島可謂其當仁不讓的重要中心,因此中國與海灣地區的友好往來便更為順理成章。中國與海灣地區的關系中最引人注目便是阿曼與中國友好關系所具有的特性,我們快速瀏覽一下兩國的歷史文獻,便可發現這一獨特而又深厚的交往早已超越普通的經貿或禮節性往來,升華為兩國人民間的共同發展與繁榮,互為借鑒與學習。阿曼人擅長經商,諳熟古代海上通道的航線,并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港口,他們將阿巴斯王朝的首都巴格達與中國及遠東地區的港口緊密相連,所有這些因素都使得阿曼人在與中國及與世界貿易的往來中發揮主導作用。他們在中國的對外貿易管理方面也起到了獨特作用,尤其是在宋朝,為廣州、杭州、泉州這些最早的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和繁榮立下了汗馬功勞。有些阿曼人甚至幾代都定居于中國,他們早就熟悉世界貿易體系,也毫不吝嗇地將他們的經驗及認識帶到中國,推動與加強中阿貿易。那時候,中國的皇帝深知阿曼人對于非洲、阿拉伯灣、馬來半島的固羅,印尼這些市場有著豐富的經驗與認識,在與他們的交往中獲益匪淺。事實上,阿曼是中國幾個世紀以來的主要貿易伙伴,因此中國市場的繁榮與否直接映射出當地人民的生活狀況,他們為泉州、廣州等中國港口城市在公元八世紀至十四世紀的繁榮作出了貢獻。
中阿兩國商貿關系的歷程極大證明了阿曼在中國經濟復興方面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唐宋兩代的史書中都提到了阿拉伯人,尤其是阿曼人如何融入中國社會,成為中國經濟、管理、社會體系的一部分,他們創辦學校,修筑城墻,建造船倉等,他們克服宗教、文化與語言的差異,而中國人也同樣回饋他們,封其稱號,予其職務,并贈送佳禮。通過史料記載,阿曼貿易在中國古代的國際貿易中所占比重一直很大,阿曼出口到中國的商品,如乳香等香料是中國官府壟斷的貴重物品,為國庫帶來巨大收益。綜上所述,阿曼作為傳統的商業文明古國,對中國乃至阿拉伯地區的影響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