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LIBOR丑聞海嘯

2012-04-29 00:00:00廖靈君沈旭文
環球企業家 2012年14期

Libor(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操縱案掀起巨大海嘯。

事件的第一個主角,英國第二大銀行巴克萊,在默默接受2.9億英鎊的天價罰金之后,幾天之內內部劇烈震蕩,高管你進我退,而出人意料的戲碼也一幕接一幕。

Libor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基準利率之一,影響著大量互換和期貨合約、大宗商品、衍生品、個人消費貸款、房屋抵押貸款以及其他交易,是一個規模以萬億美元計算的金融交易市場的基礎,甚至影響著央行對貨幣及經濟政策的判斷,在全球市場上的地位舉足輕重。

操縱門一經爆出,金融市場為之震驚,當人們發現一個如此成熟、常規的定價機制,卻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被利益左右,充滿暗箱操作,被愚弄和操縱的感覺瞬間轉化為集體憤怒。

事實上,由美國司法部和美國商品期貨委員會(CFTC)牽頭的這次Libor操縱案的調查早在一年前就已經開始,包括英國、日本、歐盟等三大洲的監管部門共同參與,重點調查2007至2008金融危機期間銀行內部及銀行之間是否存在操縱Libor、Euribor(歐洲銀行間歐元同業拆借利率)和Tibor(東京銀行同業拆借利率)的串通行為。

被調查的機構超過20家,其中包括大型知名金融機構,如花旗、德意志、匯豐、摩根大通、RBS(蘇格蘭皇家銀行)、勞埃德、瑞銀等等,而巴克萊是第一個與監管積極合作,達成和解和接受罰款的銀行。

即便如此,各種“爆料”、“內幕”、“機密郵件”、“丑聞”讓人眼花繚亂,真相卻遲遲未能浮出水面,外界充斥著各種猜測:巴克萊成為眾多銀行中的“軟柿子”,原因何在?英國央行官員在Libor操縱案中扮演何種角色?Libor 的定價機制到底存在著怎么樣的漏洞?未來又將如何改革?巴克萊將被拆分的傳言四起,前途究竟如何?

巴克萊中彈

“大日子來了……我的美元在對我吼叫,要求三個月期Libor維持不變。和往常一樣,幫個忙,我們將非常感激。你認為你會如何在三個月期限利率上報價?”

“我們報90,盡管91才是我應該要報的。”

“……到我退休準備寫一本關于這個行業的書的時候,你的名字會被標紅大寫出來。”

“我還是寧愿不要出現在任何書里。”

這是發生在2006年3月13日,巴克萊內部一位報價員與交易員之間的email來往,在外界看來嚴密公正的Libor報價,原來可以如此簡單草率地被交易員要求,被報價員改寫,在銀行內部人眼中視為兒戲。

類似的email還有很多,幾乎從2005年一直持續到2009年,坐實了巴克萊有意操縱和錯誤報告Libor的罪名。

6月27日,巴克萊宣布,就涉嫌操縱Libor一事與英美監管達成協議,巴克萊將支付總額為2.9億英鎊(4.5億美元)的罰金,以平息相關調查。其中,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要求其支付2億美元罰金,美國司法部要求1.6億美元,而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則創出該機構歷史最高罰金紀錄,達5950萬英鎊。

消息一出,巴克萊股價當天暴跌超15%。

巨大的丑聞和天價的懲罰之后,高管問責、引咎辭職本是常規情節,7月1日,巴克萊董事長馬庫斯·阿吉厄斯(Marcus Agius)宣布辭職并對整個事件負責,首席執行官鮑勃·戴蒙德(Bob Diamond)致信全體員工表示要留下來為巴克萊收拾殘局;7月2日,阿吉厄斯卻官復原職并被委任為全職董事長,而與一天之前的表態截然相反的則是戴蒙德的辭職;7月3日,巴克萊首席運營官杰瑞·密斯耶(Jerry del Missier)也在這場風暴中無法獨善其身,繼而辭職。

