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結合初中數學教材中的內容談轉化思想的應用.
關鍵詞: 初中數學 轉化思想 應用
轉化也稱化歸,它是指將未知的,陌生的,復雜的問題通過演繹歸納轉化為已知的,熟悉的,簡單的問題,從而使問題順利解決的數學思想.三角函數,幾何變換,因式分解,解析幾何,微積分,乃至古代數學的尺規作圖等數學理論無不滲透著轉化的思想.在整個初中數學中,轉化思想也一直貫穿其中.下面結合具體實例談談轉化思想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
一、在解方程(組)中的應用
1.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例:(2011湖北宜昌)解方程組:x-y=1 ①2x+y=2 ②
解:由①,得x=y+1,
代入②,得2(y+1)+y=2.
解得y=0.
將y=0代入①,得x=1.
∴原方程組的解是x=1y=0.
2.解一元二次方程
例:(2011江蘇南京)解方程:x-4x+1=0
解:移項,得x-4x=-1
配方,得x-4x+4=-1+4
(x-2)=3
由此可得x-2=±,
∴x=2+,x=2-.
3.解分式方程
例:(2010上海)解方程:--1=0
解:去分母,把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
x·x-(2x-2)(x-1)-1·x·(x-1)=0
即2x-5x+2=0
解得x=或x=2
經檢驗:x=或x=2是原方程的根.
二、在一些幾何計算中的應用
例1:(2011福建泉州)如圖1,直徑AB為6的半圓,繞A點逆時針旋轉60°,此時點B到了點B′,則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是( )
A. 3π B. 6π C. 5π D. 4π
解析:整個陰影部分被線段B′D分為Ⅰ和Ⅱ兩部分,以AB為直徑的半圓被弦AD分成兩部分,設其中AD右側的部分面積為S,由于弓形AD是兩個半圓的公共部分,去掉AD弓形后,兩個半圓的剩余部分面積相等,即I=S.從而把求陰影部分面積轉化為求扇形ABB′的面積.易求得扇形ABB′的面積為6π.
例2:如圖2,“回”字形的道路寬為1米,整個“回”字形的長為8米,寬為7米,一個人從入口點A沿著道路中央走到終點B,他共走了?搖 ?搖.
解析:假設有人拿著寬度是1米拖把沿著小路向前推,那人走遍小路相當于把整塊場地拖完了,而拖1m的場地相當于那人向前走了1米,整塊場地面積是7×8=56(m),所以那人從A走到B共走了56米.這樣我們就把求線段長度問題巧妙地轉化成求面積問題了.
例3:如圖3,圓錐的底面圓直徑AB為2,母線長SA為4,若小蟲P從點A開始繞著圓錐表面爬行一圈到SA的中點C,則小蟲爬行的最短距離是多少?
分析:要求小蟲爬行的最短距離,需將圓錐的側面展開成扇形,如圖4,“化曲面為平面”,把立體圖形問題轉化為平面圖形問題來解決.進而根據“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得出結果.
解:由題意知底面圓的直徑AB=2,
故底面周長等于2π.
設圓錐的側面展開后的扇形圓心角為n°,
根據底面周長等于展開后扇形的弧長得2π=,
解得n=90,
所以展開圖中∠PSC=90°,
根據勾股定理求得PC=2,
所以小蟲爬行的最短距離為2.
以上舉例說明了轉化思想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在教學中我們應積極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盡量讓學生在多次的訓練中體會“轉化”的思想.一旦離開了具體內容,就無法向學生滲透、傳授數學思想方法.
參考文獻:
[1]錢佩玲,邵光華.數學思想方法與中學數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李艷娟.中學數學思想方法及其教學研究.中國基礎教育研究,2006,(8).
[3]朱成杰.關于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的幾點思考[J].數學通訊,200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