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產品中心(下稱:“中心”)統計,2011年第四季度,全國共有83家商業銀行發行理財產品,總量為5313款,同比增長129%,環比增長2.4%,增速放緩。其中普通類產品為5097款(包括12款開放式產品),同比增長158%,環比增長3%;結構類產品216款,同比下降37%,環比下降10%。
從銀行理財產品市場季度運行趨勢上看,2011年第四季度發行產品的商業銀行數量繼續上升,其數量由2011年三季度的73家上升至本季度的83家,表現出城市商業銀行拓展銀行理財業務的動力依然強勁。2011年以來,普通類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直線飆升,本季度產品增速有所放緩:一方面緣于銀行理財業務遭遇嚴厲監管,銀監會禁止商業銀行利用理財產品進行“高息攬儲”并叫停1個月以內的短期理財產品,致使其發行數量驟降;另一方面,央行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表示: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將繼續實施穩健政策,并將根據經濟形勢變化,進行適時適度預調微調。11月30日,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商業銀行的資金壓力或有所緩解,通過發行理財產品籌集資金的熱情漸趨平靜。結構類理財產品市場依然相對冷清,無反彈跡象。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類型
2011年四季度理財產品的收益類型分布較上季度變化不大。具體統計數據如下:非保本型產品占比為68.4%,較三季度增加1.3個百分點;保本型產品占比為20.2%,較三季度減少0.2個百分點;保息型產品占比為11.4%,較三季度減少1.1個百分點。圖1展現了2009年至2011年第四季度不同收益類型產品的數量變化趨勢,可以清晰的看到2011年第四季度非保本產品數量再創新高,共發行3633款,環比增長151款,增速趨緩,增幅為4.3%。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期限
短期理財產品依然為市場主流,但發行量出現顯著回落,主要緣于1個月以內短期理財產品銳減。2011年第四季度期間, 3~6個月(含)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和占比均大幅上漲,共發行1309款,環比增長57.9%,本季度占比為24.8%,較三季度上升8.7個百分點。3個月(含)以內、6~12個月(含)產品及1年期以上產品的發行數量及占比均有所下降。3個月(含)以內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為3455款,近兩年來環比首次出現下降,降幅為4.2%,占比為65.4%,較上季度下降4.2個百分點。其中,1個月(含)以內理財產品大幅下降:發行數量環比下降41.1%,占比為22.4%,較上季度回落16.6%。見圖2。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期限結構
從商業銀行所發售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期限結構情況來看,各期限結構的預期最高收益率與基準利率的利差處在一個基本穩定水平下,但兩年期產品的利差加大。從利差水平來看,除兩年期產品外,投資期限在3個月以內的短期理財產品的利差高于3個月(含)以上產品,2個月產品的利差水平最高,為200 BP,一年期產品的利差最低為114 BP。從收益水平的同比表現來看,除兩年期產品收益水平有所上升以外,各關鍵期限點的理財產品收益水平均有下降,下降幅度在22BP~110BP,平均為70個BP。
普通類理財產品投資方向分析
從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來看,2011年第四季度普通類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方向較上季度并無太大調整,各類數量占比略有變化,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債券貨幣市場、組合資產管理和外幣債券貨幣市場,票據資產類產品在這一季明顯增加,占比較上季度上升2.45%。除債券貨幣市場類和票據資產類產品的發行數量有所增加以外,各類產品的發行數量環比均有下降。相對占比方面,組合資產管理類產品的占比下降明顯,為7.2%,而債券貨幣市場類產品的占比則上升了6.3%,除此之外,其余類型產品變化不大,平均占比變化在0.4%左右。2011年第三季度和2011年第四季度普通類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對比情況參見圖3與圖4。
2011年第四季度共發售組合資產管理類產品1868款,數量較上季度減少294款,占比37%,下降7個百分點,環比減少14%。僅有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和等南京銀行幾家機構在組合資產管理類產品的說明書中披露了其資產池中各類資產的配置比例上限或下限。
從不同投資類型產品的期限收益結構來看,普通類人民幣理財產品中,信貸資產類產品的期限最長,固定收益權類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最高,債券貨幣市場類產品的期限最短,外幣債券貨幣市場類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最低。從環比表現來看,除固定收益權類產品之外,各類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普遍提升,而投資期限也隨之上升,風險債券類和固定收益權類產品有所例外。
結構類理財產品投資方向分析
2011年第四季度,結構類理財產品投資分布以利率和匯率掛鉤產品為主,二者基本持平,股票類和商品類占比較少。四類產品占比分別為:34%、35%、25%及6%。本季度利率掛鉤產品的發行數量大幅下降,不及匯率類產品,其中掛鉤利率主要為Shibor和3個月美元Libor,產品發行銀行主要集中在北京銀行、渤海銀行、農業銀行、渣打銀行、匯豐銀行和星展銀行,德陽銀行首次發行利率掛鉤結構類產品。股票類產品投資領域廣泛,掛鉤標的以指數基金為主,占比為60%,集中于境外指數基金,僅有兩款產品掛鉤境內基金;掛鉤股票均為境外股票,涉及能源、金融、建筑、食品、汽車、電信、零售、運輸及奢侈品行業等,股票類產品發行機構主要集中在匯豐銀行、星展銀行、恒生銀行、東亞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光大銀行和法興銀行;匯率類產品的掛鉤標的相對集中,主要投資于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歐元兌美元匯率、澳元兌美元匯率以及美元兌港元匯率;最后,商品類產品主要掛鉤貴金屬市場,以黃金和鉑金為主,少量涉及能源市場和農產品市場。
從結構類理財產品投資期限與預期最高收益結合來看,股票類產品和商品類產品的投資期限較長,分別為2.00年和1.23年,股票類產品的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最高,為15.51%;利率類和匯率類產品的投資期限較短,均為0.24年,平均預期收益率相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