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成都媽媽對“坐月子”提高了要求,龐大的市場需求催生出了一系列關于“坐月子”的服務。雖然高檔的月子中心在成都僅有幾家,但昂貴的月子餐已經開始打開市場,月嫂價格越發水漲船高,卻也“一嫂難求”。
然而不少媽媽依然對此抱有疑問——即使是已經付過上萬元享用過月子餐的媽媽們。
帶著疑問,本報記者采訪了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的孕期保養專家和營養師。
本版專家支持
宋艷 成都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孕產健康教育培訓講師
劉婧 成都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營養師
PART1.月子餐真有那么神么?
在采訪公立醫院的專科醫生前,記者曾與某懷孕同事一同暗訪了幾家成都提供月子餐服務的“公司”或“母嬰中心”。經營者無不巧舌如簧口才卓絕,將自家的月子餐吹噓得猶如仙丹靈藥,除了稱米酒是獨家秘方釀制,餐點是個性制定外,更號稱連續7天,每天可使產婦達到一個療效,無效即不收錢。懷孕6個月的同事,當時竟就有些動心。可真有這么神奇么?
營養學家駁斥:某些方面的進補并無科學依據
“巧了,前兩天我看的一個病人,就曾經買過月子餐。”成都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營養師劉婧講道,“我沒有吃過月子餐,也沒有過多的親身體驗,所以不好提它的療效怎樣。”但在這位病人的描述中,月子餐著實是一道連續30天甚至更長時間的“苦藥”。據悉,在服食月子餐期間,產婦必須與月子餐公司“完全配合”。所謂的完全配合,即不準隨便亂喝水,不準隨便亂吃水果蔬菜,不準隨便亂吃主食——言以蔽之,你只能吃我送來的東西。
某月子餐官方網站上清楚注明了月子餐的食材:米酒水、老姜、胡麻油、魚、水果、蔬菜、雞、腰子、豬肝、紅豆等……這些食材怎么看都是很普通的,一大家子人按照這個食譜變換做各種菜,估計1個月也花不到1萬多元錢吧?而這還不是重點,據某產婦描述,其第一周食用的月子餐內容全是一道菜——麻油豬肝!
駁斥一:物極必反
以這位產婦連續服食了一周的麻油豬肝月子餐為例,這是一種很不科學的行為。“豬肝確實對產婦有一定的調理作用,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鐵。但長期大量食用豬肝,維生素A可能會沉積在脂肪中,造成中毒。我們都明白物極必反的道理,好東西固然好,吃多了也會有副作用。”而在一些月子餐中,產婦被要求某幾天只能喝湯,因為“湯是最有營養的食物”,但湯中的水溶性氨基酸其實是很難被吸收的,光靠喝湯是無達到滋補作用的,甚至是無法滿足人體正常的熱量和機能需求的。
駁斥二:違背人體規律
中國營養協會曾推出過一套“膳食寶塔”體系,適用于每一個自然人(包括孕婦),其中谷類食物居最底層。換言之,小麥面粉、大米、玉米、高粱等碳水化合物組成的主食,是供給人體營養的“地基”,丟棄地基,房屋還能穩固么?
“還有一說是,在服食月子餐期間,不能隨便吃蔬菜水果,不能碰生冷的東西,甚至不能洗澡,這也是沒有太多科學依據的。”劉婧表示,產婦母乳中所含的水溶性維生素主要就是來自于蔬菜和水果。而產婦在生產后,要盡量保持身體的清潔,以免傷口感染,長期不洗澡洗頭,是不科學的。
PART2.月嫂也成了“神”?
隨便走進一家月嫂機構,你都能很清晰地看到其標示的各級月嫂的價格,最低2000多元,最高近9000元,級別從一級到金牌特級,眼花繚亂。月嫂憑什么這么貴?
孕產培訓醫師駁斥:速成班出不了“神”
記者在某月嫂機構采訪時,10分鐘內不僅有兩名月嫂(一名20歲出頭,一名40歲出頭)前來面試,還有2位前來預訂月嫂服務的顧客(一男一女),即使價格已經漲至平均4000元,月嫂生意依舊火爆。
當然,這些被推薦的月嫂都持有三證:上崗證、健康證和身份證。而在月嫂機構的描述中,月嫂們幾乎成了“機器貓”,只要是產婦和孩子的事,什么都會!照顧是小CASE,月子餐也會調配,還會按摩通乳,甚至能從產婦和孩子的小征兆里就看出是否會有病患!
