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闡述了“注重過程寫作教學模式”在提高高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中的應用,具體分析了這種寫作教學模式的三個階段、步驟及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寫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 高中英語 過程寫作教學模式 寫作策略
我們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發現,不少學生寫作文文不對題,結構松散,語言不連貫,常使用“漢語式”表達,單詞、語法錯誤較多。而教師批改作文對解決學生寫作中出現的問題幫助不大,很多錯誤在下次寫作中還會出現。同時,部分學生對英語寫作缺乏積極性和自信。為此,我們對學生的英語寫作方法進行了問卷調查。從問卷調查中我們看到,學生寫作的主要困難集中在如何寫作上,主要問題是對寫作過程不了解或不重視,最薄弱的環節是審題、列提綱和互評。學生寫作中的其他困難還有:詞匯量不夠,句式表達不豐富,文章表意不流暢。
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寫作指導呢?經過查閱資料我們發現,近二十年來,西方語言學界、教育界對英語寫作教學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其中“過程寫作法”影響最大。過程寫作法的代表人物Brown(1994)把寫作教學的特點歸納為九點:(1)以引向最終寫作結構的寫作過程為中心;(2)幫助學生理解他們的寫作過程;(3)幫助學生學會構思、寫初稿及修改等方面的各種策略;(4)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寫和重寫;(5)特別重視修改初稿的過程;(6)讓學生自己去發現他們寫的東西;(7)在整個寫作過程中,教師都應給學生寫作反饋,使學生更貼切地表達自己的意思;(8)教師和學生都積極地提出自己的意見;(9)整個寫作過程都伴隨著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個別交流。“過程寫作法”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的寫作過程上,強調在學生寫作過程中幫助他們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法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創造、思維和想象能力的發展與提高;使學生了解和反思自己的寫作過程,學會寫作;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合作學習,體驗寫作樂趣。這一切符合英語新課標所倡導的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馬紅梅,2008)近來我在寫作教學實踐中運用了“注重過程寫作教學模式”(the process-focused Approach),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注重過程寫作教學模式”的三個階段
課堂寫作教學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即寫作前、寫作中和寫作后。在寫前階段,教師一般會介紹寫作任務,幫助學生獲取寫作資源(如語言、相關信息、篇章結構等)。寫作過程一般是寫提綱,擬草稿和修改。寫作后教師一般會提供作文評價工具,如評價表,作文評價方式可以是自評、同伴評或教師評。
二、“注重過程寫作教學模式”的步驟
1.審題。
教師應有計劃和有目的地擬定學生感興趣且學生有話可寫的題目,并在寫作課開始時以簡單明了的語言布置寫作任務,闡明寫作的要求及目標。
學生在審題時應先圍繞寫作的主題和要點,邊構思邊用英語寫出每個段落的主題句,再依據主題句進行選材,構思能支撐主題句的有關內容,并用英語寫出關鍵詞及短語,為撰寫初稿做好準備。
如果所設計的寫作任務是根據所給的情景寫一篇短文,即以圖畫、圖表或提綱等形式提供情景的指導性寫作(guided writing),教師應首先要求學生認真審讀圖、表或提綱,分析其中表達的細節和信息,從中領會命題者的意圖,明確該寫什么,不必寫什么,哪些該詳寫,哪些可略寫,以保證文章切題;之后,教師應引導學生確定文章的內容要點,列出寫作提綱,做好寫前準備工作。
2.議題。
在審題的基礎上,教師先要求學生圍繞寫作的主題用“頭腦風暴”法開展議題活動;然后讓學生通過集體討論,各抒己見,抓住有用的信息并形成寫作思路;最后讓學生各自說出對寫作主題的理解。
3.撰寫初稿。
經過審題和議題之后,學生開始用英語寫作。學生首先考慮文章開篇的交代句和結尾的點題句;其次通過添加支撐句將主題句擴展成段落;最后把各段落按照時空或邏輯順序連成一體,形成一篇語義基本連貫和有一定層次的初稿。
4.學生自改初稿。
學生完成初稿后,教師應讓其仔細地重讀一遍,看有無需要修改之處。教師應引導學生從以下六個方面對原稿進行再加工。
(1)文章是否切題;
(2)要點是否寫全,有無遺漏;
(3)開頭和結尾是否點題,各要點的條理是否清晰,布局是否合理,格式是否正確,內容是否連貫;
(4)有無主謂一致、人稱一致、時態、語態、冠詞及名詞單復數等方面的語法錯誤;