三大高管的沉浮,讓整件事在巴克萊內部愈演愈烈,也讓事實真相更加迷霧重重。

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調查,在巴克萊內部,共計14名Libor衍生品交易員在2005至2009年間先后257次賄賂報價員,試圖提高或降低Libor的報價。

而在2009年之前,巴克萊的零售部門和投行部門之間甚至沒有建立有效的“防火墻”,這也為交易員與報價員之間的持續而順暢的勾兌創造了可能。

一位外資銀行中國區負責人表示,作為報價行,最簡單的獲利手段如流動性高企時推高Libor,流動性不足時壓低Libor,影響市場對利率價格的判斷從而獲利,然而對于衍生品相關利率的操縱則更能為其帶來滾滾財源,“短視和貪婪正成為金融圈共同的追求目標”。

去年,戴蒙德做過一個講座,強調建立信任與正直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是很難定義的。但對我來說,體現一家公司文化的時候就是,當沒人看著時,這家企業的員工的行為是怎樣的。”今天聽起來,這段話更值得玩味。

丑聞發酵

這位前CEO戴蒙德的離開并不平靜,甚至可以說是火力十足。離職當日,他在巴克萊官網上發表的離職聲明中表示,“近期發生的事件造成外界對巴克萊及其員工的印象與事實相去甚遠,我對此非常失望。……外界對巴克萊的壓力已經達到了使這家銀行的核心業務受損的程度,我不能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

戴蒙德果然言出必行,7月4日接受質詢之前,巴克萊官網上赫然出現一份聲明,公布了2008年末英格蘭銀行副行長保羅·塔克與戴蒙德的一段電話內容,暗示塔克可能建議巴克萊降低Libor的提交數據。

戴蒙德這樣寫道:“雖然他知道我們并不需要這番建議,但是他依然建議‘利率沒有必要一直像最近這么高’。塔克還建議‘白廳’有一些大人物也認為巴克萊的提交數據應當調整。”而“白廳”往往指的是英國政府的行政部門。

而英國央行則認為這樣的指控并非事實,“對于事實的認定,戴蒙德和塔克顯然有著不同的意見”,英國《獨立報》報道稱,但是如此一來,調查戴蒙德的議會委員會可能會要求塔克提供證據,但塔克尚未作出回應。

“這個質疑對多數人來說是有說服力的。”一位美資銀行人士表示,對于塔克和英國銀行來說,2008年是對全球金融業都很特殊和棘手的時期,拉低Libor會彰顯高流動性,有助于增強英國整個銀行系統在動蕩中的信心。

但在同一天接受質詢的時候,戴蒙德并未正面肯定塔克唆使巴克萊降低Libor報價,而稱塔克的話使他擔心英國政府官員認為巴克萊Libor太高,融資會出現困難,他害怕巴克萊會面臨同蘇格蘭皇家銀行(RBS)一樣被國有化的處境,“我們當時絕望了”。

已經辭職離開巴克萊的前COO密斯耶當時是巴克萊投資銀行的聯合主管,他在這通電話之后接到根據電話內容整理的筆記,從而向下傳達了一個影響Libor的指令。但是巴克萊卻認為,密斯耶誤讀了戴蒙德的意圖,以為英國央行在向他們下達要去人為壓低Libor報價的指示。

巴克萊亦在聲明中說,戴蒙德不認為塔克在讓巴克萊人為更改Libor報價,但是密斯耶則認為央行是在傳達下調Libor報價的指示,并據此對交易員作出相關指示。

以一連串的“誤解”解釋這樣的問題實在無法堵住悠悠眾口,英國議員當天反復追問戴蒙德:杰瑞(密斯耶)怎么可能有這么戲劇化的誤解?戴蒙德則回答,“我不是他,我不清楚。”

