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前,王利杰恐怕根本不敢想象,10萬元也能做天使投資。從2007年開始,從大公司辭職后的他,在上海、北京等地一場接一場地辦著移動互聯網的沙龍,廣交各種朋友,但沒有固定收入。
一年前,他拿出自己當時幾乎所有的現金存款10萬塊錢投資了第一家公司。如今,這位長相酷似臺灣明星林志穎的前華為員工“Leo”,是50家移動互聯網公司的股東。其中一家公司的賬面收益,已經讓他和朋友們一起投出去的400萬元投資全部收回。
這是一種很新的商業模式,他給它起名字叫做“PreAngel”,用中文字面翻譯過來就是“早期天使”—比天使投資更加早期的投資,每一筆投資額僅為5萬、10萬元,獲得創業公司的2%、3%的股權。但王利杰會用手上豐富的資源為公司提供包括設計商業模式、介紹人脈等各種服務,這甚至可以理解為他在批量成為一批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王利杰自嘲道,自己恐怕是最窮的天使投資人。他曾經遭到過很多人的質疑甚至鄙視,甚至曾有人私信他說:“沒錢做什么投資,SB!”不過,他過去一年的成績卻打動了薛蠻子、蔡文勝、松禾資本等天使投資人和機構,已經給了他3000萬元成立一支新基金。
“每天都想著早點睡覺,11點躺下,可是每天忙完就3點了,卻依然興奮。我想我真的是太熱愛天使投資這個職業了!”王利杰在自己的微博上寫到。
積人脈
王利杰此前一直在華為的業務與軟件部門工作。在主要銷售通信設備的華為,這并不是一個核心的部門,但他在這里積累了很多經驗和人脈。
2003年,他從華為出來,進入一家SP公司工作,那是由UT斯達康的吳鷹、軟銀賽富等投資的一家專門做小靈通相關服務的公司。“那時的移動互聯網,或者說電信增值業務還處在搶錢、暗扣的時代。”王利杰告訴《環球企業家》。在這里他負責研究國外的新技術和新興的WEB2.0商業模式,其中就包括剛出現的Facebook、Linkedin等公司。但遺憾的是,當時國內并不健康的移動互聯網環境讓他的很多想法無法實施。
此后,他加盟了一家由海歸團隊創辦的手機芯片公司。2007年7月他再次離職,并在8月創業做了一個SNS的項目,開始將自己的夢想付諸實踐。但由于種種原因項目最終失敗。
這次創業失敗給王利杰卻帶來一個發現:當時他在項目的天使融資上遇到很大阻力,自己費盡周折用20%的股份換到了20萬元借款,項目失敗后他又歸還了借款。他想,這種國內天使投資的不足之處也許是個機會。
但這只是個想法。真正改變命運的是他創辦的Moblie2.0論壇。王利杰說,一開始他并沒有想到要辦個論壇。由于認識的人多,創業失敗后那段時間常有朋友找他幫忙介紹各種資源,“有一天我突然接到許多個電話,讓我引薦這個找那個的,我就說干脆晚上搞次聚會吧,把大家都叫出來。”王利杰回憶道,那天晚上來了20多個人,在酒吧里聊得很開心。這種聚會是Mobile2.0論壇的雛 形。
2007年10月的首次論壇,便是以Android操作系統為主題。對于這個新東西,許多人都認為會是智能手機的未來,當時王利杰請了谷歌中國Android業務負責人過來,論壇獲得了熱烈追捧。
由此一發不可收。2010年之前,他基本沒有干別的事情,就是一場一場地辦論壇,這些論壇都圍繞移動互聯網各個分支展開,包括移動游戲、移動廣告、移動SNS等。也就是這段時間,移動互聯網成為全球創業熱點,也成為風險投資的新寵。在這樣的背景下,Mobile2.0論壇場場爆 滿。
這段辦論壇的時光讓他積累了豐富的人脈,運營商、手機廠商、芯片廠商、SP公司、大型互聯網公司、移動互聯網創業者中,都有他相熟的人。
不過,那段時間他依舊在處于“想”的階段,既沒有找到好的盈利模式,也沒有想到可以操作的領域。只是偶爾會幫聯發科等大公司兼職做顧問,拿一些顧問費。同時也幫許多創業者做顧問,“純粹像幫忙。”王利杰指的幫忙是幫助創業公司設計商業模式、介紹資源等。
正是這種無意的幫忙,給他帶來了未來的“金礦”。此后有10多家他幫過忙的創業公司給了他期權。這些公司中有日后知名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如名片全能王、巴別塔、VIVA閱讀等。
創模式
但這些公司給的期權并不能給人一種安心的感覺,“我沒主動問他們要這些期權,都是別人主動給的。”王利杰說,有時也很難去簽合同,只是不穩定的口頭承諾。此后,他開始嘗試變被動獲得期權為主動投資拿股權。
2011年年初,王利杰投資了人生中第一個項目,叫做Gurudigger的工程師社區,類似工程師版的Facebook。
投資過程很簡單。他先和創業團隊見了一面,一開始是承諾幫助他們找融資。然后給這個創業團隊發去郵件,大致的意思是,從2011年他準備嘗試做投資,專注于非常早期的產品,每個團隊投很少的錢,當然也拿很少的股份,再用他的資源幫這些團隊開拓。而Gurudigger將會是這個基金投的第一個項目(后來這個基金被叫做Pre-Angel)。
王利杰和Gurudigger的創業團隊一拍即合。“當時我覺得他們做的事情很有意思,而且融資的錢不多也不貴。”王利杰說,他個人向這家公司投資了10萬塊錢,只占2%的股份。這是他當時幾乎全部的現金。
