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馬良駿是叛徒嗎?

2012-04-29 00:00:00馮亞光
炎黃春秋 2012年7期

馬良駿,1931年12月參加寧都起義,之后參加中國共產黨,歷任紅五軍團團長、紅四方面軍騎兵師師長、紅西路軍回民支隊司令員。西路軍失敗后被俘,經黨營救回到延安。他曾在抗大學習,在關押審查期間被秘密處死。一位當年在抗大工作的知情者說:“有人說馬良駿是叛徒,有爭議,還是被殺害了。”

馬良駿被說成叛徒,公開出版的著作有:徐向前元帥的回憶錄《歷史的回顧》(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7月第一版),在西路軍的建制序列中,在回民支隊司令員馬良駿名字后面的括號中,有“后叛變”三字。紅四方面軍戰史系列書:《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人物志》(解放軍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該書第24頁關于“馬良駿”的條目,寫著“1937年1月叛變”。《紅西路軍紀事》《碧血雄風》《血沃涼州》《西路軍血鑄豐碑》等著作,都一致引用《歷史的回顧》,在馬良駿名字后面的括號中有“后叛變”三字。2011年出版的《紅西路軍史》,在馬良駿名字后面的括號中也有“后叛變”三字。我就此事詢問作者,回答說:“根據徐向前元帥的回憶錄”。

李先念是西路軍三十軍政委、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委員。1983年3月12日,他寫信給鄧小平,說:“送上《關于西路軍歷史上幾個問題的說明》和陳云同志的批語,請閱。”“您在一九八一年十月三十日,曾將竹郁同志寫的《‘西路軍’疑》一文批給我看,我又送給了陳云同志,因為陳云同志對西路軍的問題有些了解。他看后要我寫份材料存檔。”“近一些年來,我花了點時間回憶,又派秘書查閱一些歷史檔案,才寫出這份材料,并請向前同志看過。請您審改后,可否按陳云同志的意見處理。請予批示。”3月22日,鄧小平批示:“贊成這個說明,同意全件存檔。”(《陳云年譜》下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282頁、291頁、318頁。)

李先念信中提到的竹郁是國防大學教授朱玉的筆名。朱玉教授在《“西路軍”疑》,特別是在《把歷史的內容還給歷史——西路軍問題初探》中,對有關西路軍的是與非、對與錯,論證翔實、見解精辟。作為學者,朱玉是發掘歷史真相,為西路軍恢復名譽的第一人。

朱玉是徐向前元帥《歷史的回顧》撰稿人,是李先念傳記編寫組上卷主編,他說:“此書(《歷史的回顧》)是由我執筆整理的。書中敘述西路軍建制時,在回民支隊司令馬良駿名字后面的括號中,加了‘后叛變’三個字。此事與徐帥無關。這三個字是我送書稿征求陳明義同志(成都軍區副司令,原西路軍總部參謀)意見時,他讓我加上的。現在看來,不加就好了,因為陳明義同志也是聽說的,并無充分根據;寫部隊建制序列,亦無必要加這幾個字。再版時可以去掉它。”

紅四方面軍戰史辦公室副主任張光本說:“紅四方面軍戰史系列書:《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人物志》,是1998年10月經中央軍委批準,由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其中(該書第24頁)關于‘馬良駿’的條目,是我負責編寫的。比如‘1937年1月叛變’的表述,在編寫過程中,我曾多次走訪編委會領導李先念、徐向前、李德生、秦基偉、洪學智、徐深吉、高厚良、尤太忠、陳錫聯、陳再道、杜義德、曹廣化、魏傳統等同志,我還一次又一次地查閱了中央檔案館、解放軍檔案館保存的相關資料,沒有一人、沒有一字,關于馬良駿的結論和資料。于是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才依據徐向前元帥回憶錄《歷史的回顧》(合訂本第521頁)的‘(后叛變)’寫下了‘叛變’二字,‘叛變’前面的‘1937年1月’,則是憑推斷寫上的。現在看來,這樣寫是錯誤的,這件事我要負主要責任。”