事實上,美國人戴蒙德在相對保守的英國金融界一直有些“另類”,創立于320年前的巴克萊銀行,最初從事的是傳統的銀行業務,戴蒙德加入巴克萊16年間,對該銀行投行業務的推動和貢獻有目共睹,但在英國金融圈里,仍是美國化冒進風險投資家的代表。

在戴蒙德表示感到“害怕”銀行被國有化的2008至2009年間,他積極奔走,促成了中東的卡塔爾政府和來自阿布扎比皇室的投資人Sheikh Mansour Bin Zayed Al Nahyan對巴克萊73億英鎊的融資,從而阻止了巴克萊被政府重組的命運。但是那段時間的“激烈對抗”,也造成了戴蒙德與英國政府之間更為微妙的關系。

“這次Libor操縱門巴克萊首先被開刀,與英國監管部門對戴蒙德本身的‘成見’似乎脫不開干系。”一位就職于華爾街的投行人士這樣評論。

實際上,即使戴蒙德的陳述妄圖通過英國央行在2008年的“指使”行為將其拖下水,也不能掩蓋2005到2009年間銀行屢發操縱Libor事件的事實。對此,戴蒙德在聽證會上并沒有合適的解釋,只是表示“這只是14名交易員的個人行為”,他當時并不知情,自己也是最近這個月才從監管機關通報的調查結果中得知情況。

對此,英國監管在聽證會上怒斥戴蒙德失職,“故意聽不見、故意看不見手下人的違規行為”。

而據外電消息,英國重大詐騙案檢察局7月6日宣布正式著手調查導致巴克萊銀行3名高級主管辭職、有損倫敦金融中心聲譽的操縱利率丑聞,針對巴克萊銀行“考慮提起刑事訴訟是否適當且可能”,重大詐騙案檢察局一名發言人證實專項調查組已經開始工作,但不愿公開被調查對象的身份。

被戴蒙德牽扯出的塔克則于7月9日接受英國國會財政事務特別委員會的質詢,就是否施壓巴克萊壓低Libor報價進行舉證。

目前為止,更多的政府機構參與到這次案件中來,更多的金融機構在等待被調查。

抽絲剝繭

“針對此次隔夜拆借利率報價銀行的大規模調查始于2010年11月。”一位匿名美國銀行業人士指出,此次調查的對象并不只限于銀行在Libor上的共謀行為,亦有涉及東京銀行間拆借利率和歐元區銀行間拆借利率是否也存在類似的操縱行為。參與調查的監管機構則包括美國、英國、日本、德國多國司法與金融監管部門。“美國牽頭的是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和司法部,英國主要是由金融服務管理局負責。”

不過這次規模罕見的國際調查,在一開始的進展并不順利。

“監管機構注意到金融危機期間Libor的異常波動,但卻難以確定這是否是人為操縱的結果,甚至這種可能性的存在都受到質疑。因為Libor是由十多家機構共同確定,單一機構操縱Libor從理論上講是不可能的,而要證明是這些國際上最受尊敬的銀行進行一種共謀,這更類似于007電影里才有的情節。”一位接近被調查機構的律師表示,“在沒有內部人士合作的情況下,監管機構要拿到確鑿證據非常困難。”

在與各家金融機構頭幾個月的接觸中,調查人員雖然獲得了大量有關Libor報價的原始資料和一些內部文件,但并未找到太多有價值的信息。這些被要求向監管部門提交信息的機構包括匯豐、巴克萊、RBS、UBS及花旗等。

但僵局在2011年三季度末被打破。隨著美國監管機構成功獲取一些核心證詞,部分金融機構的態度開始出現軟化,這些機構部分參與利率市場的交易員面臨“強制休假”甚至停職。

而據一位消息人士透露,調查的突破口是監管部門獲得了部分金融機構未公開的電話會議記錄,這些記錄顯示,部分交易員確實存在“影響Libor的想法和行為”。但這一說法并未得到相關監管部門的證實。

