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說:食色性也。一個國家的飲食文化往往反映出當地人的性格特點。前不久,我有幸走訪了這個位于南亞次大陸的古老而美麗的國度。美食美景,回味無窮。印象最深刻的是巴基斯坦人熱情和浪漫的性格特點及其反映到味覺上的辣與甜。巴基斯坦的辣是緩慢釋放的微辣,辣中帶酸,那是熱情豪爽中的羞澀矜持,一步步沁人心脾,余味綿長。巴基斯坦的甜是溫柔細膩的甜,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一直甜到你的夢里。這里的烹飪師們都是味覺藝術家,他們就像畫家一樣充分發揮運用手中調料進行創作,因此,品嘗巴餐最好擁有藝術家的幻想與敏感,否則便辜負了那精心調制的層層美味。
巴餐的一大特色是用料細致講究,特別是調料,咖喱、肉桂、小茴香、豆蔻、辣椒、胡椒、薄荷等等,這些歷史上曾經被歐洲人神往的香料和調味品一直是巴基斯坦味覺大師們的創作源泉,多年以來,他們正是恰到好處地運用了這些調料,創造出一道道美味佳肴,一件件耐人尋味的味覺藝術品。
欣賞藝術不僅需要審美的心靈,更要有美的環境。因此,在特定的環境下享受巴基斯坦的味覺藝術,會帶來包括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味覺在內的全方位藝術感受。在巴基斯坦,文化主題餐廳就像能吃的博物館一樣,讓顧客在用餐的同時輕松、自然地去感受文化,去欣賞藝術,去體驗生活??ɡ媸前突固沟谝淮蟪鞘?,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這里有一家叫做“鄉村(Villiage)”的文化主題餐廳,每天都吸引著大量美食家,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到達“鄉村”的時候,已是黃昏,霓虹閃耀,車水馬龍,未聞其味,先聞其聲~間藝人已經開始彈唱了。隨著悠閑的節奏,我來到靠窗的一個小桌子坐下。窗外不遠就是一望無際的海灘,還有幾只駱駝慢悠悠地散步,真是很浪漫!餐廳布置得很溫馨,頗具民族特色,桌布都是伊斯蘭毛毯風格的。
這是一家自助餐廳,每位需要大概人民幣70元左右,不包括飲料。取餐的地方也裝飾得古樸宜人,餐具古典,各式精美菜肴不禁讓人眼花繚亂,不過我一眼就認出了烤羊肉串和烤羊腿。美食雖多可以如下分類:湯,肉菜,素菜,特色小吃、甜食,主食和水果。穆里嘎湯(Mulligatawny Soup)是巴基斯坦的一大名湯,由多種香料調制而成,清淡的鵝黃色,微微的酸辣口味,香濃而不膩,另外還有傳統的雞湯。說到雞,可是巴基斯坦人餐桌上的必備,“無法想象吃飯時沒有雞肉”,一位廚師告訴我。順著他的指引,我發現了很多雞肉美味:烤雞肉卷(Chicken Seekh Kebab),燕麥雞肉羹(Chicken Hareesa),咖哩雞(Indian Chicken Curry),燉雞肉煲(Chicken Handi),雞肉炒飯(Chicken Fried Rice)等等。烤雞肉卷看上去有點像香腸,是用雞肉餡和各種調味料和好后穿在特制的鐵鉤上烤成的,外焦里嫩,微辣中透著雞肉的香嫩。在這里,你能目睹藝術大師們現場制作,他們鎮靜而略帶思考的神態使人聯想起凡高或畢加索。甜食也深受巴基斯坦人的喜愛,吃了一個像蜜棗一樣的加陷小果子,真是酷甜啊!那一刻,不由想起比蜜甜的中巴兩國傳統友誼。離開“鄉村”的時候,民間小樂隊深情演奏著悠揚的曲子,不知歌手唱什么,似乎夾雜著依依惜別的傷感。
作為友好鄰邦,巴基斯坦人不僅對中國人十分友好,而且喜歡吃中餐,許多大城市都有中餐廳且生意興隆,不過,身處異鄉的我還是對當地的文化主題餐廳更感興趣。在首都伊斯蘭堡的半山公園上有一家餐廳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同于傳統的卡拉奇“鄉村”,這里的布置更加現代,有一大半是露天的,餐桌上的手繪彩圖美侖美奐,從另一個角度彰顯了巴基斯坦人對藝術的熱愛,在這里,視覺藝術與味覺藝術完美融合,當然少不了民間小樂隊的伴奏,如果運氣好,還能欣賞到舞蹈表演和猴子雜技。在伊斯蘭堡,有一家肯得基餐廳被巧妙裝飾成當地風格,外觀看去這家肯得基和世界各地的沒什么區別,一層也是如此,秘密就在露天的二樓,幾乎找不到“大叔”的影子,精美的伊斯蘭吊燈,南亞風格的餐桌坐椅,奇花異草的裝扮,如果沒有吃著香辣漢堡我還以為又置身于哪家文化主題餐廳呢!在這里,巴基斯坦的味覺藝術大師非常遵守國際標準,既然“大叔”已申請了專利就用不著發揮了。其實,做巴餐并非想象中的復雜,很多調料在國內都有售,所以,盡情享受巴餐的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