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和接受有機食品的概念,但全食品還是一個相對新興的概念。所謂全食品,Whole foods,顧名思義,就是完整的食品,指未加工處理,或以最少程度經過處理與精制過的食物。食用全食品,由于是在食物最原始的狀態被攝取,且不含添加劑,故能在攝取過程中有效保留原始營養,尤其是維生素及礦物質,讓人體容易吸收。
這類食品包括糙米谷物、豆類、堅果、水果、蔬菜、家禽、魚、未加工的肉類和未經化學加工處理的奶制品。以全谷物為例,大麥、短粒糙米、黑麥、蕎麥、全燕麥、中型糙米、甜糙米和薏米都是全食品。
全食品和精加工食物的區別就好比蘋果和蘋果汁,烤土豆和炸土豆片(薯片)的區別。就拿后者來說,烤土豆完整地保留了土豆的原始狀態,而薯片是先將土豆切片,再經高溫油炸而成的,所以烤土豆是全食品,薯片不是。而且,全食品和我們通常意義下的非垃圾食品也有區別。以牛奶為例,一般超市里賣的牛奶經過巴氏殺菌,同質化和去脂處理,很多營養物質和酶都丟失了,雖然后期通過添加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得到些補充,它仍然是加工過的食物,而不是全食品。
有時人們會把有機食品和全食品混為一談。實際上,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有機食品通常是使用有機方法種植的不噴農藥不使用激素和合成肥料的;而全食品是沒有經過加工或精加工的食物,即使在生產過程中使用過化學肥料,只要在收成后沒有再經過進一步的精制化處理,還是屬于全食物的范疇。
目前,除了消費者對健康安全的食品的需求與日俱增,不少投資人也看到了其中潛在的巨大商機。以中國為例,有機豬肉(比如無污染土豬肉)、無公害蔬菜等新概念食品行業正在迅速成長,而類似“有機農夫市集”,從網上延伸至線下,擁護者眾,也產生了一批成功品牌。然而,這些成功案例目前都還處于資本原始積累和粗放生產、單一生產的模式,例如,某品牌的生態豬肉在許多銷售終端(超市、菜市場)銷售,而且在有機、全食品的定義和規范上還有欠標準化、法律規章化。美國走在更前面,它們已有一批品牌,從最初的小規模、少品種的商鋪發展到了現在銷售額數以億計、品種上萬的大型專門超市。
為什么要吃全食品?
現代人長期吃精細食物,再加上市面上充斥的各種沒有營養的垃圾食物,以及化學的、有毒的飲食,導致很多人營養不均衡、過胖或免疫系統易受損。研究表明:以水果、蔬菜、粗糧等全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有助于降低很多疾病的風險,比如心血管疾病、癌癥和乙型糖尿病等。因為全食品里含有豐富的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可增強免疫功能,具防癌效果。它還含有植物化學物質,如像類黃酮,類胡蘿卜素和番茄紅素等,抗氧化劑可以幫助保護細胞免受損傷。
雖然全食品的概念還比較新,其實它早已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比如燕麥,玉米等。和食用精加工的燕麥制品相比,食用全麥會減少體內的膽固醇含量,還能幫助調節血糖,控制體重。燕麥的麩皮和胚芽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礦物質和纖維。而在精加工過程中富含纖維的麩皮和胚芽往往被碾碎,只留下內部較軟易消化的胚乳,這樣我們就只吸收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其他微量元素就流失了。全食品正成為健康飲食發展的一個方向。
Whole FoodsMarket成長史
說到全食品, 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國Whole Foods Market(全食超市)——全美最大的天然食品和有機食品零售商。這里銷售的有機食品、天然食品及其他一些美食的價格雖然比普通食品高50%左右,但消費者依然蜂擁而來。Whole Foods Market過去30多年的平均銷售額每年遞增13%。這要歸功于全食超市成功的經營理念,及其兜售的新的健康生活方式。
Whole Foods Market起源于27年前。當時25歲的約翰·麥基和女友蕾妮·哈迪在奧斯汀開了一家名叫Safer Way Natural Foods的天然食品店,開始主要銷售糙米、豆類、堅果、未漂白面粉、原生奶和有機農產品。當時城里有大約15家類似的天然食品商店,但大部分店面都很小。
經過一年的經營,約翰·麥基的小店經營進入瓶頸階段,尤其在經過一次肝炎病毒蔓延的恐慌后,小店銷售額一下子就下降了20%。約翰·麥基預感當前的健康食品店的經營模式不適合小店的發展。在接連參觀了波士頓、洛杉磯、圣地亞哥等大城市的天然食品超市以后,麥基決定要建一個大規模的天然食品超市。于是,他伙同克雷格·維勒和馬克斯·凱爾斯一起在1980年9月推出了占地10500平方英尺的全食超市,成為第一家大規模的天然食品超市。除了一般天然食品超市的常備谷物蔬菜水果之外,全食超市還提供咖啡、啤酒、葡萄酒、肉類等新型產品。