紀實文學《西路軍沉浮錄》等,也寫到馬良駿是叛徒。在書中,作者說:“我至今未弄清馬良駿籍貫何方,生于何時。但他本人是回民這一點,則是確鑿無疑的。”馬良駿,字少龍,又名景融,西安市人,1910年生。他本人不是回民而是漢族,因馬家軍中姓馬的多,被任命為回民支隊司令。作者說:“有戰爭,就會有戰俘,有失散者,有開小差者,也會有叛徒。西路軍失敗前后,極少數意志薄弱者,因經受不住嚴酷的戰爭環境和自然環境的考驗,有的主動投降了敵人,有的被俘后變節。士兵和下級干部不多,也不典型。這里,只根據甘肅省檔案館存放的敵偽人員的交代,寫兩個較為典型的高級‘人物’。”只根據“敵偽人員的交代”,指的是馬閣麟1969年3月3日的交代;兩個較為典型的高級“人物”,其中一個是馬良駿。馬閣麟又名馬子高,1937年任馬步青騎五師特務團團長,管理被俘紅軍,之后當過武威警察局局長。他交代的時間是1969年,正是“文化大革命”時期。

“文革”中,那些在革命斗爭中被俘過的人,幾乎沒有哪一個不被打成“叛徒”,西路軍失敗后被俘的將士更是難逃厄運。張琴秋、吳仲廉、陶萬榮三人一起離開青海西寧,逃離馬步芳的魔爪,經周恩來營救回到延安。張琴秋死于“文革”,吳仲廉也死于“文革”,陶萬榮是“文革”的幸存者,但也受到猛烈沖擊被下放農村,直到粉碎“四人幫”才得到徹底平反。就是沒有被俘的歐陽毅,也被一陣腥風血雨推進了“叛徒”的深淵,關押、批斗、審查,受盡屈辱。馬良駿是一個被處死的人,“文革”中遭“敵偽人員的交代”再次誣陷,順理成章,不被說成叛徒才是怪事。

馬良駿被俘后曾關在武威、蘭州獄中,與其關在一起的一些紅軍干部,如方強、謝良、陳宜貴、王定烈、胡云龍、耿萬福等,在晚年寫的回憶錄或回憶文章中,都沒有涉及馬良駿“變節”的問題。陳宜貴、謝良仍稱馬良駿為“同志”。上世紀80年代,康克清、謝良給查問馬良駿下落的曹冠群復信,也對馬以“同志”相稱。

下面引用曾和馬良駿一起戰斗或知道馬良駿的首長及戰友的談話或回憶,以此讓我們對馬良駿有較多了解。

西路軍九軍保衛局局長陳宜貴:“康龍寺一仗,三十軍也被打散了。……各部突圍出來的人都集結在凌冰河畔,總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和總部保衛局長曾傳六同志來到我們這里,把我們100多名干部組成了一個游擊大隊。總政治部胡同志任工委書記,回民支隊司令馬良駿同志任大隊長,我任政治委員。給我們的任務是:相機回延安,把這里的情況報告黨中央。”(《從祁連山到延安》載《星火燎原未刊稿》第五集解放軍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西路軍紅五軍十五師政委謝良:在蘭州“住院期間,八路軍辦事處的朱良才同志(原五軍團的政治部主任)到醫院里來看我,他對我說:‘八路軍辦事處向馬步芳、馬步青要團以上干部,你是第一批,后來又要了第二批,如黃鵠顯、馬良駿等人。’后來黃鵠顯、馬良駿來到蘭州,還來醫院看我,以后他們就從蘭州回延安去了。”(《獨腳將軍傳奇》謝良著華夏出版社1987年6月北京第1版。)

中共中央駐蘭州辦事處黨代表謝覺哉在日記中兩次提到馬良駿:一、“1937年9月22日,晴。從青海來6人:魏素清、徐洪才(四局管理長)、劉瑞龍(政宣部長)、惠子明(政油印科長)、李孔民(五軍管科員)、魏傳統。由涼州(今武威)來:馬良駿(回民司令)、石建武(戰斗員)、李安保(政地科員)、徐明山(騎兵團長)、曾廣瀾(婦先團指導員)、蔡萍跡(小女)(注:蔡萍跡,是蔡申熙、曾廣瀾的女兒。)、祁駿山(戰斗員)。”二、“1937年9月26日,晴。劉瑞龍、馬良駿、吳建初等15人,今日回陜。”(摘錄自《謝覺哉日記》。)