(5)有無句型、習語及固定搭配等方面的錯誤;
(6)有無單詞拼寫和大小寫及標點符號等方面的錯誤。
5.學生之間互改初稿。
學生之間互改初稿在寫作訓練中十分重要,這種教學方式不僅符合新課程所倡導的合作、交流和探究的學習方式,而且是合作學習在寫作教學中的實際運用。學生先將自己初步修改的作文交給學習伙伴潤色修改,或者在小組中傳閱,并根據上一步驟中的六個方面提出修改意見,然后再由作者本人在聽取其他成員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自己的作文。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相互傾聽和相互幫助可以起到教師講解所達到的效果。特別是在寫作訓練中,由于教師很難做到全批全改每個學生的習作,此時采用學生互相糾錯的方式不失為一種可操作性較強且效果較好的辦法。
6.評價。
學生互改作文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修改稿進行提示性的批閱或批改。教師應針對不同層次和不同基礎學生的習作,采用不同的批發方式。比如,只幫助改正學生自己改正不了的錯誤;學生自己有能力改正的錯誤則只用紅筆畫出需要改正的地方,讓學生思考后自己改正。
教師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應從以下五個方面加以考慮。
(1)主題是否鮮明和突出;
(2)詞語運用是否得當,能否使用更貼切或更高級的詞匯;
(3)句子的長度或結構是否需要增減,能否運用更復雜的語言結構;
(4)是否有效地使用了連接成分,過渡是否自然,結構是否清晰;
(5)語言是否地道、得體,是否有中國式的英語表達。
至于對學生的作文是否需要評分及怎樣評分,教師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除了采用分數評價以外,教師還可以采用與朋友交流式的評語評價學生的作文。需要教師注意的是,無論是分數還是評語,最重要的都是要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
7.展示。
學生根據教師的評價修改原稿之后,將原稿工整地抄寫一遍,形成定稿,然后以多種形式進行成果展示。例如,先在小組內宣讀,每個小組再推選代表在全班交流;通過墻報在全班或全年級展示有代表性的優秀作品,每個學生建立寫作檔案袋,將最滿意的作品收集到自己的檔案袋中。
8.反饋。
教師找出學生作文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在課堂上講評,讓學生從中得到啟發。教師最好能將范文提供給學生,讓他們有一個可以模仿或借鑒的樣板。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一段時間后重新審讀、潤色和加工自己以前的作文,以逐步提高其寫作水平和寫作技巧。
三、運用“注重過程寫作教學模式”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營造寬松、和諧和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敢于開口、敢于下筆、樂于實踐,并獲得成就感。
2.學生應以相互信任、誠實、坦誠和公正的態度積極參與議題、互改、展示和反饋等交流互動過程,做到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3.在寫作訓練中教師應適當穿插讀、聽和說的活動。因為聽和讀是輸入,說和寫是輸出,只有達到足夠的語言輸入量,才能保證正確的輸出。因此,寫的訓練應與讀、聽和說的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
4.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寫作策略與寫作技巧的指導。例如,讓學生多運用典型句式,適當地運用成語和諺語,恰當地運用一些平行和對比結構;指導學生在表達時如何運用回避或迂回策略等。
5.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決定每個步驟的時間分配,并按需要取消或調整某些步驟。例如,對一項比較簡單且需要學生快速完成的寫作任務,教師可以將本文所述模式中的八個步驟壓縮成六個步驟,即“審題—議題—起草—自改—互改—反饋”,或壓縮成五個步驟,即“審題—起草—自改—互改—反饋”。
總的來說,“注重過程寫作教學模式”的運用,對提高高中學生英語寫作水平大有幫助,尤其對非畢業班的學生英語寫作課提供了很好的指導,在寫作教學中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寫的三個階段進行有側重點的專項訓練,夯實學生寫作基本功,促進學生寫出更好的英語文章。
參考文獻:
[1]McNiff,J.Action Research:Principles and Practice[M].London:Macmillan Education,1988.
[2]馮映春.多層面寫作策略訓練的實驗研究[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5,(9):30-33.
[3]吳宗杰.行動研究:外語師資教育新途徑[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2):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