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學藝術是教學技能、教學技藝發展的高級階段,是教師具有獨創性和審美性的才華。教學藝術是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努力探索,從教學經驗發展到教學藝術后創造出的寶貴財富。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教學藝術 探究
教學藝術是中外教育家長期探討的教學理論之一,教學藝術是隨著教學的發展而發展的。古今中外的學者對教學方法的研究都很重視,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對教學藝術的研究。為了進一步揭示教學藝術的實質,在此對教學藝術的概念作較明確的界定。
有關專家學者稱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是藝術家。那么教學藝術究竟指的是什么?教學藝術是指教師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知識、方法、技巧和創造能力的綜合表現,是教師運用教育學、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美學、藝術及語言藝術的體現。一方面表現在教師不僅傳播知識,而且通過自己的語言藝術和激情,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學習興趣和思維的積極性,把形與理、知與情結合起來,使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意志和思想品德得到和諧發展。另一方面表現在教師運用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和創造性上。在對教材的深刻領會和對學生觀察了解的基礎上,機智、靈活地選擇不同教學形式和方法,形成不同的教學風格,全面順利地實現教學的多方面目的??傊?,教學藝術的實質,是教師本人獨特的創造力和審美價值取向在教學領域中的具體體現。
廣義上的教學藝術包括教學經驗、教學技能、教學技藝等概念。教學經驗是指教師在教學中積累起來的、有普遍意義的,并對今后的教學實踐有一定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的知識體系。教學技能則是在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教師在教學中運用一定的知識、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技藝又較教學技能遞進了一個邏輯層次,它是指教師熟練地運用系統理論知識、成功的教學經驗,并能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式、方法的才能;而教學藝術是教學技能、教學技藝發展的高級階段,是教師具有獨創性和審美性的才華。教學藝術是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努力探索,從教學經驗發展到教學藝術后創造出的寶貴財富。
教學藝術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以下功能。
一、增進激勵的功能
教學藝術具有增進激勵的功能,是因為教學藝術能極為有效地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并能調動一切非智力因素參與學習過程,從而獲得學習的高效率。
1.激勵動機
學習動機是推動和維持學生的心理動因,是一種內驅力。學習動機是學習需要的具體表現。但是,并不是任何學習需要都能成為學習動機,只有當學習需要被引發出來,并指向某一目標、進而堅持追求這一目標時,才能形成學習動機,使之成為活動的動因。教學藝術便是激發學生積極情感的中介,具有激勵學生學習動機的功能。
實踐證明,教師深沉而含蓄的情感,更能激起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師的這種具有較高藝術修養的情感的形成,取決于教師教學藝術的水平,取決于教師的不斷探索的創新精神。只有不斷開拓進取,不斷創新,才能迅速提高教師教學藝術的綜合水平,才能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
2.啟迪智能
教學過程中,教學藝術水平較高的教師能以形象生動的話語,風趣幽默的講授,充滿科學的邏輯推演,將學生領入藝術的大地之中。在聆聽教藝精良的教師的啟發性講授中,學生的想象力得以自由馳騁,創造性想象得以充分激發,靈感得到較多機會的撞擊,創造力得以大大提高,并能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提高效率的功能
教學藝術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注重研究和運用教學藝術的教師,在課堂上能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獲取最大的知識容量,并能充分發揮其認知能力。
1.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藝術是教師個人才華的充分展現,具備較高水準的教師,在教學中能以生動幽默的語言,優雅親切的姿態,熾熱動人的情感,準確精華的講評,以及充實、豐富的教學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博得學生的好感與尊重,做到正確引導學生端正學習目的和態度,并幫助學生認識學習規律,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由不愿學到愿意學,由被動地學到主動地學,由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從而調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有利于促進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學藝術的具體表現。也就是說,注重運用教學藝術的教師,就能在教學中切實做到因材施教,反之,因材施教只能是一句空話。教學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必須以全面了解學生情況為前提,因此,只有研究和提高教學藝術,教師才能使每個學生的特長、優勢得以充分發揮,使每個學生的個性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發展。研究和提高教學藝術,有利于促進因材施教。
3.有利于減少教學失誤
在進行教學藝術的研究中,既要處理好教學中的“速度”問題,又要注意“強度”的問題;既要考慮教學中擴大教學信息量,又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留有思考余地,讓學生吸收消化,甚至進行必要的重復、提醒、適時“強化”,做到快慢適中。教學既要考慮一定的“強度”,表現出教學的激情,以引起學生注意,又要考慮教學的節奏和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做到抑揚頓挫、高低適宜,這樣就可以避免教學頻率過快使學生不能吸收消化,降低課堂教學質量;教學聲音過低頻率過慢,引不起學生注意;教學聲音過高,刺激太強,學生容易疲勞,造成信息傳遞中誤差或失誤等現象。
三、增強審美的功能
教學藝術的審美功能,是指教學藝術能引起學生的美感,進而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和高尚的審美情操,凈化學生的審美趣味,提高學生審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教學藝術體現了美育的功能,關鍵在于教學藝術是熔鑄于整個教學之中,并成為教學主旋律的緣故。具有精湛教學藝術的教師,會意識到自己作為審美對象在塑造著美的形象、釋放著美的風采。而且,他們總是以自己獨有的內在美和外在美的藝術風格的教學,激起學生良好的審美體驗,給學生以崇高的美感。這種美感會產生強烈的感染力,震撼學生的心靈,激起他們對所學知識產生肯定的、積極的情緒體驗,引發學生熱愛知識、追求知識、相互熱愛的情感,密切師生關系;還會促使學生對美的事物產生愛的追求,凈化自己的心靈,調動自己的興趣,豐富學生審美的情趣,從而體現教學藝術的審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