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前夕,全國干部共有1200萬人,其中有230萬人在文革中被立案審查,占總數的19.2%,高級干部有75%被立案,當時有6000多名中央各機關的干部被“掛”著,還有大量基層非脫產干部的落實政策問題。黨的正確的干部路線受到“四人幫”“左”的勢力及其幫派的嚴重干擾。
胡耀邦主持平反了大量冤假錯案。據1983年7月《中共中央組織部關于全國組織工作座談會的報告》指出:清理文革中發生的案件達30萬件之多,復查建國前后的歷史遺留案件更達110萬件。結果使300萬名干部的冤假錯案得到平反糾正,47萬多名共產黨員恢復黨籍,上千萬無辜受株連的干部和群眾得到解脫。
文革結束后,受“兩個凡是”思想的影響,黨的指導思想和各條戰線的撥亂反正工作處于徘徊狀態,廣東的平反冤假錯案工作步履維艱。
胡耀邦和習仲勛是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卓越領導人。兩人早年投身人民解放的事業,長期的革命生涯鍛煉了他們堅韌的意志和豁達的胸懷。建國后,兩人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為新中國的開國、初創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62年習仲勛因為小說《劉志丹》被打成“彭高習反黨集團”的主要成員。隨后,胡耀邦在陜西主持工作時因為反對“左”的做法,革故鼎新,被打成“彭高習在西北的黑線”。兩人先后被打成一個反黨集團,在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備受迫害。在逆境中,胡耀邦和習仲勛開始思考中國發展的新道路。
1977年底,胡耀邦擔任中組部部長,在葉劍英元帥的支持下,胡耀邦主持為習仲勛平反的工作,并安排習仲勛赴廣東工作,稱“把守南大門”。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胡耀邦在北京組織領導開展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平反冤假錯案等工作;習仲勛主政廣東,支持和配合中央的部署,同時進行了經濟體制改革的大膽嘗試,付出了艱辛的努力,開創了廣東發展的新局面。胡耀邦受葉劍英委托寫信轉告習仲勛:“仲勛同志去廣東后,大刀闊斧,打破了死氣沉沉的局面,工作是有成績的。我們完全支持仲勛同志的工作。如果有同志感到有什么問題,希望直接找仲勛同志談”。這一時期,胡耀邦和習仲勛突破教條主義的夾擊,殺出本本主義的重圍,批判“左”傾路線,在工作上鼎力扶持、患難相助,推動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正確的路線,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航程。
習仲勛到廣東后,按照中央的指示和實事求是的原則,對冤假錯案逐一加以平反、改正。1978年4月,他在中共廣東省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疾呼:“必須堅決落實黨的干部政策,知識分子政策,統一戰線政策,僑務政策,民族政策,對敵斗爭政策,以及經濟建設中的各項政策。”(習仲勛:《在中國共產黨廣東省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1978年4月6日)
習仲勛排除“左”的干擾,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有錯必糾,開創廣東平反冤假錯案、落實干部政策工作的新局面。
習仲勛在平反冤假錯案的時候,以處理大案要案為線索,同時帶動處理一些規模相對小的冤假錯案。
嚴肅處理反彭湃事件