開國上將張宗遜:1934年4月,激戰18天的廣昌保衛戰使紅軍受到重大損失。“紅十四師的團以下干部多有傷亡,團長馬良駿負傷,我的警衛員小李也陣亡了。”1935年10月,成立了紅四方面軍紅軍大學。“紅軍大學的學員都是團、營兩級軍政干部,組成上級政治科和上級指揮科兩個隊。上級政治科科長彭紹輝,教導員李井泉;上級指揮科科長周子昆(后為陳伯鈞、曹里懷、馬良駿),教導員李培南(后為李園芳、黃志勇)。”“1936年4月,紅大轉移到爐霍時,各科又招收了第二期學員。……我記得在紅大擔任過教學工作的同志,軍事教員有周子昆、陳伯鈞、彭紹輝、郭天民、曹里懷、馬良駿、李奇柱、賴光勛、符顯祿、王波等;政治教員有張際春、毛庭芳、黃志勇、李培南、陳志芳、羅世文、潘自力、朱光等;還有洪水(越南人)擔任文化教員。”(摘錄自《張宗遜回憶錄》第121頁、145頁、146頁。)

紅軍1934年12月整編時,紅八軍團番號撤銷,營以下人員編入紅五軍團,營以上干部另行分配。時任中革軍委副主席的周恩來致電紅五軍團、紅八軍團的領導人,一是點名在紅八軍團第六十二團任團長的馬良駿,調紅五軍團任團長;二是將紅八軍團最有戰斗力的一個團,編為紅五軍團第十三師三十九團,不久任命馬良駿為第三十九團團長。(摘錄自《周恩來軍事文選·電文》。)

全國婦聯主席康克清1985年4月26日復信給在中國科學院擔任領導職務的曹冠群:“你好,4月23日來信收到。看信后我回憶了一下,知道有一個馬良駿同志。此人是二十六路軍寧都起義后,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的一員,長征中還見過此人,記得他是位回族同志。只是具體情況和他以后的經歷就不清楚了。為了慎重起見,是否再與空軍曹里懷同志聯系一下為好。”(康克清1985年4月26日給曹冠群的信。)

1938年3月5日,毛澤東在延安的一份親筆批示,是將西路軍歸來的馬良駿、黃鵠顯等十余名干部“監禁審查”,不是給任何人的問題定性。而且,“監禁審查”和“定為叛徒”,二者顯然有根本區別。據馬良駿的兒子(西安工程大學退休教授)提供的有關材料說,其父被定為叛徒的主要根據有三條:“接受敵人優待”、“為敵寫西路軍戰斗經過”和“勸降紅軍干部”。翻閱延安時期一些揭發馬良駿的材料,多為孤證,且缺乏內容,缺乏細節,難以讓人信服。