駁斥一:一個月培訓,護理僅能入門
采訪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的孕產健康培訓講師宋艷時,她正坐在醫院開辦的教授孕期護理知識的“媽媽教室”最后一排,等待給媽媽、奶奶甚至爸爸們上課。記者提出的“不少月嫂中心稱其月嫂具備一定的‘醫護’能力”這一說法時,她笑了,并舉了個例子:“在公立醫院,一名護士需要就讀護理學5年才能上崗,醫生的成長時間就更長了。我們醫院也在舉行月嫂培訓,1個月全脫產,由臨床醫生授課。這1個月的醫療學習,最多使月嫂在護理方面入門,但要涉及到具體醫患,絕對不可能。而外面不少月子中心,培訓時間從幾天到一周,這樣的月嫂真的能進行簡單的醫療救護么?”
駁斥二:通乳是嚴肅的技術活
除了月嫂,不少月嫂機構或母嬰中心還推出了“通乳師”的服務,幫助產婦通乳,收費同樣不菲。但宋艷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位送至醫院救治的產婦,“她的乳房被通乳師捏得又紅又紫!”宋艷曾是醫院派去北京參加通乳師培訓的2位醫生中的一位,她表示,通乳絕不是簡單的“按摩”甚至“捏壓”。“通乳對手法要求極其嚴格,因為女人的乳腺是非常細的,甚至比毛線還要細,手法一旦粗暴,極有可能弄斷乳腺,而乳腺是無法修復的。乳腺斷裂后,會給女人造成無法彌補的病患痛苦。”
并且,在產后的第三天左右,產婦的乳房是會出現脹痛,這是正常的現象,只要教嬰兒正確吸允或者用手撫摸,即可緩解。而不少產婦因為首次生產,難以忍受又不懂知識,便急于尋找通乳師,“這是不理智的,任何時候與身體相關的癥狀,不能病急亂投醫,而應該去公立醫院檢查。”
PART3.月子中心靠譜么?
“生育高峰到來,月子文化濃厚,月子中心將是一種趨勢。”在接受采訪時,孕產健康培訓講師宋艷也談到了自己對月子中心的認識。在北京、上海、廣州,各種各樣參差不齊的“全日制”月子中心已經過百家,而在成都,僅僅兩三家,且多是依托于有醫療資質的高端私立婦產醫院建立。
月子中心的全方位服務我們已經有所耳聞,而服務背后呢?它的成長,同樣需要監督和規范。就此,記者采訪了成都某高端私立婦產醫院月子會所的管理者,看看在號稱完美的服務背后,成都的月子會所究竟是如何操作的。
Q=《成都女報》 A=成都瑪麗亞婦產醫院程院長
依托有資質的醫院
Q:一家真正的“月子中心”會為媽媽們提供哪些服務?
A:3句話概括,即酒店式的環境、醫院式的管理和家庭式的氛圍。展開來說,既然是依托于有醫療資質的醫院建立的月子會所,首要服務當然是醫療服務。我們的月子會所配備醫生、護士24小時觀察,由高資質醫生帶組管理,處理各種突發狀況。其次是提供母嬰護理師的服務,這些母嬰護理師在具備上崗資質的基礎上,由醫院進行專業培訓,具備一定的護理基礎常識,與傳統的月嫂有本質的區別,能較早地觀察到產婦和新生兒的一些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護人員進行處理。除此之外,月子中心還需配備有資質的營養師,根據每位產婦的個案定制個性化的營養食療方案。同時,中心還設立有產后康復中心,為產婦提供盆底康復、產后塑身、產后瑜伽、兒童保健等方面的延伸服務。
月嫂既有固定,也有兼職
Q:據調查,部分月子中心的月嫂是從月嫂機構臨時聘用?
A:我們醫院的月子會所有固定的專業母嬰護理師,上崗前,醫院對她們進行了身份、技能和綜合素質的確認。在崗期間,每天都會對她們的工作進行檢查、指導。不排除這種可能,在人手緊缺的時候,我們會從合作良好、有資質的月嫂機構臨時選拔月嫂來醫院工作,同時對臨時月嫂的培訓和監控也是完全根據我們母嬰護理師的標準來進行的。
Q:那么月子會所對服務人員有哪些規范和監管?
A:從醫生來說,按照衛生部等部門的法律法規、醫療質量管理條例等進行嚴格的考評,對母嬰護理師,則每天填寫考核表,對工作進行即時監管。
Q:如果因服務人員的疏忽,不幸出現醫療事故,該怎么處理?
A:我們的月子會所是依托于有醫療資質的醫院建立的正規機構,它成立的前提就是保證醫療安全,不允許出現醫療責任事故。
按醫學要求制作月子餐
Q:月子餐也是飽受關注和爭議的服務內容。月子會所的月子餐,從配餐、取材到制作。有哪些規范?
A:首先,我們聘請了營養師,從醫學營養角度,根據產婦的個體條件制定個性化方案,特別需要要提醒的是,一些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內科疾病的產婦,我們會按照醫學要求制作個性化的治療營養餐。在月子會所坐月子期間,營養師會根據產婦的要求和醫學、營養學的原則更新營養菜譜。其次,中心聘請了專業的廚師按照營養的要求,購買食材,制作每日的正餐和加餐。
Q:與傳統的“月子餐廳”采用家庭式作坊相比。月子會所制作月子餐的人員有哪些規范?廚房有何規范?如何保證衛生?