事實上,不同于歐洲的同行,包括司法部在內的美國監管機構擁有使用“竊聽手段”獲取內幕交易證據的權力,而這些通過監聽調查對象移動電話和遠程電話會議的方式獲得的“竊聽證據”在美國法庭上的被認可度,也遠遠高于歐洲。盡管美國監管部門迄今為止并未披露相關調查細節,但不少華爾街人士相信,監管部門在這樣一次國際調查中,使用上述受爭議的技術手段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監管部門要的是共謀的證據,這樣的證據除了交易員腦中的想法,就只可能依靠語言交流。”一位華爾街資深交易人士表示,“很難想象有哪家金融機構會在內部文件中寫上,‘我們得故意把Libor的價格弄得高一點’。”

到了2011年年末,第一塊多米諾骨牌終于轟然倒下,一家被調查的大型銀行金融機構決定與執法部門全面合作,向監管部門供述所屬交易員參與“協調”Libor報價的具體手法以及其他技術細節,以換取當局的司法豁免。隨后,又有至少一家金融機構也與監管部門達成幾乎同樣的妥協。

“與監管部門合作的金融機構指證了其他金融機構在這件事上的不光彩作為,其中最重要的是部分金融機構的管理者可能清楚地知道交易員們是如何進行操縱的。這也意味著,這件事情不大可能是交易員們利用個人信息優勢進行的內幕交易,而可能是大型機構蓄意的違規行為。”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這位人士還表示,來自這些機構的關鍵信息也包括交易員們共謀和相互傳遞信息時所使用的渠道途徑,以及這些信息最終可能的知情者。而依據這些新的證詞,監管部門也開始將調查范圍擴大至部分大舉押注利率市場的對沖基金及為交易商提供經紀業務的貨幣經紀公司。后者正是交易商下達相關指令的接收者。

至2012年2月,全球最大的貨幣經紀公司毅聯匯業亦有至少三名員工因涉入Libor操縱事件而遭遇停職和強制休假。在一份公開聲明中,毅聯匯業也表示,將全面配合當局所進行的調查。

群體默契

雖然巴克萊第一個被拖入Libor操縱案的泥沼而焦頭爛額,但這次風波卻遠遠沒有停止,涉及超過20家銀行的調查正在進行中,而巴克萊內部流出的郵件也表明,其交易員不僅與自己銀行的報價員串通,與其他銀行的報價員亦有勾兌。

在被披露的巴克萊內部郵件中,2007年2月28日,一名巴克萊的交易員發了一個關于三月期美元Libor的請求給一名外部交易員,“兄弟,你們的人報的34.5的三個月期是怎么回事……告訴他報高點!”該外部交易員回復到:“我馬上就告訴他。”

作為全球經濟中最重要的基準利率之一,Libor是基于少數被挑選出的主要銀行利率報價得出的,不同幣種的Libor利率每天由BBA(英國銀行家協會)計算并公布。

現在Libor的報價行有20家,每天11點之前,這些銀行全部提交預測,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就會進行排名,去除25%的最高報價和25%的最低報價,也就是去掉5家最高報價和5家最低報價,將剩余的10家銀行數據取平均值,然后代表BBA正式公布Libor及每一家銀行的報價。

事實上,每家銀行的報價也會公開,市場得以看到每家銀行對自身借貸成本的獨立評估,Libor理應反映倫敦銀行間市場的無擔保借款的成本。

然而,報價系統相對來說卻是封閉的,由銀行自己控制,各家銀行的報價沒有太多監管渠道,價格的形成也沒有更為公開、合理的計算模型,本因提交實際利率卻因為市場的遲鈍性而無法成行,天然的屏障使得各家銀行通過約定俗成的共同利益導向,形成統一的報價水平以操縱市場變成了一項相對簡單的工作。