“接受敵人優待”(據說,馬被安排單住、穿西服、伙食也好)。這完全可能:因為,一則馬良駿有“回民”身份,原又是西北軍馮玉祥部軍官,馬步青也曾是馮玉祥部軍官,馬敵肯定想爭取他、軟化他;二則當時有國共合作的背景,“二馬”也調整了政策,為標榜“不計前嫌”、“共同抗日”,不僅對馬良駿,而且對其他干部也顯得寬松些。西路軍九軍軍長孫玉清就受到馬步芳部的優待。孫軍長1937年5月初在肅州被俘,送到馬步芳一○○師二九八旅旅部。旅參謀長韓得慶得知孫是軍長,一面帶進房內請茶讓煙,一面派人報告旅長馬步康。馬步康趕來,滿面堆笑,握住孫的手連連說:“辛苦,辛苦!賞光,賞光!”馬步康吩咐韓得慶陪著去洗澡,洗完澡又將帶來的一套新服裝讓孫軍長穿上。韓得慶帶孫軍長回旅部,和馬步康同室居住吃喝在一起。孫軍長被送到青海西寧,有人“陪同”閑聊,有人“陪同”逛街,有人“陪同”去醫院看望被俘的妻子。馬步芳還親自“陪同”孫軍長到南門外看望在那里強迫勞動的被俘紅軍。孫軍長一直到英勇就義,都被安排單住、穿西服、伙食也好。事實上,在馬步青部的武威,受優待的也不僅是馬良駿一人。據馬步青騎五師參謀處長吳輯庠“交代”,“受優待的紅俘高干有謝良、陳宜貴、黃鵠顯、徐明山、馬良駿、羅得源等人”。耿錫祥被俘關在涼州監獄二三十天,他回憶說:“有人看到秦基偉,聽說那邊有一點兒優待”。被俘到武威的一些紅軍干部,被安排參觀炮兵團,參觀機槍射擊表演,參觀檢閱部隊,參觀后馬步青還請吃飯。馬步青還去醫院看望右腳負傷的謝良,派專人送謝良去蘭州醫院治傷等。蘭州東郊黃河南岸拱星墩,集中關押了一批西路軍被俘紅軍。軍官隊130多人,士兵隊1200多人。士兵隊不是修路就是修飛機場,而一天只有九兩面,里面還包括柴油鹽醬醋的錢,每天兩頓稀湯,餓得兩眼直冒金花。軍官隊在隔壁院里,糧食比士兵隊要多。也就是說,軍官隊得到適當優待。如果沒有國共合作的背景,我們黨也不可能營救那么多西路軍將士出獄歸來。撇開“斗爭策略”、“應付敵人”的因素不作考慮,即使證據充分,馬良駿入獄初期在生活上接受過敵人優待,也決不能說成“變節”行為。

“為敵寫西路軍戰斗經過”。此事僅有黃鵠顯證明,他因為沒有阻止馬良駿書寫,加上其他表現,在延安審查后受了組織處分,當然一直不服,曾給毛主席寫信。此事有黃的信件為證,但就性質來說,并構不成出賣軍事機密的罪行。因為敵我雙方的戰斗是公開進行的,其經過雙方均無密可言。更何況,西路軍回民支隊的成立主要是為了在回民地區進行統戰和群眾工作,人數不多,僅參加過一些配合主力的小戰斗。

“勸降紅軍干部”。哪個紅軍干部是馬良駿勸降的,或是抵制了馬的勸降,看不到具體證明。筆者因為寫作《西路軍·河西浴血》《西路軍·生死檔案》《西路軍·天山風云》,翻閱了那些飲恨河西走廊的紅軍老戰士用血淚寫成的回憶錄,翻閱了黨史軍史工作者深入細致的調查材料。看到西路軍被俘干部,如方強、謝良、陳宜貴、王定烈、胡云龍、耿萬福等寫的回憶文章,均未提及馬良駿“勸降”。王定烈、胡云龍、耿萬福的回憶文章寫明,“勸降”的是戰場上攜槍投敵的郭錫山(原西路軍第5軍15師師長,后被馬家軍處決),而不是馬良駿。說馬良駿“勸降紅軍干部”,唯一的根據是“文革”中馬家軍軍官在關押中的交代。此人交代還有其他紅軍干部“勸降”,被誣陷的老紅軍、共和國將軍在“文革”中都被打成“叛徒”,“文革”結束后又都得到徹底平反。這些原馬家軍軍官為了保命,“文革”中信口雌黃,胡說八道的事很多,“文革”后又都不承認了。馬步青騎五師參謀處長吳輯庠,1982年4月15日寫信給陳宜貴將軍,就否認了“文革”中對陳的偽證材料,他說:“我愧悔至極幸蒙見恕。我寫的證詞都是我前所未聞的,都是外調的人告訴我的。”(見甘肅省檔案館《西路軍資料》。)

還有,在獄中曾動員劉姓被俘人員去南京一事。這位同志在延安被關押審訊期間有揭發,后來在一次政治運動中又有類似說法,還說他當場將馬良駿打了一頓,以證明自己的堅定。雖然此事載入他的個人檔案,有據可查,但純屬孤證,并無任何旁證材料證明。試想,馬良駿既然受命動員被俘人員去南京,就不會只找他一個人,但別人卻無揭發材料。且被俘人員沒有人身自由,是否押送南京受審,完全由馬家軍決定,根本不存在本人是否愿意的問題。一批干部從張掖監獄轉送西寧監獄,從武威監獄轉送蘭州監獄,都不是本人自愿,而是馬敵強行押送去的。再者,張琴秋、吳仲廉、陶萬榮等被送到南京,原因錯綜復雜,并非馬敵愿意,并且再無一個西路軍被俘人員送往南京。所以動員去南京一說,難以成立,不足為信。即便動員去南京,能和變節扯到一起嗎?

