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高職學前音樂教育中運用微格教學,能有效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從而為幼兒園提供一批可持續發展型的幼兒音樂教師。
關鍵詞: 高職 學前音樂教育 微格教學
目前,幼兒園對高職學前教育的音樂教師的要求大大提高,除了要求他們掌握學前音樂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幼兒音樂教育技能的基本訓練外,還要求他們進行幼兒園音樂課程設計、編制具體音樂教育方案;要求他們在更高層次上理解幼兒,開發幼兒的音樂潛力,富于創新能力,并對幼兒音樂教育進行深入研究,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型的幼兒音樂教師。因此,在高職學前音樂教育領域中運用微格教學,能改變某些固定的教學模式,快捷、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教學技能。
一、微格教學
微格教學是借助現代的視聽工具,以若干小組的學生為對象,培養某種教學技能的方法。它能在短時間內系統地訓練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使未來教師有可能集中解決某一特定內容的教學行為或能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學習。
二、在高職學前音樂教育中如何運用微格教學
根據微格教學原理,結合音樂教學的特點,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我們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微格教學。
第一,前期準備工作。微格教學的培訓必須建立在一定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根據音樂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和學生的學習現狀,選擇大學二年級學生進行微格教學培訓較為適宜。對被確定的培訓學生,指導他們先從理論上進行音樂教學設計、音樂教學目標分類、音樂教學技能分類、觀察課堂方法、教學評價方法等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
第二,提供示范輔導。在正式訓練前,要使學生明確訓練的目標和要求,教師可采用播放優秀音樂教學錄像、編輯音樂課件、實際角色扮演的方法,對所要訓練的技能進行示范。為了更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堂教學,可帶領學生到幼兒園聽課見習,觀看幼兒園的優秀教師是怎樣上課的,為學生進行微格教學訓練提供情境逼真的仿效和示范。
第三,模擬教學。在模擬教學階段,我們可針對學前教育音樂課程的特點,突出以下幾種技能的訓練。
1.演示技能。音樂課堂是一個將視、聽、練相結合的綜合課堂,其中教師對音樂作品的二度創作對學生的影響至深,所介紹的新知識、新技能必須通過有效的演示使學生感悟、練習和掌握。
2.練習技能。課堂上所教的新知識和新技能,必須結合學生的個人條件與學習程度,讓學生在實際樂曲演奏、演唱或分析中,學習運用新技能。
3.組織教學技能。我們通過音樂課培養學生的音樂才能,這包括對音樂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而這些能力是通過音樂課堂中聽、唱、奏等音樂審美的實踐環節中逐步發展和提高的。這就要求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定音樂情境,組織多樣的課堂活動,在活動中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各種音樂能力。
第四,反饋評價。在音樂教學實踐活動完成后,進行反饋和評價,能及時地發現學生在教學知識、技能或心理上存在的問題,以便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教學技能水平。這一過程包括:(1)重放錄像。重放教學錄像,可以使教師和學生準確、客觀、真實地觀察模擬教學的全過程,檢驗每一項教學技能達到目標的程度。在教學中扮演教師角色的學生,還能檢驗自己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否已進入了角色。(2)自我分析。通過觀看錄像,學生對照自己在模擬教學前設定的教學目標,檢查自己是否已能評價自己的優缺點。
第五,教學實習。教學實習是檢驗微格教學效果的一種有效方式。在實習中,學生把在微格教學中掌握的教學技能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上好一節完整的標準音樂教學課,并用攝像設備記錄下教學全過程。返校后,教師組織學生就實習教學錄像進行自評和互評,進一步鞏固所學教學技能。
三、運用微格教學的體會與思考
1.讓學生更充分地認識并理解“教”與“學”。
從微格教學訓練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教”與“學”的角色始終處于不斷換位的狀態,這種換位的思考,一方面可以刺激學生從“學”的角度審視“教學”,從而更深刻地認識和理解“教學”。另一方面能進一步促進學生對音樂技能、音樂理論、音樂教學理論、心理學、教育學的綜合學習,使多種知識和技能進行有機結合,有效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音樂教學綜合素質和能力。
2.能夠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和創新意識。
微格教學中,典型的教學示范、觀摩,既能使受培訓者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自覺、自主地進行教學行為的嘗試,又起到“潛在意義”的教育作用,從而使他們感知新知識和自己的認知結構之間存在著距離,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調動他們學與練的積極性,強化其學習動機。
微格教學在實際課堂教學中,任何教師不可能用事先準備好的程式化教案或什么方式解決可能出現的一切問題。這就需要我們改變墨守成規的舊觀念,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為高職音樂學生走向工作崗位,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音樂教育工作者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季柏青,張兆敏.微格教學.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
[2]榮靜擁,錢舍編著.微格教學與微格教研.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