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總結分析了建筑物墻體裂縫產生的原因和裂縫控制原則,針對性地提出了建筑墻體裂縫控制的施工措施。
關鍵詞:裂縫;原因;措施
中圖分類號:G48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5.013
文章編號:1672-0407(2012)05-024-02 收稿日期:2012-03-20
隨著我國墻改、住房商品化的進展,人們對居住環境和建筑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對建筑物墻體裂縫的控制的要求更為嚴格。由于建筑物的質量低劣,如墻體裂縫、滲漏等產生的糾紛或官司也越來越多。建筑物的裂縫已成為住戶評判建筑物安全的一個非常直觀、敏感和首要的質量標準。而建筑墻體裂縫是建筑工程中經常發生的一種質量通病。墻體裂縫的出現,輕則影響房屋的美觀、適用性和耐久性,嚴重的將影響到整個房屋的結構承載力及使用壽命。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尋求控制裂縫的實用方法,并根據裂縫的性質及影響因素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預防和控制裂縫的措施。
一、建筑墻體裂縫產生的原因
(一)不同墻體材料之間裂縫出現的原因
1.對材料的性能和特點把握不準或很難把握。如加氣混凝土砌塊吸水后膨脹較大,失水后體積縮小,導致這種裂縫出現。
2.施工原因:混凝土與砌體墻之間墻體粉刷時網片漏放或者不放,組砌不合理,砌體頂部為混凝土梁或板時該斜砌時不斜砌,砂漿的飽滿度小于85%,或者由于拉結鋼筋漏放甚至不放,澆水過多,施工一次砌體高度過大中間不加圈梁,砂漿標號低,都可導致不同墻體材料之間裂縫的頻頻出現。
3.溫度的影響:由于各種墻體材料之間的膨脹系數的差別,必然引起結構熱脹冷縮及內外脹縮不一致的變形,因此也必然會將抹灰面層拉裂。最常見的在砼平屋蓋房屋頂層兩端的墻體上,如在門窗洞邊的八字型裂縫,平屋頂下或屋頂圈梁下沿磚(塊)灰縫的水平裂縫,以及水平包角裂縫(包括女兒墻)和垂直裂縫。
(二)應力集中裂縫形成的原因
1.在荷載、收縮或溫度作用下,門窗洞口處,產生局部應力集中,共主拉應力約呈45度斜向方面分布,該處拉應力最大值往往超過彈性均勻分布拉應力2~3倍,當此局部應力集中產生的拉應力超過砌體的主拉應力極限值時,而出現了應力集中裂縫。
2.門窗洞口上部砌體砂漿強度不符合要求,砂漿未充分攪拌,和易性差,操作時飽滿度不夠,水平灰縫厚度不均勻,砂子含泥量較大,不均勻,不嚴格計量,配合比不準,造成砌體強度下降等等諸多原因都能造成應力集中裂縫的出現。
3.此外還有一種應力集中裂縫出現在鋼筋砼大梁下的砌體上,由于未設梁墊或設置不當,產生局部應力集中,導致砌體出現裂縫。
(三)墻面抹灰龜裂出現的原因
1.抹灰砂漿配比不合適,水泥用量過大致使水化熱大,干縮嚴重從而造成龜裂。
2.基層表面平整度達不到要求,尤其是垂直度超標,造成抹灰層厚薄不均或抹灰層過厚,從而造成表面龜裂的發生,這也是引發龜裂現象較常出現的原因之一。
3.中高級抹灰應該分層施工,有時施工時為了趕進度或為了省工圖方便,從而抹灰基層、中層、面層分層不當,分層厚度不當,壓不密實,從而引發龜裂。
二、建筑墻體裂縫控制措施
(一)不同墻體材料之間裂縫預防措施
加氣混凝土和粉煤灰砌塊出廠時含水率較高,以后砌塊會因逐漸干燥造成體積的不穩定,因此對于這種類型的建材應該提前組織材料入場,杜絕邊進料邊砌筑的施工方法,材料入場后不要隨意堆放,堆放時底部應墊起并防潮,雨天還要覆蓋以防吸水過大而引起體積的膨脹。
(二)應力集中裂縫預防措施
1.在門窗洞口兩側增設抗裂柱,或鋼筋砼門窗框;對于砼小型空心砌塊砌體,則在洞口兩側設芯柱。
2.如為混水墻也可在門窗洞口處,設置45度斜向焊接網片或加強鋼筋,并用U形筋將斜筋固定在墻體上,再做外抹灰;在門窗洞口上部墻體中采用水平砌縫配筋的辦法,加強砌體抵抗水平變形的能力。砌縫配筋是由預先埋設在水平砂漿砌縫中的縱向和橫向鋼筋構成的,砌縫配筋的間距,最小為20cm,最大為60cm,或者在墻體中部設置3Φ6的通長水平鋼筋,在墻體轉角和縱橫墻交接處宜設置拉接鋼筋,數量為每120mm墻厚不少于1Φ6,豎向間距官為500mm。
3.支承在墻上的鋼筋砼大梁下部應設置梁墊。
4.在砂漿中摻入纖維,即采用纖維砂漿抹面。具體做法是將短纖維(聚合物纖維)按一定比例摻入砂漿中拌和即可制得。短纖維在砂漿中的作用是提高基體的抗拉強度,阻止基體中原有微裂縫的擴展并延緩新裂縫的出現,提高基體的變形能力和改善其韌性與抗沖擊性,在工程中常用的是聚丙烯單絲纖維。
三、墻面抹灰龜裂的預防措施
1.嚴格按配比拌制砂漿,尤其要控制水泥用量,水的用量也要控制,拌制砂漿前要進行試配,使砂漿的和易性與保水性達到最佳。攪制設備要用專用的砂漿攪拌機,杜絕使用混凝土攪拌機(滾筒式)拌制砂漿。
2.在砌體施工時要嚴把砌體施工質量關,控制好砌體表面的平整度,尤其要控制好砌體的垂直度,這樣便能有效控制抹灰的厚度,杜絕出現抹灰厚度不均勻,這樣可以大大減少龜裂情況的發生。
3.抹灰應分層進行,嚴格控制抹灰的總厚度和分層的厚度,中級抹灰平均總厚度宜控制在20mm內,高級抹灰宜控制在25mm內,外墻抹灰宜控制在20mm內。
四、結語
控制裂隙,重點在防,并需要從設計、施工上共同努刀,采取有針對性的防裂措施,加大主動控制的力度,才能提高新建房屋質量的可靠性。只要嚴格執行規定,做到設計與施工緊密配合,控制裂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實踐證明,過去許多工程凡是采取了控制裂隙措施的,一般都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