和傳統的天然食品商店不同,全食超市以一種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大家面前。明亮的食物長廊和現代化的結賬站,吸引了大量的顧客,僅第一年的銷售額就達到了400萬美元。為了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他們開始建立更大的商店,商店里提供不含化學成分和防腐劑的食品、有機食品、不含激素的肉食、無副作用的化妝品以及更注重環保的家用產品。到如今,全食超市已經擁有三百多家分店,有大大小小15個子公司,分店遍布美國、加拿大和英國。
與全食超市全接觸
全食超市的創始人約翰·麥基卻把食品店變成了食物的狂歡節,把逛食物店變成是一件像看演出一樣輕松快樂的事。一進店門,你就會被一股充滿田園氣息的芬芳所吸引,店里色彩明亮,各種蔬菜水果等食品在射燈的照耀下散發著迷人的光澤,很快就吸引你的注意力,讓你不得不停下來,沖動地想把它們全部搬到自己的購物車里。
全食超市屬于食品雜貨超市,或者大型自選超市,一方面它突出宣傳自己有機食品零售商的定位,店內獲得有機食品認證的商品都有明確的提示牌。另一方面,店里的日用品的選擇和普通超市里的日用品的選擇也不盡相同,全食超市側重于銷售有環保標志的環保型日用品,還兼有營養健康理念的營養品專場,銷售種類繁多的從天然動植物中提取的對人類有益的物質。
一般全食超市店里的布局大致可分為:水果蔬菜區、原糧區、鮮肉鮮禽海鮮區、啤酒及葡萄酒區、日用品區、媽咪寶貝區、營養品區、快餐食物區、加工食品區和咖啡廳等等。其中面積最大的是水果蔬菜區,最熱鬧的是快餐食品區,最有誘惑力的是營養品區。
水果蔬菜區一般位于超市入口處,擺放和設計十分吸引眼球,在明亮的射燈照耀下,水果蔬菜都發出更加鮮艷和誘人的色彩。全食超市一方面建立生產基地,嚴格控制供應鏈的全流程,從而保證店里水果蔬菜的品質和新鮮度;另一方面,它重視賣場布置,利用美術及藝術手段來刺激顧客的視覺。雖然它們的價格也比普通超市要高不少,但仍有許多忠誠的顧客,因為他們都十分相信全食超市里賣的商品是無農藥殘留,不是轉基因的,是最安全最新鮮,有益健康的食品。
原糧區販賣未經加工過的散裝的五谷雜糧,品種繁多,包括各種谷物、豆類、堅果、果仁。在貨架邊通常配備有塑料袋及標簽,每個雜糧容器內都配有一把勺子,用來幫助選用各種谷物堅果。
全食超市出售的鮮肉鮮禽和多數食品店出售的不同,它們在生長過程中從來沒有用過抗生素和生長激素,因此價格也很昂貴,是普通雞肉價格的兩倍多。一旁擺放的用再生紙印制的小冊子記錄了這些產品的產地和生長過程,以讓顧客明白每一樣食物生產加工的來龍去脈,這是全食信譽的保證,即衛生、健康和高營養。
半成品菜的貨架上,整齊地擺放著成盒的洗凈摘好并且搭配好的蔬菜,回家放點沙拉醬就可以吃了。展柜里還擺放著用各種方法做好的成品菜,這些菜只需要用烤箱或者微波爐加熱就可以吃了。通常這些菜的原料都是有機的。
要說明的一點是,全食超市除了賣全食品之外,也賣各類加工食品,包括方便食品類,牛奶飲料類,糖果冷飲果醬類。方便食品主要指面包、糕點、麥片、罐頭等。其中麥片貨架相當豐富。長長的一面貨架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盒裝即食麥片,并且與其他超市不同,全食超市經營的麥片品牌也很多,有很多從來沒見過,其中有些可能是專做有機食品概念的新秀。
麥基一直強調“全食”的宗旨是想改變世界,讓全食產品、有機食品產業由邊緣產業變為美國主流階層追逐的對象,將本來只有少數人支持和理解的環保概念、時尚、新鮮、健康、無公害等時下最新潮的理念,通過食品更深入的普及到主流階層。憑借種種獨到的營銷策略,全食超市很快得到了各個階層的青睞,成為在強手如林的食品業中的一枝獨秀。
Whole Foods 全球生產基地
全食超市的生產基地遍布美洲、亞洲、非洲的37個國家,包括中國、印度、印尼、埃及,以色列、南非、馬達加斯加、墨西哥、巴西等等。每個國家都提供不同類別的產品。比如中國主要提供各種茶葉以及有機護膚品,南非提供茶葉和葡萄酒,墨西哥提供咖啡、芒果、冰激凌、有機護膚品和蜂蜜。
全食超市的核心價值觀第一條就是要保證最高質量的天然和有機產品。因此,在選擇供應商是,全食超市有一套嚴格標準,為顧客分清楚天然純凈食品和其他食品。對于蔬菜水果這些時效性比較強的農產品和一些保存期較短的食品(牛奶面包等),公司提出了一個Local Green的概念,即在一定的半徑范圍以內建立配套的供應鏈,具體是:與當地的小供應商、農場合作,提供10%到15%以上的當地產品,以減少運輸時間及成本,還可以盡可能地減少碳排放量,一舉三得。特別是每年5、6月份收成旺季的時候,超市里70%以上都是當地產品。采購本地化的標準通常是以分店為圓心,半徑約32公里的范圍。
此外,全食超市堅持挑選當地最好的生產商和供應商,來實現Local Green。比如有35年歷史的新澤西州Severino面食公司就是該超市在東北部地區的面食供應商。在這里可以找到品質最正宗,味道最豐富,原料質量最好的手工制作的面食。還有比如位于加利福利亞洲的五月木農場,這里生產的有機無花果質量是一流的,而且種類獨特。這些農場除了為全食超市提供部分農產品之外,本身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特別是在秋天收獲的季節,農場里還會準備各種采摘品嘗活動,適合一家老少一起度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