即便沒有提前串聯,一旦某家大銀行所報利率低于預期,其他報價員就會對資金的供求關系和價格成本進行分析,為了顯示自己流動性充裕,亦會跟進低報價,從而無形中導致Libor報價低于實際利率。

與此同時,英美監管部門也開始留意這樣一種潛在的可能性:部分銀行操縱Libor的目的或許不單純是為了自己的利率市場交易員實現盈利,而是透過報低Libor數據在金融危機中的恐慌中,顯示自身的實力。巧合的是,巴克萊高管目前用以自辯的理由,恰恰與此相同。

“在調查過程中,有人揭示了上述可能性。尤其是那些面臨國有化壓力的歐洲金融機構。它們有更充足的動機去做這樣的事情。”前述律師表示。

Libor不僅影響銀行間拆借市場的價格和走勢,對衍生產品的價格影響深遠,對于企業和個人貸款者來說,Libor更是應用廣泛,在經濟周期起伏較大的時候,Libor被廣泛應用于浮動利率貸款以對沖利率上浮或下浮的風險。

“當然,如果巴克萊真如戴蒙德之言在金融危機期間故意報低Libor利率,對于手握浮動利率貸款的客戶來說,倒可以算的上是一個福利。”前述華爾街投行人士表示。

巴克萊的“俯首認罪”使得關閉多年的行業默契之門在一瞬間被打破,戴蒙德表示,操縱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丑聞將會延續下去。果然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很快就著手對德意志銀行的特別調查。

據外電報道,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對德意志銀行啟動了特別調查,這一程序比第三方發起的常規調查更加嚴重,而調查結果將在7月中旬公布,這個近在眼前的日期似乎暗示了監管當局對事態的掌握情況已經相對明晰。

除此以外,遠在華爾街的花旗、摩根大通、美國銀行等多家銀行也在接受調查,“你很難想象關于這樣一個重要的基準利率長期被操縱,這些大的投行能獨善其身”,前述華爾街投行人士這樣認為。

他表示,以Libor作為基準利率的金融產品規模達350萬億美元,Libor浮動1個點,所帶來的收益變化都是驚人的,然而目前,對于金融機構從中牟利的金額還是一個未知數。

重建工作

去年“占領華爾街”的陰霾尚且沒有散去,金融業又不斷爆出丑聞,歐債危機懸而未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Libor被知名金融機構操縱的丑聞使歐美金融業貪婪的形象雪上加霜。

“英國的監管環境相對寬松,尤其是金融危機之前對全能銀行的監管,金融危機之后才逐漸收緊,但是這次事件之后,對監管制度的大力改革應該會起到推動作用。”前述華爾街投行人士認為。

最近一次關于Libor定價制度的改革是在2008年,在報價銀行名冊上增加了一些銀行。這一次,為了杜絕風險,重建信任,從監管的角度出發,一系列圍繞Libor定價機制的改革方案正在醞釀之中。

按照與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達成的協議條款,巴克萊同意了一項涉及6個方面的計劃,以提高透明度和創建用于確定提交數據的嚴格方法,改進利率制定流程。

從銀行的內控體系出發,巴克萊必須對合規做出改變,包括盡量根據實際交易提交參考利率,創建“防火墻”隔離交易員與報價員,以及由第三方對其利率制定過程進行年審。

歐洲一位銀行人士認為,英國銀行家協會應該改進Libor利率,盡量保證銀行報價是基于真實的銀行間貸款利率,并配以先進的統計模型進行跟蹤和審查。而監管機構則應該建立更完善和有效的機制,并佐以各銀行相關風險數據、財務數據和信貸數據等,以便及時發現Libor利率中存在的問題。

事實上,英國政府已請求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 領導一項針對Libor和其他利率法律框架的審議,預計秋季能夠完成。

