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今豪杰無數(shù),王安石是夠得上偶像級的,不為別的,光是他整年不洗澡、天天不洗臉,就足夠讓人匍匐在地了。尤其出奇的是,個人衛(wèi)生那么不講究的王安石,討了個有潔癖的老婆。
王安石還沒死,有關(guān)他的奇談怪論就沸沸揚揚,要是把這些傳言歸結(jié)到一起,那王安石的造型就像畢加索或者達利的人像繪畫那么卓爾不群:鼻子長在額頭上,大腿從肩膀上生出來。憑著這些鬼畫符,沒人知道王安石是什么人。可是不論怎么討厭他,沒人敢說王安石不是超級強人。
關(guān)鍵詞:偶像;過目不忘;脾氣執(zhí)拗
中圖分類號:G02 文獻標(biāo)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10.015
文章編號:1672-0407(2012)10-053-02 收稿日期:2012-08-20
一、天賦稟異,大家都說他能當(dāng)宰相
王安石從出生到死亡,都被編撰成了各種稀罕故事,讓他看上去更像個怪物。據(jù)說王安石降生時,有一只獾跑到他們家,之后就找不著了,因此王安石的小名就是獾郎。按照古人喜歡的調(diào)調(diào),這個異兆暗示王安石就是那只獾。
而且這只獾注定要當(dāng)宰相。
有一個叫李士寧的著名星象學(xué)家,節(jié)日期間跑到一個道觀,瞪眼瞅著來燒香的士大夫們,忽然就盯著一個人喊:你不是獾郎么·王安石一看是老熟人就過來行禮,李士寧告訴他:再過20多年你就是宰相了。
另一個叫邵雍的神人,成天在洛陽游蕩,聽見杜鵑叫喚,馬上長嘆一聲:天下要大亂了。人家問他為什么,這老兄說:洛陽從來沒有杜鵑,現(xiàn)在忽然有了,預(yù)示不久南方人就要當(dāng)宰相,會禍亂國家,大宋朝再沒有安寧了。
依據(jù)這位活神仙帶有強烈地域歧視嫌疑的先見之明,王安石還什么都沒干,就早晚是那個大亂天下的人兒。
王安石兒子早夭,有人奇怪王安石為什么絕了后。立刻有萬事通說,王安石是天下的野狐貍,怎么會有后代·宋人的故事里,還有把豬叫做王安石的。這些人不管動物學(xué)上的基本常識,把王安石往各種動物上招呼,原因只有一個——煩他的變法。
但是,對王安石的能耐誰都認賬。王安石從小有過目不忘的本事,進士考試的時候本來已經(jīng)中了狀元。晏殊女婿的弟弟楊■發(fā)榜前走后門打聽名次,聽說自己排在第四很不爽,借著酒勁罵罵咧咧:哪個家伙把老子的狀元撬走了。
誰料皇帝看試卷的時候,覺得王安石有一句話犯忌,就把他和第四名掉個兒了。所以王安石沒當(dāng)成考試冠軍,卻是真狀元宰相,不過他自己不把這當(dāng)回事,平生從來不提這個話茬。
二、當(dāng)了宰相,搞變法得罪了天下人
從22歲開始,王安石先后在江蘇、浙江、安徽任職,中間有人推薦他參加中央政府的官員考試,王安石拒絕了。之后,王安石又兩次拒絕直接調(diào)任京城的調(diào)令。本來這是向上爬的陽關(guān)大道,因此王安石的一反常態(tài)顯得有點邪門,還成為一些人指責(zé)他沽名釣譽、居心叵測的證據(jù)。
王安石提出的理由是家庭經(jīng)濟負擔(dān)沉重,京城物價太貴,自己住不起。但究竟他是怎么想的,沒有人知道。在王安石39歲這年,朝廷再次讓王安石報到,王安石又推三阻四一番,然后好像很不情愿地到了汴梁城。可沒多久,王安石就提出了著名的《萬言書》,改革家的面目線條已經(jīng)清晰了。
不過,這個時候沒有人聽他那一套,王安石只能碰運氣。王安石的好友韓維負責(zé)太子的教育,太子經(jīng)常覺得韓維講課很酷,韓維就告訴太子,這話是王安石說的,王安石就這樣成了太子的偶像。太子就是后來的神宗,神宗一即位,就升任王安石為宰相,開始了注定失敗的變法。
變法的初衷就是發(fā)展經(jīng)濟、強國富民,然而放眼望去,王安石看見的全是反對黨。王安石的對付辦法是統(tǒng)統(tǒng)打倒在地,王安石和好友韓維、朋友司馬光、前輩歐陽修等等全翻了臉,把朝廷官員基本上換了個遍,像蘇軾那樣的小官被撤掉根本還排不上號。
即便這樣,改革阻力依然巨大。王安石變法最奇特的地方,是不光當(dāng)官的一律反對,據(jù)說廣大群眾也都怨聲載道,而且老天也跟著作對,連著不肯下雨,這些罪過全栽在了王安石頭上。
神宗開始發(fā)毛了,王安石依然信心滿滿:甭聽那些歪經(jīng),相信我,沒錯的。最后連神宗的母親都哭著跟兒子說,不能這樣下去了·王安石一看這樣不行,只能拍屁股走人。