彭湃出身大地主家庭,但散田散產,毀家紓難,周濟農民。上世紀20年代,他在家鄉海陸豐開展農民運動,是中國農民運動的先驅。文革期間,在海豐大反彭湃,誣蔑彭湃是“叛徒”,迫害彭湃母親及其親屬。在廣東南路地區(原高、雷、欽廉地區和廣西東南、中南兩個地區)則大揪“叛徒網”,把當年地下黨打成“叛徒黨”,因為抗戰期間,南路黨隸屬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南方局領導,以此為突破口,可以達到誣陷周恩來、葉劍英的目的。1978年6月18日,習仲勛和廣東省委有關負責人聽取關于海豐問題、南路地下黨問題的匯報。7月到8月間,習仲勛考察了海豐縣,詳細了解了文革期間在海陸豐發生的大反彭湃問題,大為震驚。據習仲勛在1979年春回憶:“去年七八月我到汕頭,解決海陸豐反彭湃的問題,海豐縣委常委19人中,有幾個參與殺了人,他們手上沾了血。”(《習仲勛同志第二次接見李正天等人的談話記錄》,1979年2月1日)習仲勛指示汕頭地委領導干部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放手發動群眾,徹底把海豐問題揭開,解決好這一問題。
11月初,習仲勛赴京參加中央工作會議。會上,他對文革中廣東的冤假錯案,進行了揭發批判。關于反彭湃問題,他結合視察海豐時了解到的情況說:他們在海豐制造的反彭湃的反革命事件,把彭湃同志宣布成“叛徒”,迫害彭湃烈士90多歲的母親,把彭湃烈士的兒子彭洪迫害致死,還殘酷殺害彭湃同志的侄兒彭科、彭競等同志,把彭科斬頭示眾。這一事件造成死160多人,傷3000多人。全省不少老革命根據地的黨員、群眾也受到類似的迫害。(習仲勛:《關于廣東工作問題的匯報(稿)》,1978年11月8日)
1979年1月8日至25日,廣東省委召開四屆二次常委擴大會議。習仲勛在會上宣布:“文化大革命”中,海豐發生的反彭湃事件,是林彪、“四人幫”篡黨奪權陰謀的一個組成部分,矛頭指向周總理、葉副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是一次反革命事件。在這個事件中,著名的海陸豐農民運動遭到詆毀,彭湃同志被打成“叛徒”,彭湃烈士的親屬和維護革命烈士英名的干部和群眾遭到殘酷的鎮壓,激起了廣東人民以至全國人民的無比憤慨。今天,海豐冤案得到了徹底平反昭雪,被顛倒了的黨的歷史重新恢復過來了。(習仲勛:《在省委四屆二次常委擴大會議上的總結發言》,1979年1月25日)
2月11日,廣東省委、省革委會決定:嚴肅處理反彭湃烈士事件。犯有嚴重罪行的原汕頭地委副書記孫敬業已被捕;殘殺彭湃烈士親屬及群眾的反革命分子洪桂文等交司法機關嚴懲。彭湃冤案得到平反,相關人員得到處理。
為陶鑄和所謂的“陶趙死黨”平反
陶鑄在文革期間遭到陷害和打擊,含冤去世,成為文革中的一大冤案。1979年1月20日,廣東省黨、政、軍和各界代表隆重舉行悼念陶鑄的儀式,習仲勛出席儀式。習仲勛在講話中高度評價了陶鑄的一生,號召大家學習他的高貴品質和高風亮節。他說:“事實充分說明,在陶鑄的領導下,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在原中南局和廣東省的各項工作中,是始終占主導地位的。”(《在陶鑄同志悼念儀式上習仲勛同志的講話》,《南方日報》1979年1月21日)與此同時,習仲勛還為因陶鑄問題受到牽連的所謂“陶趙死黨”平反。習仲勛說:“原中南局和廣東省委是紅的,不是黑的。原中南局和廣東的各級領導和廣大干部是好的和比較好的。林彪、‘四人幫’一伙把原中南局和廣東省的許多干部誣蔑為‘死不改悔的走資派’、‘陶鑄死黨’、‘陶趙死黨’等等,這完全是惡毒的誣蔑和陷害,是為林彪、‘四人幫’篡黨奪權的反革命陰謀服務的”(同上),“陶鑄、趙紫陽同志主持廣東省委工作期間,對廣東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廣東的廣大干部和群眾貫徹執行黨的路線,在革命和建設中取得了巨大成績。但是在1967年1月4日陶鑄遭到林彪、‘四人幫’誣陷后,同陶鑄、趙紫陽同志一道工作的原中南局和廣東省的大批干部被誣陷為所謂‘陶鑄死黨’、‘陶趙死黨’,大批老干部被揪斗、關押,原中南局的工作和解放后17年廣東的工作被說成漆黑一團。現在陶鑄同志已經得到平反昭雪。所謂‘陶鑄死黨’、‘陶趙死黨’之類的一切誣蔑不實之詞,統統應當推倒。因為所謂‘陶鑄死黨’、‘陶趙死黨’問題受到迫害和株連的,都應該徹底平反昭雪。”(習仲勛:《在省委四屆二次常委擴大會議上的總結發言》,1979年1月25日)
平反廣東“地下黨問題”
廣東地下黨問題牽涉的干部和群眾甚多,習仲勛到廣東之后,就對這一問題非常關注,在聽取了有關部門對廣東“地下黨問題”的匯報和進行了深入的調查之后,習仲勛認為平反這一事件的機會已經到了。
