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英語教學方面,我“遭遇”了新課程改革,這對我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通過兩年的教學有以下幾點體會。
1.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知識結構,發展專業能力與知識能力,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對英語課程的要求。
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實際上就是強化教師自我發展的終身化意識。
1.1教師要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廣泛的反思性教學實際上就是要求英語教師對教學不斷反思、對業務不斷提高、對自我不斷發展,以促進教師發展朝終身化方向發展。反思能強化教師的創造性,激勵個人成長愿望,有益于傳授主要知識和培養課堂技能,養成教師的專業氣質。以高標準進行反思性教學的教師將逐漸形成敏銳的專業判斷力,從而更加專業化。這就要求教師克服一次性學習的觀念,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使每一堂課的教學都給教師提供反思和提高的機會,那么受益的就遠不只一堂課、一個班級。
1.1.1教學理念的反思。《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普通高中英語課程要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為他們今后升學、就業和終身學習創造條件,并使他們具備作為21世紀公民所應有的基本英語素養。”為此,新的課程標準主要提出了六個基本理念,即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選擇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開發課程資源,拓寬學用渠道。
1.1.2教學目標的反思。《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合發展的基礎上。”我們對教學目標反思時,也應該針對新課標的要求,查找自己教學目標的設立是否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具體表現在:①檢查自己有沒有幫助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目的,幫助學生形成英語學習動力。②檢查自己培養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時是否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素養整合發展基礎上。③檢查自己有沒有倡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獲得知識和能力。④檢查自己有沒有引導學生獲得好的英語學習方法和英語學習策略。
1.1.3教學內容的反思。高中英語課程采取將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的課程設置模式。必修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英語語言能力,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靈活多樣的學習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選修課程的目的是滿足不同學生的就業選擇、升學深造,以及個人的興趣和發展的需要。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反思時,有必要明確教材只是教學的工具而不是教學的目標。可以對教材內容取舍的同時,添加自己選編的材料。反思時,回顧教學效果,對有益的嘗試加以總結經驗,為以后備課提供參考,改進自己的教學質量。
1.2分析自己的教學經驗,寫教后感,有規律地反思成功或失敗的經驗。還要經常分析教學實踐與學生學習之間的關系,以開放的心態對待創新,把學生的需要與長期的教學目標結合起來。一旦養成終身的自我評估習慣,教師則不斷地挑戰自己,發展自己,從而把專業的成長與發展和賦予課堂教學以活力當做自己的責任。
挖掘學生和當前語言教學的知識深度、開拓他們知識的內容廣度、促進學生和教師的認知發展。要明確地認識英語教學是一個發展的領域,英語教師就要經常研究教學實踐,精通專業人文知識,還要了解英語教學的前沿問題,跟上學科的發展。通過創新,通過各種方式主動研究自己的教學,追求、探索自己不熟知的領域,自覺養成終身研究的習慣。
2.梳理教材結構,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好初高中英語學習銜接工作。
這是我做好學生初高中英語學習銜接工作的第一步。因為高中教材和初中教材內容編寫和結構差別較大,學習方法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很有必要讓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在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強調做題方法,不同的題型怎么解答,答到什么程度為宜。由于學生長期受漢語思維的影響,學英語的時候總是不能很好地注意詞或短語的用法及搭配功能,這一點在高中英語學習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如果學習方法不得當,即便學生認識一篇文章中的每個單詞,最后還是有可能題目一個也做不對。每個同學都要有一本英語字典,遇到不會的單詞,養成多查字典,及時積累詞匯的習慣。這樣還可以避免他們上課因單詞不會問別人,影響整個課堂或自習紀律。還有就是在寫作業的時候,英語作業以選擇題居多,學生經常會因為各科作業過多的緣故而最后寫英語作業,即使隨意亂填ABCD老師也不容易發現。有了字典,我每次布置作業就要求:看不懂的閱讀理解文章,查十個以上單詞;單項選擇題,至少查一個。另外,字典對于做好充分預習工作有很大幫助,每個單元的閱讀課文學習前,我都要求學生先提前查單詞預習,以便掃除閱讀過程中的生詞障礙。英語學習,筆記本是絕對不能少的,本子一定要厚,耐保存,以備高三總復習時查閱方便。筆記本兼錯題本功能,但凡平時做錯的單選題,就一定要出現在筆記本上,并且要有做題思路,可簡單也可全面,思路清楚即可,便于以后考試前復習省時方便。對于筆記,要像作業一樣,定期檢查,強化及時記筆記的做法,促使學生養成這種學英語的良好習慣。
3.面向全體學生,滿足不同的需求,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學生在學習中存在智力、興趣性格、態度、語言基礎能力、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不同學生個體的差異,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對后進生,我盡量用難度適中的問題問他們,盡量讓他們回答有把握的問題,當他們回答正確時我會說:“Very good!”如果回答錯誤我就會說:“Thank you all the same.It doesn’t matter.”這樣他們因為得到鼓勵而信心大增,加強了參與意識,逐漸消除了畏懼心理。而對優生,我則對他們提高要求,如單詞小測的錯誤率不得超過20%,課后要多做提高題,增加閱讀量,等等。
4.營造寬松、和諧的氣氛。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溝通,讓學生消除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只有對英語感興趣,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好成績。刻板的學習,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而且會讓他們厭惡學習英語,因此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英語學習。
參考文獻:
[1]網絡.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做好高中英語教學反思.
[2]鳳凰教育網.高中英語教學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