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方和乙方的關系,從一紙合同的約束和權、責的條款看,似乎是對立的,其實更多是統一的,只有長久共贏才是合作的最好立足點。
當越來越多的企業(甲方)將眼光投向外部人力資源管理咨詢相關服務,希望它能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為企業帶來新的活力時,他們面對的是紛繁的產品和各類供應商(乙方)。于是,人力資源經理們輾轉徘徊,貨比三家,希望找到適合自己企業的人力資源服務,甚至還有各種篩選供應商的攻略。而當一些項目最后的效果不理想時,甲方也通常會把責任歸于乙方。這看似精明的甲方,其實最容易“聰明反被聰明誤”。
筆者作為為企業提供人力資源服務的乙方,在多年與甲方打交道的過程中,對其文化感受非常深刻,總結下來發現,越是自命甲方高高在上的企業,被乙方“坑”得越狠,以為得了便宜賺了面子,失的卻是企業更多的利益。這類企業的文化大體有如下幾個典型特征:
類似選長工的地主。在企業中,最早尋求乙方合作的就是生產建設行業。甲方大多是開發商、業主、技術擁有者或者外資企業,手上有資源、有訂單、有技術、有市場;乙方大多是包工頭、代工廠、設備制造商,沒資源、沒技術、沒市場,只有人,而且人的
素質也較低。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甲方自然有很大的優越感,居高臨下看乙方,話自然是說上句了,價錢也沒得談,你不干有的是人搶著干,就算你干了,也不能保證按約定付費,動輒增加工作量,減少報酬,更改思路,即使這樣,還得讓你墊資,交保證金,諸多苛刻條件,除了責任就是義務,基本上沒什么權利。而乙方呢,為了獲得甲方的長期訂單和合作,不得不對甲方低眉順眼,“作揖磕頭”,甚至還得給“回扣”。這類情況在有些企業根深蒂固,以至于他們對待任何性質的外包服務和合作,都形成了固定的應對范式,不管什么項目,不管自己懂不懂,上來就是指手畫腳,說乙方不懂,價錢砍一半……表面上甲方賺了面子,省了“票子”,可是實際上呢,看看那些“豆腐渣工程”就知道了。
猶如光動嘴的監工。從項目開始到結束,有些甲方的項目管理人員,更多是把自己定位為監工,檢查乙方是否按時到崗,工作量是否飽滿,階段性成果是否按時提交……,卻較少投入到項目中,參與項目問題討論,配合項目組了解企業情況,提供改進意見和建設性意見。在這種情況下,乙方不得不做足表面功夫,不管干沒干活,派幾個人天天在現場;不管調研質量如何,文案都做得很漂亮;不管能用不能用,最后都能交差。最后,咨詢公司帶著自己的專業和甲方的企業實踐走了,甲方就只留下一堆不能用的“成果”。
好像愛占便宜的小市民。在有些項目中,甲方通常希望在一次項目中獲取更多的贈送項目和免費服務。這種習慣在管理咨詢項目中也非常典型,合同雖然簽訂了,但是在實際項目開展中,甲方還是會不斷超越項目邊界,要求乙方從做一個模塊改為捎帶做更多模塊,為20人做訪談改為順便訪談100人,做10個人的評價改為簡單測評50人,而給乙方的理由更加堂而皇之——“都很簡單,也沒什么工作量”,“我們其實自己也會做只不過沒時間” ……。于是乎,項目邊界被擴得無限大。
那么,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甲方呢?你會發現那些最后項目實施能收到滿意效果的甲方,更多的是具有合作文化和學習文化。其特征也值得推薦:
不選貴的只選對的。很多大牌企業找咨詢公司合作時推崇找外資的、找“貴”的,覺得這個才能配上自己的身價品味,就像一個身體羸弱的病人并不能用最好的補藥一樣,不適合的再好也沒有用。會選乙方的甲方,一定是一個買東西識貨的人,因為道理是一樣的,會買東西的人不光看品牌,還看質量、看好不好用,最關鍵的是,知道花多少錢能買到多少東西,他們從來不會奢望花100塊就能買到奢侈品,也不會花2萬塊買個“贗品”。與這種甲方合作,“大牌”乙方不敢怠慢,得認真對待,否則怕砸了自己牌子;“小牌”乙方也更珍惜第一次的合作機會,希望能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所以在合理的利潤空間下,雙方各取所需,不會只是一錘子買賣,為長期合作打下了基礎。
不分彼此共同進步。很多甲乙雙方之所以能長期合作,是因為在溝通與合作中,甲方從來沒把自己當動嘴的、把乙方當干活的,從項目第一天開始就一直與乙方共同戰斗,關注每一步計劃是否合理、每一步結論是否可行、每一項成果是否實用。甲方把有沒有學會作為對自己的要求,把能不能落實作為對項目的要求,做不好大家一起想辦法,更不會把責任都推給乙方,把功勞攬到自己身上。長此以往,甲方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乙方的專業水平也有長進。這種默契的配合,會讓雙方更容易形成長久的合作關系。
一分錢一分貨。人在買東西時,凡是關心贈品的客戶,大部分不會分辨主品的好壞;凡是不關心贈品的客戶,大部分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這幾乎是一條鐵律了。貪便宜的心態,在任何時候都是導致上當受騙的主要原因。理性的甲方,會客觀地看待乙方的服務、產品的價值和價格,懂得尊重乙方的工作量和投入,明白好鋼需要時間錘煉,過硬的成果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出來的。面對這樣的甲方,乙方會因為受到尊重和認同而更加認真對待項目,也因為工作主線聚焦而把更多精力花在錘煉項目品質上,不會倉促趕工,也不會金玉其外敗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