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縣浮來山在民間又有“福來山”之稱,有天官賜福于此山之美譽,尋福祈壽由來已久,尤其是“天下銀杏第一樹”有“長壽樹”、“活化石”之稱。中國浮來山福壽文化節依托浮來山風景區四千年“銀杏樹王”和“福來山”之美譽,融新農村建設、大型文藝表演、康體健身、經貿洽談于一體,是綜合性節慶活動,主打福壽文化品牌,迎合了人們祈福益壽的心態。
浮來山福壽文化節自2003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了六屆,在全國引起了較大反響。通過該活動的舉辦對深入貫徹落實“文化樹縣”戰略,對外宣傳莒縣艉高莒縣乃至日照市知名度,擴大對外開放,打造浮來山“福善壽地”旅游品牌起到了重要作用影響深遠。此項節慶活動每年10月2日舉辦一屆,歷時三天。
千年古觀朝陽觀始建于唐朝,因傍依常年不竭的龍泉,佛家初建稱龍泉寺,由于此處風水極佳成為佛道兩家相爭的寶地,為觀為寺曾三易其名,四易僧道。在清末道家強盛,更名為朝陽觀至今。相傳高道張三豐曾在此傳功、煉丹。香火極盛。
浮來山華人尋根館
浮來山華人尋根館,館內展出了以被列入大世界吉尼斯記錄,具有八千年樹齡的檀根王為代表的近百余件根雕藝術品與天下銀杏第一樹交相輝映。
定林寺是浮來八景之一,始建于東晉,興起于南北朝時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全寺南北長95米,東西寬52米,總面積4900平方米,整個建筑分前、中、后三進院落,以山門、大雄寶殿、校經樓、三教堂為中軸,大雄寶殿為主體向前后左右展開。定林寺是山東省現存最古老的寺院,為北方禪宗發源地,寺內包攬了一處世界之最——“天下銀杏第一樹”。此樹高26.7米,干圍15.7米,遮蔭覆蓋面積900平方米。至今仍枝繁葉茂、生機盎然,堪稱生物界中的“活化石”。198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對此樹進行專題研究并向全世界播放了其奇觀。巍巍銀杏樹,可謂身歷古今,名譽中外。寺內三教堂為山東省唯一一座三教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