還有,劉伯承、葉劍英兩位元帥當年曾負責收留西路軍歸來人員,有一封致中央領導的信函,其中提到營救歸來的方強說,被俘同志在馬家軍監獄醞釀成立黨支部時,馬良駿“作祟”。作的什么“祟”,造成什么后果,均無下文,沒有內容,沒有細節,事實上監獄黨支部并沒有遭到破壞。方強晚年寫的回憶文章《紅軍戰士話當年》中,描述領導黨支部與敵斗爭的經過,也未再提馬“作祟”一事。再加上沒有任何旁證材料,“作祟”這兩個字的罪狀便不能成立。當然,這可能是毛主席批準“監禁審查”馬良駿的原因之一。

上面這些所謂“變節”證據,一無充足的旁證為憑,二無死者的口供印證,基本上不能證明馬良駿是叛徒。朱玉教授說:“馬良駿一案的要害問題在于證據不足,多為孤證,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退一步說,即便這些孤證都是事實,把它們羅列起來,其性質并構不成叛變革命、敵我矛盾。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出賣革命同志,出賣黨的機密,破壞監獄黨支部活動和公開發表反共聲明。他被處決是屬于錯殺,應予平反。”“已有的調查材料證明,這種處決,沒有公開進行審判,沒有證據確鑿的罪證,沒有本人口供和申辯材料,沒有中央領導人或相關機關的批示,也沒有任何組織的正式結論。即便是戰爭年代,這樣草率處決一個高級干部,也是法理所不容的。”

馬良駿一案,也與黨內斗爭的大氣候關聯。當時,延安清算“國燾路線”的斗爭如火如荼,從1937年3月至1938年4月,張國燾叛變投敵后的一段時間里,形成兩次清算高潮。由于黨內斗爭“左”的傳統的影響,打擊面過寬過重,株連不少同志。如洪學智、許世友、劉世模、詹道奎、朱崇德等軍師級干部,均被判刑監禁(毛澤東后來說了話才平反釋放);四方面軍干部普遍被說成是“土匪”、“軍閥”、“被張國燾收買的”,整的灰溜溜的,遭受歧視、排斥、打擊,更不要說被關押起來的“審查對象”了。1961年6月,毛澤東在回顧這段歷史時指出:“在延安反的張國燾路線,的確是路線錯誤,毫無疑義,但是批評的方式還是老方式,總是檢討不徹底,一次不徹底兩次,兩次不徹底三次、四次、五次,總是沒有徹底之日,搞的這些人受不了。……總之,對四方面軍歧視。”(1961年6月,毛澤東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又據原公安部勞改局局長陳復生(原名陳湖生)的回憶錄(《三次被開除黨籍的人——一個老紅軍的回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版。)披露,1938年康生把持的中央社會部在延安以“黑箱作業”手段,大搞“肅托”(秘查、秘捕、秘審、秘殺),也把黑手伸向西路軍歸來人員。陳是親身參加秘密審訊“托派”的保衛工作干部,目睹過“康生他們秘密殺害西路軍回來的紅軍干部的情景”,印象深刻。秘捕、秘殺所謂“有問題”的同志,完全是康生他們說了算,殺后列入“失蹤”行列了事,極少有人知情和追問。馬良駿是1938年3月被“監禁審查”的,正趕上4月張國燾出逃后的“清算”和秘密“肅托”高潮。有這種大的背景和氛圍,他在“有爭議”的情況下被秘密處決是不奇怪的。

陳復生的回憶錄還披露:一個不成文的看法,只要被敵人逮捕,不論是否變節,都說明此人有疑點,需要進行嚴格的審查。是故,康生從未承認自己曾被捕過,直至上世紀80年代,其妻曹軼歐仍堅持此說。但據叛變國民黨的1931年臨時中央政治局成員盧福坦的說法,康生在1930年曾在滬被捕,并出賣過同志。建國后盧福坦被長期關押,1969年被康生下令秘密處死。(同上)