A:任何人都可能應聘進“家庭式作坊”工作,但在以醫院標準服務的月子會所,所有的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專業資質。如營養師,除了必須持有營養師資格證外,還必須是醫學專業畢業,廚師必須具有資質,體檢合格,持健康證上崗。廚房也完全按照醫院的衛生環境要求,有衛生許可證,并定期消毒以保障衛生和安全。
價格經過物價局批準
Q:“坐月子”需求迅猛。關于坐月子的各種服務的價格也水漲船高。這方面的定價是否有部門監管?
A:根據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我們的月子會所推出了5種套餐服務,消費者可根據經濟能力和實際需要選擇相應的套餐,且每項服務的定價,都是經過物價局審核批準后才實施的。
Q:月子會所、月子餐、月嫂機構。三種月子服務機構都可以提供坐月子期間的服務。那么其本質區別在哪些方面?
A:月子餐,只提供餐飲服務,在送餐過程中衛生保障尤為重要。月嫂機構主要是提供月嫂服務,但大多數月嫂只能做基本的生活護理和照顧孩子,沒有經過專業的醫療培訓。月子會所與前兩者根本的區別在于,月子會所在提供較為舒適環境的同時,有醫護人員對產婦和新生兒提供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
Q:高額費用是不少媽媽想在外“坐月子”卻很難抉擇的原因,對于在家坐月子的產婦,有什么建議?
A:保持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溫度和濕度都需要適宜,每天定時通風;堅持進行母乳喂養;重視新生兒的護理,如臍帶護理、沐浴、撫觸等,有條件的可以每星期游泳一次;對于產婦來說,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情緒和個人衛生習慣,用熱水刷牙,定期淋浴、合理的平衡膳食等。總之,務必科學地坐月子,而不是盲目地相信那些沒有科學依據的傳統方法。
PART4.怎樣科學地坐月子?
雖然在某些方面進行了駁斥,但專家們并沒有完全否定“月子餐”或“月嫂”的作用和能力,在幾千年“月子”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媽媽們對坐月子的需求有增無減,重視也有增無減,在自身的孕產知識較為缺乏的前提下,借助外力是必然的。而對于如何科學地坐月子,兩位專家也給出了如下建議:
1.由公立醫院對產婦提供營養咨詢服務,以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為例,醫院會在產婦產后42天對其進行全身檢查及營養建議。而在“月子”期間,產婦有任何關于身體或營養的問題,都可前來就診。
2.按照中國營養協會的“膳食寶塔”合理進食,務必保證主食、雜糧的食用,不盲目服用生冷食物,但也不能完全拒絕水果和蔬菜。
3.至少一周進行一次淋浴,保持身體的干凈。
4.不要盲目相信月子餐,不要盲目“崇拜”月嫂,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月嫂上,什么都由其來完成。除了基礎護理,很多涉及到醫療方面的工作是不能由月嫂完成的。
5.在短期內,公立醫院是無法開通“在醫院坐月子”服務的。有經濟條件的家庭,若嫌在家坐月子麻煩,可適當選擇到依托于私立醫療醫院建立的月子中心或月子會所坐月子。
6.建議提前參加各種孕產培訓班,無論是孕婦本人還是其他家庭成員都可參加,最好的老師和幫手,永遠是自己。
舊聞鏈接:“月子”服務行業在我國尚無統一標準和監管主體
據新華網2011年12月24日報道,在當年召開的“中國月子中心行業規范與發展高層研討會”上,組委會向社會和媒體發布:“月子中心”、“母嬰中心”等母嬰保健機構在我國發展迅速但這一服務行業在我國尚無統一標準,也沒有明確的監管主體。
全國保健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劉玲認為,母嬰保健服務機構發展無序主要表現在國家沒有行業準入標準,有的機構以科技公司、文化公司等進行工商注冊后就從事母嬰保健服務,有的“月子中心”借用一些賓館中現成的部分客房從業;同時由于缺乏監管,此類機構的服務質量及其從業人員素質也令人擔憂。劉玲表示,規范“月子中心”等母嬰保健服務機構首先應當建立市場準入制度,對其硬件設施、環境、從業人員的基本素質和專業技能等提出硬性的要求。并根據其軟硬件條件分出不同檔次,以適應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其次,對母嬰保健機構、服務場所和衛生環境,建立嚴格的監管制度和國家標準。此外還要建立母嬰保健從業人員的認證資質,從業人員應掌握包括心理健康、生理健康、機體保健、營養飲食、疾病預防、優生胎教等專業知識。
據悉,為使母嬰保健服務行業規范有序發展,中國保健協會已于2009年向衛生部申報成立中國保健協會母嬰家庭保健服務專業委員會,并已獲得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正式的注冊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