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序語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在辭舊迎新的時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境。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品味一下詩人心目中的新年吧!
庾樓新歲
□[唐]白居易
歲時①銷②旅貌③,風景觸鄉愁。
牢落④江湖意⑤,新年上庾樓⑥。
【詩人簡介】
白居易(公元772-846),字樂天,唐代詩人,河南鄭州人,公元800年中進士,在升遷、貶謫中度過一生,最后以刑部尚書的職務退出官場,晚年因居洛陽香山而號香山居士。他的詩通俗易懂,流傳極廣,著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本詩詞解】
①歲時:年節之時。②銷:消除。③旅貌:客居外地的愁悶之貌。④牢落:零落荒蕪的樣子,指詩人孤寂的心境。⑤江湖意:遠在異鄉的惆悵情緒。⑥庾樓:即庾公樓,位于湖北省鄂城區古樓街北段,晉人庾亮在江、荊、豫三州做刺史,鎮守武昌時曾登南樓賞月,后人便將此樓更名為庾公樓。
【詩意今譯】
新年的到來本來已經消除了我旅居他鄉的愁苦面貌,但眼前的風光又觸發了我新的思鄉之情。我帶著孤寂的江湖遠客的惆悵情緒,登上了眼前這座庾公樓,晉人庾亮當年出奔潯陽的歷史事實,跟我被貶逐江州是何其相似啊。
【全詩賞析】
白居易原本在朝廷做翰林學士、左拾遺等大官,但因上書朝廷獲罪,被貶為江州司馬,遠離家鄉,心情愁悶,遂寫了這首詩。詩中的庾樓,是因當年晉人庾亮曾登此樓而得名的。庾亮是晉成帝的舅舅,又因有功于朝廷,所以曾執掌大權,后因蘇峻、祖約舉兵反晉,都城建康(今南京)陷落,庾亮不得不逃到潯陽來投奔溫嶠,后來平定叛亂,庾亮便在江、荊、豫一帶做官,鎮守武昌。白居易被貶江州與庾亮當年逃到潯陽的遭遇差不多,所以在新年見到當年庾亮生活過的地域風光會生出愁緒來。本詩第一句說,因新年的喜慶暫時驅散了思鄉愁緒,而第二、三句接著便說眼前的潯陽風光又觸發了新的鄉愁,引起了旅居遠鄉的孤寂之感,第四句描寫了詩人新年登上庾樓懷想古人、排遣鄉愁的情景。全詩跌宕起伏,曲折有致,情景交融,抒發了一位正直詩人因不為政治環境所容而產生的時代苦悶。
春節看花市
□林伯渠
逛街相約看花市①,卻倚騎樓②似畫廊;
束立③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詩人簡介】
林伯渠(1886.3.20~1960.5.29),原名林祖涵,字邃園,號伯渠,湖南人,早年加入同盟會,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南昌起義、長征等革命活動,曾任陜甘寧邊區政府主席。建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二屆副委員長,中國共產黨重要領導人之一。
【本詩詞解】
①花市:即年宵花市,逛花市是珠江三角洲人民群眾相沿已久的民間習俗,于春節前三日舉行,除夕晚是花市的高潮,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游人買到鮮花,寓示大吉大利,大展宏圖。②騎樓:一種商住建筑,樓的沿街部分二層以上出挑至街道紅線處,用立柱支撐,形成內部的人行道,立面形態上建筑騎跨人行道,因而取名騎樓,既擴大了居住面積,又可防雨遮曬,方便顧客自由選購商品,是東南沿海城鎮一種極有特色的建筑物之一,以廣州最為典型。③束立:緊靠站立,形容花擺在花市的樣子。
【詩意今譯】
與朋友相約去逛花市,只見無數的鮮花倚在騎樓下形成了長長的畫廊。那些鮮花或束立,或盆栽,擺放得像隊列一樣整整齊齊的,無論是草本還是木本的花卉,都爭相吐露著芬芳。這里通宵達旦,燈火輝煌,游人如織,還有優美的歌舞傳遞出無限喜悅的氣氛。今年的花市太美了,那萬紫千紅的鮮花爭相報告著春天到來的消息。
【全詩賞析】
這首詩寫于1959年2月,當時,董必武、朱德、林伯渠、郭沫若等結伴同游廣州西湖路花市,詩興大發,互相唱和,成為佳話。整首詩展示了廣州花市的熱鬧和喜慶情景。在珠江三角洲一帶,每年的春節前三天都要舉辦花市,除夕晚上是花市的高潮,往往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通宵達旦,燈火輝煌,歌舞升平?;ㄊ卸嘣隍T樓下舉行,各種鮮花琳瑯滿目,芳香四溢,形成了長長的畫廊。當你望著那一片花海,呼吸著花的馨香氣味,欣賞著五彩繽紛的珍品時,你會情不自禁地說:“春天來了!”作者就是通過他手中的筆給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美麗、熱鬧和歡喜的畫面。
春節是個百音盒
□劉千言
叮當叮當,圣誕老人的禮物車還沒有走遠;
噼啪噼啪,煙花和炮竹就打起歡快的小鼓;
嘩啦嘩啦,喜氣洋洋的春聯在風中不停地掀起紅紅的衣角。
咕咚咕咚,白白胖胖的元宵和水餃在練習新的游泳花樣;
咔嚓咔嚓,小河不停地打開透明的冰窗曬曬太陽;
嘻哈嘻哈,孩子們穿著新買的衣服,在大街上蹦蹦跳跳……
??!春節是一個神奇的百音盒,
裝滿數不清的聲音,裝滿數不清的快樂!
