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過對中學體操課和業余體操訓練隊中踝關節的損傷的原因,在各項目中產生的損傷的過程進行調查、分析,并且對踝關節的損傷機理進行了解剖、分析,總結踝關節損傷的預防措施,并提出了預防方法,達到在體育課中預防踝關節損傷的目的。
關鍵詞: 體操課 踝關節損傷 預防
1.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宣化一中高一至高三在校學生、體育業訓隊。
1.2研究方法
調查法、對比法、觀察法、文獻資料法。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踝關節組成的解剖分析
踝關節由腓骨、脛骨下端及距骨組成。在脛骨與腓骨下端之間有一條很堅固的韌帶是脛腓韌帶,它比腓骨還要結實,它是脛腓骨連在一起,距骨鑲在中間,在外踝中間活動,限制距骨異常外轉內收及旋轉活動。此外,外踝關節的外側有三條韌帶,即距腓韌帶、跟腓韌帶、距腓后韌帶,這三條韌帶是防止距骨與跟骨異常內翻、內收的支持韌帶。踝關節的內側有三角韌帶,包括四條韌帶,即跟脛前后韌帶、跟脛韌帶及舟脛韌帶。跟骨的上部關節面前緣較后較寬,因此距骨的足著跖屈時,活動范圍較大,但又受到限制。
2.2踝關節損傷的原因
上課或業余訓練、教學比賽前的準備活動做得不充分,運動器械措施不符合要求,運動身體姿態不正確,這都是使踝關節損傷的直接原因。
2.3踝關節損傷的分類
踝關節急性損傷中,且多為踝關節內翻,在體育課或訓練課中常見。由于內側副韌帶較外側副韌帶堅固、結實,且外踝長,內踝短,可抑制足外翻,加上踝關節本身內反角的存在,足底外側又先著地,均說明足的內翻的機會大于外翻,因而大多數損傷都是外踝的三條韌帶,即腓前韌帶、腓后韌帶、跟腓韌帶,大多數合并有內踝三角韌帶的擠壓傷,嚴重者出現第五趾骨基底部骨折或外踝骨折。例如:體操課器械上的各種下法著地時,突然發生損傷,有時可聽到“咔叭”的響聲,踝關節的內側及外側即發生不同程度的疼痛,腳不能著地走路,受傷后幾分鐘局部便腫脹起來,傷后的幾天便出現青紫的淤血斑,疼痛逐漸減輕,若踝關節疼痛劇烈且腳部向前后或兩側錯位時,則說明踝關節已有出血現象。
跟腱的周圍炎,多發生在訓練的過程中。由于長時間使踝關節做爆發性的背屈,受傷后跟腱部疼痛,在蹬地、踏跳和提踵時疼痛加重,初時疼痛發生于運動前或運動后,準備活動后疼痛減輕或消失。疾病嚴重時走路甚至不能屈伸踝關節,會持續性疼痛。
跟腱斷裂,在體育課中非常少見,但在業訓隊中常見。大多是由間接暴力致傷,已患跟腱慢性損傷的運動員易致斷裂。
踝關節的骨關節病,由于踝關節長期超常范圍的不合槽運動,致使脛骨前唇與距骨脛,脛骨后唇與距骨后突,脛距兩關節面反復發生異常撞擊、擠壓、磨擦,而引起骨關節炎的病理改變。早期為活動前疼痛,逐漸發展為活動后疼痛,甚至休息時也痛,功能障礙表現在晚期。由于腱鞘炎的影響,使足跖屈、背伸活動明顯受限,不能踏跳。
2.4踝關節損傷的預防
由于踝關節的解剖結構的形態特點,外側副韌帶較為薄弱,而跟腱以纖維成分居多,組織排列密,彈性差。在運動過程中易發生損傷。在訓練中應注意原地跳躍、負重提踵、足尖行走等練習,增強小腿的屈肌力量。勾腳尖的前壓腿、前耗腿和前控腿,可提高跟腱及韌帶的伸展性,有助于預防踝關節的損傷。
2.4.1踝關節急性損傷的預防
加強腿部肌肉力量的練習,增強肌肉力量以承受地面支撐反作用力的沖擊,保證踝關節位置的正常;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落地時屈膝緩沖,踝關節要緊張,保證踝關節的穩定;學會自我保證動作,如腳歪時可順勢做滾翻動作減輕損傷的程度;嚴格檢查場地,清除一切障礙物,防止意外損傷的發生。
2.4.2跟腱周圍炎及斷裂的預防
訓練或比賽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發展小腿三頭肌的肌肉力量,特別是伸展性,有助于彌補跟腱彈性較差的不足;疲勞或生病時應注意掌握運動的強度;使用橡皮膏保護支持帶,避免踝關節極度背伸;專項訓練前后,可做全腳掌著地慢跑5-6分鐘。可以改善跟腱部位的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增加營養物質的彌散。
2.4.3踝關節的骨關節病的預防
加強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的練習,如負重提踵;正確使用保護支持帶防止踝關節過度屈伸和內翻;避免“單打一“訓練;減小局部摩擦、碰撞;傷后治愈再練,爭取早期治愈。
2.4.4跟骨下脂肪墊的預防
避免在硬地上進行過多的跑跳練習;加強足弓的肌肉力量練習。積極采取保護措施,發現有輕度癥狀時應減輕運動量,訓練時用海綿墊保護,墊高足跟使身體重心前移,減輕局部受壓。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由于踝關節的解剖結構,易發生踝內翻損傷。
3.1.2由體操運動起跳時的爆發式發力,跟腱斷裂及跟腱周圍炎損傷居多。
3.1.3通過訓練前的預防措施可以避免或減輕損傷的程度。
3.2對上體操課的學生提出的建議
3.2.1運動前充分做準備活動,使踝關節充分活動開之后再做激烈運動。
3.2.2運動前要檢查場地、設施,符合安全要求。
3.2.3重視技術動作的規范化訓練。
3.2.4不帶傷過早投入訓練。
3.2.5重視訓練后的放松活動。
3.2.6增強自我的保護意識。
3.2.7注意踝關節周圍肌肉的鍛煉,增強踝關節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陳建榮.踝關節軟組織損傷與治療.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1991,(4).
[2]賈林.踝關節損傷研究現狀.體育科學,1996,(6).
[3]李珍妮.跟腱損傷及其預防.體操,1994,(2).
[4]劉金生.踝關節損傷與康復.運動損傷與康復,1995.
[5]溫小鐵.體育運動創傷情況調查.中國體育科技,1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