他的一些朋友知道這件事情后,就建議他干脆問朋友們募集資金,以這樣的方式去投資一批這樣的公司。
其實,對大部分創業公司來說,他們根本不缺這筆投資,大多數人是看中王利杰手上的資源。他扮演的更像是聯合創始人的角色,要幫助創業團隊在戰略方向定義、產品設計、尋找下一輪投資、與行業巨頭合作、吸引人才、市場營銷、媒體公關等各個方面發力。
于是,一種被叫做“早期天使”的模式誕生了。一群朋友來出錢湊100萬。然后投10到15家公司,只做個占2%、3%股份的小股東。
王利杰說,別看只投了5萬、10萬,和期權大不一樣。“首先自己是真金白銀投現金了,那么理論上隨時有套現退出的權利。然后,公司的重大決策自己都要參與,而且還要簽字。此外,自己的名字是要進工商資料的,讓權益有了法律保障。”
一年半時間,他大概投了50個項目,全部是移動互聯網的創業項目,包括樂蛙、魔趣、微精、旅行淘、觸景無限、快說、天籟傳音、易科、巨鹿移動、時光流、時差網、訂車網等。
由于項目眾多,通常他在投一個項目時,和創業者談一兩個小時就決定投資了,甚至來不及去做太多的盡職調查。“通常這個人靠不靠譜,聊一二十分鐘就大概知道,后面再聊一聊證明自己的判斷。”王利杰總結道,早期投資就是對人的投資,投對了人,哪怕第一個項目失敗了,還可以投后面的項目。因此老朋友的創業項目或者老朋友推薦的創業項目,通常是最靠譜的。
在這50個項目當中,目前最成功的當屬做國產Android操作系統的樂蛙了。王利杰在去年4月向樂蛙投資了10萬塊錢,占2%的股份。樂蛙最近剛剛獲得某頂級互聯網公司及松禾資本等公司近5000萬的戰略投資,這一個項目帶給王利杰的賬面回報已經超過400萬—使得其前面總共投出去的400萬的成本幾乎全部可以收回。但死掉的和幾乎打算放棄的項目也有3、4個。
按照模式,50個項目需要耗費非常多的精力去做投后管理。但王利杰更多的是做“被動管理”:平時不太管創業團隊,只等他們遇到特別的困難來找他。即使這樣,許多時候他也需要面臨一些很煩心的事情。
他舉例說:1)團隊A沒錢了,找你借錢;2)團隊B和團隊C合作產生誤解鬧別扭,找你說理;3)團隊D投訴團隊E挖他員工;4)你介紹的上市公司F打算投資你的團隊G,但條款要求團隊G不許和你同樣熟悉的上市公司H合 作!
“我還是比較喜歡處事不驚的人,發生各種事情都能夠扛得住。但是年輕的創業者往往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王利杰說。
找機會
在有了投資50個項目的經驗后,王利杰總結出,移動互聯網最大的爆發空間是對傳統產業進行升級改造。在教育、醫療、健身、美容、餐飲、租車、房地產、旅游等幾乎所有傳統領域中,都存在著這種空間。
找到了空間,還要找到對的人,那種真正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創業者。
隨著過去10年來互聯網行業創造出大量暴富案例,導致眾多創業者陷入誤區。許多創業者認為創業就是講故事、融資然后上市,他們的典型做法是到美國去抄襲一個現成的商業模式,圈一批用戶,然后去和投資人一輪輪開會講故事融資……其結果是,許多創業者開始就忘記了商業的本質。
“創業就是做生意。”王利杰說,他選擇投資項目時通常一定要要求有明確的商業模式,這些項目以和傳統行業打交道居多,例如幫助餐館、健身房提升客戶數量,相對比較容易從傳統商家那里收到錢讓自己先活下來。
在中國,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往往把持著最誘人、最需要用戶的領域,在那些先需要發展用戶再找商業模式的領域,創業者往往根本不是騰訊們的對手。有一位創業者形象的比喻,和騰訊、百度這樣的一流拳擊高手同場競技,常會被打得頭破血流,而在一個不會練武的村子里,只要你會打兩拳,你就是拳術最厲害的人,會備受人們尊敬。
一些創業者概括出了“退而求其次”的創業方式,即在一些騰訊等巨頭注意不到的領域,例如和按摩界、餐飲界、燒烤界、早餐界、理發界、家政界、送花界、紡織界、成人用品界、現代養殖界、有機蔬果界、個人護理界、汽車修理界打交道,想辦法用互聯網的方式去改變這些傳統領 域。
這與王利杰不謀而合。他也認為這些領域存在大量的商業機會。“許多人說今年移動互聯網不景氣,但我看到滿地都是機會。”他要做的事情就像是把大眾點評網分拆到餐飲、租車、健身、美容等各個領域,每一個領域都有可能成長出一家有體量的公司。
他對移動互聯網的這種判斷獲得了薛蠻子、蔡文勝及松禾資本等投資界大佬的認可。不久前,這些投資人共同向他出資3000萬,成立了一個新的PreAngel基金。
基金量級的變化也讓投資模式將發生一些變化。這支基金有一些固定的投資條件:最貴能接受的是投資50萬占10%股份的公司;投資協議中會要求項目今后再融資需優先考慮松禾資本、蔡文勝、薛蠻子的天使投資,保證這支基金LP們的投資優先權。
“我到現在總結下來,做投資,做早期投資至少70%是運氣,只有30%是靠你的努力的。最終比的是運氣。運氣成分太重要了。”王利杰總結道,做早期投資心態最重要,“成了就成了,不成也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