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電子守恒在眾多守恒中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更是每年必考的考點,本文主要介紹了電子守恒在氧化還原反應計算中的一些應用。
關鍵詞: 電子守恒 氧化還原反應 計算 應用
電子守恒作為氧化還原反應中的重要規律,其應用貫穿于整個高中教學,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更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的考點,而且難度偏大。雖然學生知道電子守恒的存在,但很難熟練運用。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并且熟悉常見的題型,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現將有關題型歸納如下。
一、應用于化合價的計算
例:24mL濃度為0.05mol·L的NaSO溶液,恰好與20mL濃度為0.02mol·L的KCrO溶液完全反應,則Cr元素在還原產物中的化合價為(?搖 ?搖)。
A.+6?搖?搖B.+3?搖?搖C.+2?搖?搖D.0
解析:NaSO和KCrO的反應同學們不會寫,所以這類題目用化學方程式解不太好解,但用電子守恒來解就很簡單。題目中提到“Cr元素在還原產物中的化合價”,所以Cr元素是被還原的,得電子,化合價降低,假設Cr元素在還原產物中的化合價為x,則Cr元素得到的電子數目為[(+6)-x)]×2×0.02×20×10。由于KCrO為氧化劑,則NaSO為還原劑,S元素失去電子,化合價升高,S元素化合價由+4價升高,只能變為+6價,故S元素失去的電子數目為[(+6)-(+4)]×0.05×24×10。
根據電子守恒得:
二、應用于化學(或離子)方程式配平
例在xR+yH+O=mR+nHO的離子反應中,化學計量數x=?搖 ?搖?搖?搖。
解析:這道題若用質量守恒和電荷守恒也可以求解,但用電子守恒更方便,氧化劑O得到的電子總數為2×[0-(-2)],還原劑R失去的電子總數為x×[(+3)-(+2)],由電子守恒得:2×[0-(-2)]=x×[(+3)-(+2)],x=4。
三、應用于多元素參與的氧化還原反應計算
例將m molCuS和足量稀HNO反應,生成Cu(NO)、HSO、NO和HO。則參加反應的硝酸中被還原的硝酸的物質的量是(?搖 ?搖)。
A.4mmol?搖?搖B.10mmol?搖?搖C.mol?搖?搖D.mol
解析:此題有兩個難點:一個是化合價變化的元素種類多,有三種;第二個是參加反應的HNO的物質的量不等于被還原的HNO的物質的量,有一部分HNO體現酸性生成了Cu(NO),有一部分HNO體現氧化性生成了NO,由化學方程式計算得到的是總HNO的量。用電子守恒來計算就簡單些,m molCuS失去的電子數為:[(+2)-(+1)]×2×m mol+[(+6)-(-2)]×m mol=10m mol,而每個HNO分子被還原成NO要得到3個電子,故被還原的HNO為mol,選C。
四、應用于多步氧化還原反應的計算
例3.84g銅和一定質量的濃硝酸反應,當銅反應完時,共收集到標準狀況時的氣體2.24L,若把裝有這些氣體的集氣瓶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需通入多少升標況下的氧氣才能使集氣瓶充滿溶液
解析:這道題需要注意兩點:一是濃硝酸為“一定量”而不是“足量”,因此不一定都是銅跟濃硝酸的反應,在反應后期也可能是銅跟稀硝酸的反應。不管是銅和那種硝酸反應,都是銅失去電子給硝酸,使得硝酸被還原成NO或NO和NO的混合物,根據電子守恒,銅失去的電子數應等于硝酸被還原成NO或NO和NO的混合物得到的電子數。二是生成的NO或NO和NO的混合物與氧氣、水反應又變成了硝酸,NO或NO和NO的混合物被氧化成硝酸所失去的電子數應等于氧氣所得到的電子數,在這個過程中一開始是硝酸被還原成NO或NO和NO的混合物,后來NO或NO和NO的混合物又被氧化成硝酸,且物質的量沒有發生變化,由此可見銅失去的電子數應等于氧氣所得到的電子數。故:
[(+2)-0]×(3.84g÷64g·mol)=[0-(-2)×2]×n(O)
n(O)=0.03mol
V(O)=0.03mol×22.4L·mol=0.672L
五、電子守恒法在電解類型中的應用
例將兩個惰性電極插入到500mLAgNO溶液中,通電電解,當電解質溶液的pH從6.0變為3.0時(設電解時陰極沒有H逸出,且電解質溶液在電解前后體積變化可以忽略),則電極上析出銀的質量的是(?搖?搖 )。
A.27mg?搖?搖B.54mg?搖?搖C.108mg?搖?搖D.216mg
解析:題中pH=6可看成Ag的水解使溶液呈弱酸性,通電之后水分子在陽極失去電子,生成氧氣和氫離子,當pH變為3時,n(H)=1×10mol/L×0.5L=5×10mol,電解過程中產生的氫離子的物質的量為:5×10mol-5×10mol≈5×10mol,根據陽極的電極反應(2HO-4e=O+4H)可知水分子在陽極上失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5×10mol。根據陰陽極上得失電子數相等,銀離子在陰極上得到的電子數也為5×10mol,根據陰極的電極反應(4Ag+4e=4Ag)可知析出的銀的物質的量也為5×10mol,所以析出銀的質量為m(Ag)=5×10mol×108g·mol=5.4×10g=54mg,故本題應選B。
在解化學計算題時,不要急于去寫化學方程式,通過化學方程式來解決問題,尤其是多步氧化還原反應,注意應用電子守恒規律,往往能化繁為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解題的速度和準確度。
參考文獻:
[1]新課程標準.
[2]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必修),2007.3,(第3版).
[3]胡其翠.化學學科電子守恒思想在解題中的運用.教育界,2009,(21).
[4]周國賀.電子守恒法在化學解題中的應用.中學理科(上旬),1996,(11).
[5]徐文華.電子守恒——電解型計算題的靈魂.試題與研究,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