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符合初中《語文課程標準》體驗式閱讀的要求,可以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本文從體驗式閱讀的教學理論及意義入手,結合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在體驗式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語言感知能力、感悟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的策略。
關鍵詞: 初中語文 體驗式閱讀 策略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著老師控制著課堂的主動權,無法為學生營造一種寬松的閱讀學習氛圍,課堂上往往老師講的就是對的,學生不能有自己的創造性想法的現象。還存在著老師只看重課本知識的傳授,而對學生閱讀的情感體驗不太重視,課堂上老師一味地“灌輸”,無法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體驗及領悟課本的內涵,更無法培養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考能力。久而久之,這樣的課堂只會使學生們越來越對語文失去興趣,培養出來的學生創新能力也非常不足。
二、體驗式閱讀學習的意義
語文是初中學習中重要的課程,我國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往往存在著老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被動學習的現象,這種教學方式嚴重束縛了學生們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學生很難把閱讀時的真實情感表達出來,限制了學生們個性的成長。針對這種情況,新時期我國初中語文教學方式已經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體驗式閱讀教學作為一種與傳統教育方法不同的教學方式,一出現便吸引了教育行業人士的重視。
1.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
在初中語文課堂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差一直是教師比較頭痛的問題,體驗式閱讀教學便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它能讓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不僅僅只是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而且可以讓學生成為語文教學中的另一個主角,激發學習欲望,并讓學生很好地展示自我能力、增加自信,并體驗參與的樂趣,達到讓學生們在閱讀中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全面提高的目的。
2.提高學生自我情感體驗的能力
體驗式閱讀教學主要是讓學生能夠從閱讀中用心體驗和感悟課文的內涵。它的中心思想是要追求“無師自通”的境界,讓學生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形成獨立的情感體驗能力,并最終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感悟能力、創新能力。可以這樣理解,體驗式閱讀教學能使學生通過不斷感知體驗,提高感悟能力,最終獲得創新能力,達到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
三、體驗式閱讀教學策略
1.朗誦閱讀策略
朗誦閱讀,是把課本上的文字通過聲音讀出來,是有效感知課文的方式。朗讀過程中,學生們的腦、口、眼、喉等各種器官都被調動起來,一面通過視覺感知課本上文字的意思和內涵,一面通過朗讀聲音體味課文的意境。在語文教學中,這種朗讀方式可以讓學生們不僅能理解課文中的中心思想,而且能親切地體會其中的語味,在一字一句的朗讀之間,內容與內涵便漸漸轉化為學生自己感悟的東西。《新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朗讀有利于培養語文語感。所以,在語文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他們感知能力也就是語感,就一定要進行大量的朗讀,使學生通過這種訓練提高自己的語文修養和素質。
2.字詞品味策略
語文學習中,學生要對課文內容有透徹的理解,離不開對課文中每句話的基本字詞的理解。一篇文章中,通常都會有比較關鍵的字詞突出作者表達的思想,這些關鍵的字詞需要學生們在閱讀過程中著重品味。如:“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中的一個“傷”字就把主人公內心分別時痛苦悲傷的情緒表達到了極致。這些關鍵的字詞需要學生們根據其所在文中的語境反復品味其包含的深刻含義,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提醒學生們對這些關鍵字詞的品味,并給出正確的引導。
3.語境體驗策略
談到閱讀教學,不能不談到語境。語境就是語言環境,人們交流時使用語言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使用的,比如同樣一句話“吃了嗎?”在外面與鄰居碰面時是打招呼的意思,在自己家里時是問有沒有吃飯的意思。不同的時間、地點、人物、情景、上下文中表達的意思也會千差萬別。學生在閱讀時,要分析每個詞語片段的語言環境,不可與把整篇文章分開孤立分析,這樣才能全面準確感知所表達的意思。語境體驗就是要求學生對課文中的語言內容所處的語境用心感知,進行相對應的體驗。通過閱讀過程中的語境體驗達到提高自己感悟能力的作用。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一定要有目的性地訓練指導學生掌握通過語境體驗獲得感悟的習慣和方法,提高學生自身“悟”的能力,其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們終身獲得這種能力。
4.人物體驗策略
俗話說,在澡盆里永遠也學不會游泳。如果讓學生設身課文中人物所處的環境,模仿課文人物,感知課文無疑就會更加深刻。體驗式閱讀教學強調學生與課文之間的密切聯系,增加學生的感知、感悟能力,以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課堂上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條件盡可能多地設置一些人物體驗教學活動。比如,可以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學生有感情地分別朗讀不同人物的段落。如果有條件,那么還可以進行簡單排練、簡單表演等。這樣的教學活動是非常貼近學生的,也會非常受歡迎。學生們在表演中會不自覺地把自己設想為課文中的人物,并從主觀思想方面進行情感體驗,這無疑與只是簡單朗讀課文感受到的大不一樣。學生經過這樣有目的的課文訓練,不只在感知和感悟能力會得到加強,在創新的能力方面一樣會得到提高。比如,扮演人物的學生會想,如果課文中的人物出現的事情出現在我身上,那么我該怎么辦。不同的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如果老師再注意引導學生們互相交流、碰撞,那就一定能鼓勵、激發創新思考能力。
四、結語
總之,初中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還有許多需要完善和提高的方面,教學策略和方法還有改進的地方,其研究和發展需要各教研單位不斷加強交流,不斷提高教研水平,也需要各地老師根據實踐經驗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繼續創新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拓展課堂學習內容,豐富課堂教學手段,提高初中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新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
[2]朱璇.初中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初中語文教與學,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