同時,歐盟金融管理委員巴尼爾(Michel Barnier)7月9日表示,將加強金融市場操縱的監管立法,目前需要直接針對Libor操縱而立法監管。他還表示,歐洲議會及歐盟成員國政府正在就金融市場濫用職權的立法展開討論,將內幕交易及市場操縱定義為刑事犯罪,并制定最低量刑底線。

一位外資銀行投行部負責人稱,監管當局正在鼓勵銀行的客戶,尤其是操縱門期間在銀行采用浮動利率的貸款客戶對銀行提起民事訴訟,如果民眾啟動這一行為,“這些銀行日后的麻煩將源源不斷”。

此外,銀行以為上繳天價罰款就能息事寧人的想法太過天真,外界對于巴克萊投行業務將被剝離的懷疑日益加重,Libor操縱案的涉事人員基本上來自巴克萊投行業務的交易部門,作為CEO和COO的戴蒙德和密斯耶也都是投行出身,英國監管部門、媒體甚至大眾都認為或許拆分商行與投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兩者之間的利益輸送問題。

然而對巴克萊來說,這個懷疑如果成真,打擊是巨大的,2011年年報顯示,投行業務為巴克萊銀行凈利潤中貢獻了53%。

“關于全能銀行的問題已有多年爭論,這次巴克萊是撞槍口上了,但是真的要拆分,要解決的問題還是非常多。”前述華爾街投行人士稱,“但這也是目前比較治本的辦法,獨立的身份是決定公允報價的前提之一。”

外媒最新消息則稱,巴克萊董事會在風波之后也在考慮拆分其投資銀行部門在紐約上市,零售與商業銀行業務繼續保留在英國,于倫敦上市。如此一來,戴蒙德“鋌而走險”苦苦經營的全能銀行將不復存在。

一位英國法律界人士表示,巴克萊選擇與英美監管部門達成協議,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避免更嚴重的處罰措施。“在英國的相關案件處理中,盡管大部分采取了民事程序,但近些年,監管部門也開始以刑事訴訟處理某些內幕交易案件。巴克萊選擇繳納罰金,或許也是為了避免高管陷入被刑事執法的窘境之中。”

而巴克萊的做法也可能引起連鎖反應,目前仍在接受監管部門調查的其他大型金融機構也可能會選擇盡快與執法部門達成妥協,在這方面,美國的部分大型金融機構無疑更為迫切。“相比于英國的寬容,美國監管部門對違規金融機構及涉事高管的處罰一般要嚴厲得多。”一位美國律師表示。

在此前一個可資參考的案例中,美國司法部曾對多家能源交易公司發起調查,并指控這些企業的數十名交易員向普氏(Platts)和其他指數發布商提交虛假交易數據,以此影響實物天然氣和天然氣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定價結算,以求為自己的頭寸謀利。

而這場訴訟最終導致了最高14年的監禁判決以及9100萬美元的刑事和解金,與此同時,監管機構還與其他涉事企業達成了和解金總額達3億美元的民事和解協議。

現在人們好奇的是,下一個面臨處罰和整改的又將是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综合|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国产欧美日韩18|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国产精品观看视频免费完整版| 中文纯内无码H|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本不卡网|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色综合天天综合|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精品国产网| 欧美成人区|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久久久黄色片| 亚洲无码视频喷水|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999| 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欧美高清日韩|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国产乱视频网站|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国产成人狂喷潮在线观看2345| 91亚瑟视频| 欧美亚洲中文精品三区|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69精品久久| 欧美在线天堂| 制服丝袜亚洲| 久久特级毛片|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亚洲欧美激情另类| 国产一级裸网站| 五月天香蕉视频国产亚|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老司机精品99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 18黑白丝水手服自慰喷水网站| 69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亚洲成在线观看|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国产免费观看av大片的网站| 亚洲综合18p| 免费一级毛片完整版在线看| 国产爽爽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苍井空|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www.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3p视频|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自拍偷拍欧美| 欧美成人区| 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 狠狠五月天中文字幕|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中文|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看|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