【全詩賞析】
這是一首現代兒童以自己的視角理解春節的熱鬧和歡樂氣氛寫出來的詩,充滿童真童趣。詩歌用了“百音盒”這個比喻,把春節的特征神奇地提煉了出來,使散亂無序的春節景象,一下子聚集成了給人聽覺享受的魔盒,是很新穎而獨特的。全詩通過“叮當叮當”“噼啪噼啪”“嘩啦嘩啦”“咕咚咕咚”“咔嚓咔嚓”“嘻哈嘻哈”六個擬聲詞,把春節的熱鬧、喜慶、歡樂的種種景象刻畫得惟妙惟肖,可謂精練、傳神,并與“百音盒”這個詩題緊密切合,做到了立意奇特,形神照應。
田家元日①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②,今朝歲起東③。
我年已強仕④,無祿⑤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⑥,荷鋤⑦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詩人簡介】
孟浩然(公元689~740),唐代詩人,漢族,湖北襄陽人,一生未曾做官,以寫田園山水詩為主。
【本詩詞解】
①元日:即正月初一日。②昨夜斗回北:北斗七星的斗柄能指示季節,春指東,夏指南,秋指西,冬指北,昨夜斗回北,即昨日冬盡之意。③今朝歲起東:指正月初一是新一年從東方升起。④強仕:四十歲的代稱。⑤祿:俸祿,即工資。⑥桑野:植桑的田野,指田間地頭;耕父:農夫。⑦荷鋤:扛著鋤頭。
【詩意今譯】
昨夜,隨著北斗七星斗柄從北方轉向,舊的一年結束了,今天是新的一年從東方升起了。我年已四十,雖然沒有俸祿可拿,但尚憂慮農事。我扛著鋤頭隨著牧童、農夫到了田野,看到田家人因為氣候好,風調雨順,都在興高采烈地描繪著新一年的豐收景象。
【全詩賞析】
本詩寫出了詩人雖年已四十,卻未能有一官半職的無奈和傷感。但他在無奈和傷感之余,卻沒有沉淪和墮落,而是懷藏憂農之念,切身體味著與農夫、牧童耕于田間、共話豐年的樂趣。整首詩描繪出了一種恬淡、清新、自然、樸素的田園牧歌式的美好意境。
過 年
□洪志明
可惡的鞭炮
吵醒了我
還要去吵醒弟弟
吵醒了我
沒關系
我還可以再睡
吵醒了弟弟
就不得了
弟弟的哭聲是一串放不完的鞭炮
吵得全家人都沒辦法睡覺
【詩人簡介】
洪志明,現代詩人。
【全詩賞析】
這首詩從一個小姐姐(或小哥哥)在過年的歡樂氣氛中卻“厭惡”鞭炮炸響的這樣一個奇妙角度出發,正面刻畫了一個愛哭鬧的“弟弟”的形象,又從側面描寫了一個心中裝著他人,充滿愛心,能事事不顧自己卻想著他人的好孩子形象。由于角度新奇,人物心理描寫巧妙,所以讀來趣味盎然,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又充滿著過年的歡樂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