不到一年,神宗把王安石又請到宰相的座位上,王安石還想再拼一回老命,但大勢已去,王安石最終還是下課。這一場戰(zhàn)斗過于慘烈,王安石不但受到強烈的心靈創(chuàng)傷,唯一的兒子也在激戰(zhàn)中喪生,王安石徹底垮掉了。
三、不修邊幅,釣魚卻把魚食吃完了
不洗澡不洗臉是王安石一大招牌,他不是一天兩天不洗,而是一年一年不洗,衣服就更不用提了。據(jù)說當(dāng)今高校里很有類似的王荊公遺風(fēng),可見青年學(xué)子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勇猛精進。后來王安石的倆哥們兒每一兩個月就帶他去一次洗浴中心,然后在門口放一件新衣服,王安石洗完出來就穿上新衣服,也不問是哪兒來的。
這種小事上大大咧咧在王安石是歷來如此。皇帝請官員吃飯,讓他們自己釣魚,釣上來之后交給廚房去做。別人都在釣魚,王安石卻坐在那兒把一盆魚食都吃光了。皇帝問他干嗎跟魚爭食,可王安石心不在焉地還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
因為長期不和水親近,王安石臉色里透黑。他家人以為是生病,請來了大夫,大夫說那哪是病,都是臉上的泥。家人給他拿來清潔用品請他洗臉,王安石黑著臉說:老夫天生黑,哪能洗白。
經(jīng)常不洗澡,難免會有點副產(chǎn)品。王安石向皇帝匯報工作,虱子爬到了胡須上,皇帝忍不住笑,王安石自己還不知道。出了門問同事:剛才皇上干嗎樂·同事告訴了他,王安石讓下人把虱子抓走。
同僚說:這是宰相臉上的虱子,還被皇帝親自鑒賞過,不能輕易抓走。王安石哈哈一笑就完了。王安石的老婆有潔癖,為了個人衛(wèi)生問題經(jīng)常和他沖突。王安石晚年離休后,家里有一個公家的藤床一直沒有還。朝廷派人來要,但管家們都不敢開口。王安石一天光著腳在藤床休閑了好一陣,他老婆遠遠地看見了,大概嫌他躺過了臟,馬上就讓人把床給還了。
當(dāng)了宰相后,親戚到京城拜訪王安石,王安石請他第二天來吃飯。親戚以為起碼是魚翅宴,特意穿了一身名牌準備去暴撮一頓。等到過了飯點,才端上來兩個胡餅、幾塊肉、一碗下飯的蔬菜。親戚平時大魚大肉慣了,根本咽不下去,只把胡餅的中間掏了一點吃了。王安石一點沒糟蹋,把剩下的胡餅?zāi)眠^來自己吃了個干凈。
當(dāng)時士大夫里面沒幾個沒有小妾的,但司馬光和王安石兩個人跟別較勁一樣,都不討妾室。
王安石的夫人給他買了個侍妾,王安石猛然看見眼前有一個生人,就問小妹妹是不是迷路走錯門了,侍妾說是夫人命令來伺候大人的。王安石就問:你是誰家的妹妹·原來這個侍妾本來是某將軍的老婆,她丈夫運送朝廷的公糧,卻連船帶糧全弄丟了,賣光家產(chǎn)還不夠賠,就連老婆一起賣了還債。王安石把她丈夫叫來,讓他們兩口子回去,連帶買人花的錢都白送。
四、脾氣執(zhí)拗,常當(dāng)面沖著皇帝發(fā)火
日常生活雖然馬虎得很,但王安石的脾氣卻是出名的不好伺候,他的外號就是“拗相公”。
王安石和他后來的死對頭司馬光曾經(jīng)都在包拯手下當(dāng)差,一次衙門里牡丹盛開,包黑子請同僚們喝酒賞花。司馬光不會喝酒,但是包黑子勸酒是老大的面子,不得不喝。王安石也不會喝酒,不管說什么死活一口不沾,一張鐵面的包黑子也拿他一點轍沒有。
皇帝任用王安石變法后,基本是王安石說了算。一次王安石拿了一串撤職查辦官員的報告請皇帝簽字,皇帝一看:這些緩緩。王安石又拿另一個報告上來,皇帝還下不了決心:這些也再議。王安石一下就火了:老子辭職不干了。拔腿就往外閃人,皇帝老子留都留不住。
其實王安石性子雖擰,倒也不怎么愛發(fā)怒,別人拿他開涮,他通常也都吃進。
王安石喜歡講經(jīng)濟效益,有人拍馬屁說:把梁山泊八百里水都放干,湖底就可以成為良田。王安石一聽大喜,一會兒回過味來了:那些水弄到哪里去·著名痞子劉貢父在旁邊插嘴:在邊上再鑿一個八百里的湖,就能裝下了。王安石聽了,一笑就過去了。
王安石后來住在南京,經(jīng)常帶一跟班騎著驢子在外面閑逛。王安石早上出門的時候帶幾十個餅,到了飯點就和跟班、驢子一起吃餅。碰到干活的農(nóng)民送點吃的,他們就來一頓綠色無污染農(nóng)家飯。有人好奇他每天去哪里,他的手下說:要是跟班在前面走就聽跟班的,要是驢子在前面就聽驢子的。王安石漫無目的,走到哪里算哪里,但是一直帶著書,有時在驢背上看,或者下來休息的時候看。
第二次辭去宰相職位的第十年,66歲的王安石去世了。王安石死后,跟他干了半輩子仗的司馬光上書朝廷,要求給予王安石優(yōu)厚的追悼禮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