馬良駿經黨組織營救,1937年9月由蘭州八路軍辦事處乘汽車到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在等待黨組織安排工作期間,在家住了兩個多月,與離別8年的妻子李云波團聚。其間,他動員、介紹其堂弟去延安參加了“抗大”學習,入了黨,畢業后分配到八路軍洛川兵站,任副站長。1937年底,他接到組織通知返延安進抗大學習,便立即收拾行裝,告別妻子和年邁的父親乘汽車到延安。如果真是叛徒,又有那么多“知情者”已回延安,他會自投羅網嗎?幾十年間,他的妻子因其“失蹤”或“叛變”的傳聞,備受煎熬,從23歲就守寡,養孤成人,等待丈夫歸來。“文革”中被作為“叛徒”家屬游街、批斗致死,年僅52歲。其妻在受迫害患病臥床不起的情況下,動情地對兒子說:“孩子,我是親眼看著你爸爸精神抖擻地去了延安。他入抗大學習,怎么就突然無影無蹤了呢?”兒子長期不能入黨,在單位抬不起頭來。這位紅軍將領全家付出的代價,算是夠大的了。

馬良駿的遺腹子馬廣彥,生于1938年8月,正是馬良駿住西安家中時留下的血脈。父親的這種死法,讓馬廣彥的心靈為之顫動甚至流血。從2006年起,他經過兩年多對父親被俘后有關檔案、資料的調查,發現父親沒有叛變革命的變節行為,以“叛徒”罪名被處決屬于錯殺。他寫材料給原紅四方面軍戰史編委會,請求對父親的問題進行查實并按級上報,給出一個實事求是的結論,但最終石沉大海。

馬良駿有兒子,讓人感到驚喜和震撼。值得驚喜的是馬良駿有親屬后代,有人替他鳴冤;令人震撼的是,一位參加了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長征以及西路軍悲壯西征的老紅軍、老黨員、老干部,沒有犧牲在烽火連天、硝煙彌漫的戰場上,竟成為黨內斗爭下落不明的錯案謎案。

朱玉教授說:“上個世紀80年代末,李先念同志曾向鄧小平同志反映,西路軍高級干部李特、黃超不是沒有錯誤,但在新疆被作為敵對分子秘密處決是不應該的。小平同志說,那個年代殺幾個人算不了什么,錯了就平反。因此,紅四方面軍戰史修改委員會主任秦基偉同志派人調查研究后,經報軍委批準,使李、黃一案終于昭雪。”

西路軍騎兵師參謀長李彩云在祁連山中被自己人以叛徒罪冤殺,其申訴材料輾轉送到李先念案頭。李先念看后說:“我看可以按革命烈士對待。”198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為李彩云平反昭雪。

黨的一貫的總方針是“有反必肅,有錯必糾”。混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把革命同志包括犯有嚴重錯誤的同志作為敵我矛盾定性和處理,不論是什么時期或什么人批準搞的,查清后就必須糾正和平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恢復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不僅平反了“反右派”和“文革”中的大量冤假錯案,而且對原來各革命根據地肅反擴大化中,大批背負AB團、改組派、第三黨罪名,慘遭殺害的革命干部和群眾,也陸續平反昭雪,從而深得黨心、軍心、民心,促進了安定團結政治局面的形成和發展。

馬良駿的兒孫“悲落葉于勁秋”,能否“喜柔條于芳春”?

(作者為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責任編輯楊繼繩)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色综合|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99re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播五月综合|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国产www网站|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国产sm重味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精品免费|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91在线|日本| 欧美a在线看| 欧美a网站| 在线播放国产一区| 国产精品三区四区|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www.日韩三级|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综合色88| 99re在线视频观看|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18在线播放| 国产91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播放| 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色久综合在线|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色妞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一区毛片|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欧美色伊人| 黄色三级毛片网站|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玛| 久久亚洲AⅤ无码精品午夜麻豆| 亚洲视频色图|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午夜三级在线| 亚洲视频a|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av在线无码浏览|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九九热视频精品在线|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茄子视频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伊人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99re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成人免费| 青青国产在线| 欧美区国产区|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无码日韩视频| 久久伊伊香蕉综合精品|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