1978年11月,習仲勛參加中央工作會議時說:文革中的廣東領導人按照江青“審理廣東地下黨”的黑指示,揪所謂“南方叛徒網”,把矛頭指向周總理,私設專案,搜集整理誣陷周總理、葉副主席的黑材料,并由此幾乎把所有全國解放前在廣東從事革命活動的烈士、干部和黨員都打成“特務”、“叛徒”、“土匪”。(習仲勛:《關于廣東工作問題的匯報(稿)》,1978年11月8日)
在省委四屆二次常委擴大會議上,談到廣東地下黨和廣東的革命武裝隊伍問題時,習仲勛說,“抗日戰爭時期廣東黨組織是在周恩來同志為書記的南方局領導下從事革命斗爭的,是我們黨的一個組成部分。所謂“南方叛徒網”這個大陰謀,應該徹底揭露和清算。全國解放前活躍在廣東各地的人民武裝隊伍,都是黨所領導的革命武裝,在革命斗爭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把廣東的人民武裝叫“土匪部隊”,完全是誣蔑之詞,必須徹底平反。(習仲勛:《在省委四屆二次常委擴大會議上的總結發言》,1979年1月25日)
1979年4月27日,廣東省委正式做出《關于為所謂廣東地下黨問題徹底平反的決定》。《決定》道出了這一問題的事實:“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幫’在廣東搞了一個‘審查廣東地下黨’的政治大陰謀。1967年5月,戚本禹等人煽動一些群眾組織揪所謂‘南方叛徒網’,把矛頭指向周恩來、葉劍英等中央領導同志。同年10月,林彪死黨黃永勝及其一伙,秉承江青關于‘弄清廣東地下黨的情況,解決一批干部問題’的黑旨意,成立專門機構審理所謂廣東地下黨的十起重大歷史事件。嚴重混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造成冤、假、錯案”,同時宣布:“過去林彪、‘四人幫’一伙強加于廣東地下黨及其領導的武裝隊伍的一切誣蔑不實之詞,應予徹底推倒;對因‘審理廣東地下黨’問題無辜受迫害的同志,一律給予平反昭雪,恢復名譽。他們的結論如有不符事實的應作相應修改;其家屬親友受株連的要做好善后工作,消除影響”(《中共廣東省委關于為所謂廣東地下黨問題徹底平反的決定》,1979年4月27日)。
主持為王德平反
文革期間,江青等羅織罪名,炮制了“六十一人叛徒集團”案件。文革結束后,耀邦同志開始著手為其平反。在他的安排下,中組部干審局副局長賈素萍等人進行了細致的調查。
根據大量內容翔實的調查材料,在耀邦同志的領導下,中組部同志起草給中央的報告。1978年11月20日,中組部向中央報送《關于“六十一案件”的調查報告》,《報告》列舉了大量事實后提出:“文革”中提出的所謂薄一波等“六十一人叛徒集團”是不存在的,是一個錯案。12月16日,三中全會召開前一天,中共中央發出《中央同意中央組織部“關于‘六十一人案件’的調查報告”的通知》,要求各級黨委向所屬全體黨員和黨外群眾廣泛傳達。
王德是“六十一人案件”成員之一,在文革中被撤職并長期被批斗,廣東省委于1973年5月18日上報中央關于他的審查報告。1977年10月18日,中央批復廣東省委的報告,王德被定為叛徒。
中央為“六十一人案件”平反后,由習仲勛主持,廣東省委正式做出《關于王德同志平反的決定》。《決定》指出:“1978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中發〔1978〕75號文件對‘六十一人案件’已明確指出是一起重大錯案。因之,省委1973年5月18日的審查報告,中央的批示定王德同志為叛徒是錯誤的,應予撤銷,推倒強加給王德同志的一切污蔑不實之詞,予以平反,恢復名譽。”
平反“李一哲”事件
習仲勛對文化大革命期間聞名全省乃至國內外的“李一哲”大字報和反革命集團案件的平反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1974年11月,李正天、陳一陽、王希哲等人以“李一哲”的筆名,在廣州鬧市區張貼大字報《關于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矛頭直指林彪集團封建法西斯專政的實質,不點名地批判了江青等搞所謂“反復辟”、“反回潮”的活動,聯系這些反常現象,分析我國上層建筑領域存在的嚴重缺陷,同時提出要求全國人大制定法律“保障人民群眾的一切應有的民主權利”的六點要求。大字報貼出之后,廣州為之震動,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應和爭論。
1974年12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組織內部批判,到清查“四人幫”運動時,“李一哲”的問題升級。1977年12月中旬,廣東省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公開宣布“李一哲”是反革命集團,罪名是“‘四人幫’大亂廣東的社會基礎”,李正天、陳一陽、王希哲等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一批與“李一哲”有關系的干部和青年,受到牽連。
習仲勛到廣東后親自抓這個問題。從1978年的8、9月開始,習仲勛主持省委會數次研究“李一哲”案件問題。省委常委會一致認為“李一哲”不是反革命集團,他們的大字報《關于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不是反動大字報,應予平反,并決定于1979年2月召開大會公開平反。此前,作為省委第一書記的習仲勛曾四次接見李正天等人,誠懇耐心地做他們的工作;對召開平反大會的有關問題,也聽取他們的意見。其中2月1日這天足足談了三個多小時,習仲勛談話語重心長,主動承擔上屆省委的責任,令在場的人為之感動,有力地維護了廣東安定團結的大局。
4月25日,赴京參加中央工作會議的習仲勛,以中共廣東省委名義上送一份報告給胡耀邦并報黨中央,匯報了與李正天等人多次談話的情況。鑒于北京有的單位來函要求調李正天等人去工作,或邀請他們去參加一些會議,報告提出意見:“最好還是讓他們留在廣東目前的工作崗位上,扎扎實實地經受一些鍛煉,對他們的成長較為有利。建議耀邦同志是否在適當的時候和適當的場合說一下,不要輕易調這些人去北京工作或邀請他們去參加什么座談會”(《中共廣東省委致胡耀邦同志并報黨中央的報告》,1979年4月25日)。
5月8日,胡耀邦在習仲勛、楊尚昆同志接見“李一哲”談話情況及要求北京有關單位不要直接同“李一哲”個人聯系的報告上批示:“按廣東省委所提意見辦,務必不使廣東省委感到麻煩難辦”。這個批示,表示中央及耀邦同志支持廣東省委對“李一哲”事件的處理意見。
廣東平反冤假錯案整體情況
據統計,文革中廣東省抓出“反革命集團”、“叛徒集團”等集團性假案669宗,涉及干部9432人;干部個人冤假錯案12427人。在習仲勛的領導下,這些冤假錯案的平反糾正工作都得到妥善的解決。
此外,習仲勛還領導復查了廣東文革以前的其他重大歷史遺留問題。一是復查改正錯劃右派案件;二是對反地方主義進行平反;三是對反右傾等政治運動所受到牽連的干部案件的復查;四是落實對原工商業者的區別政策;五是落實僑務政策;六是落實對國民黨起義、投誠人員的政策;七是全面貫徹落實知識分子、黨外人士以及宗教政策;八是為100多萬地主富農家庭出身的人及他們的子女重新劃定成分,等等。
1980年習仲勛從廣東離任赴中央工作時,全省經復查改正的右派分子36550人,占原劃為右派分子的99.3%;建國以來廣東在土改、“三反”、“五反”、肅反、反右傾、“四清”等歷次政治運動中受到錯誤對待的黨員干部,被撤銷原處分的8741人,減輕處分的2833人,占復查總數的63.82%;在歷次政治運動中受到處分的非黨員干部和群眾撤銷和減輕處分的共9000多人,占總人數的60%;歷次政治運動挨整的農村基層干部中減輕或免予處分的14985人,恢復黨籍的14264人,重新安排工作的26732人,改正錯劃成分的2500多人,給予經濟補償的53312人;全省公安、司法系統對文革以來的全部政治案件、刑事案件和文革前有申訴的部分政治、刑事案件進行了復查,其中全部平反和部分糾正平反的合計28307人,占復查總數的55.5%;全省文革中判處死刑以及各種徒刑復查后改判糾正的18063人,占已復查總數的49.4%;小商、小販、小手工業者從原工商業者“區別”出來,摘掉資本家或資本家代理人帽子,恢復勞動者身份的共52458人;全省糾正歷次政治運動因“海外關系”而造成的冤假錯案5481宗、14271人,落實了僑改戶政策,發出47752份證明書,以確認提前改變華僑地富成分;落實國民黨起義、投誠人員政策2005人,重新安置國民黨起義、投誠人員725人,占總數的94.9%。
在習仲勛的主持下,廣東認真落實黨的各項政策,平反冤假錯案,密切配合著胡耀邦平反冤假錯案的統一部署,共解決了大約20萬人的問題。通過平反昭雪,調動了社會各個方面的積極性,為廣東的改革開放事業創造了重要條件。
(作者為胡耀邦史料信息網負責人)(責任編輯洪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