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湖生態園杯”中國[漳州]“田園都市 生態之城”全國散文獎近日揭曉
閩風
由漳州碧湖生態園開發建設指揮部、福建省作家協會、漳州市閩南風雜志社主辦,以贊美漳州、歌頌漳州為主題,圍繞漳州“田園都市,生態之城”建設主旨,全面反映漳州的自然生態環境與人文民俗民風的“碧湖生態園杯”中國[漳州]“田園都市 生態之城”全國散文征文大賽獲獎名單:
一等獎:戎章榕(福州)
二等獎:何鎮邦(北京)、張亞達(漳州)
三等獎:江惠春(薌城)、于燕青(薌城)、蘇水梅(龍海)、馬喬(平和)、葉子(薌城)
優秀獎:沈國徐(詔安)、蘇玉珊(廈門)、梁橋發(貴州)、盧智健(晉江)、朝顏(江西)等24人
多彩六一 “小浣熊繽紛歡樂季”好戲連臺
5月28日至5月31日,為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由福建省夢嬌蘭日用化學品有限公司舉辦的“小浣熊繽紛歡樂季”,為小朋友們獻上了一份精彩紛呈的歡樂盛宴。
今年的“小浣熊繽紛歡樂季”包括漳州市實驗小學“沐浴在黨的陽光下?幸福童年 快樂成長”文藝匯演、由漳州教育局主辦、夢嬌蘭協辦的“漳州市慶祝六一兒童節文藝晚會”和紅樹林幼兒園“小浣熊六一親子繪畫活動”三場大型活動。
市實小文藝匯演在氣勢恢宏的人民劇場舉行,現場氣氛熱烈、節目精彩紛呈,小朋友們以唱歌、跳舞、相聲、小品、詩歌朗誦與器樂演奏等藝術形式,展示了出眾的才藝和陽光向上的精神風貌。“漳州市慶六一文藝晚會”在漳州電視臺800平方米演播廳上演,聚集了來自全市各縣(市、區)幼兒園、小學、特教學校的300多名少年兒童。他們載歌載舞,呈現給在場觀眾一幅動感純真、可愛靈動的歌舞畫卷。而“小浣熊”親子繪畫活動,更是吸引了200多個家庭積極參與,活動現場父母與孩子們齊心協力,共同完成了各種鮮艷色彩、有趣的動物植物與美麗風景有機結合的趣味畫卷。
此次活動,“小浣熊”一共送出了三千多份“六一驚喜大禮包”,“小浣熊”愿意與廣大的爸爸媽媽們,細心照料我們偉大祖國的可愛“花朵”,讓他們的童年都能在暖暖的幸福中快樂綻放。
關帝文化搭臺 經貿合作唱戲
7月1日下午,作為“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福建東山)關帝文化旅游節”重頭戲的東山旅游經貿投資推介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上,臺商、外商等帶來了24個、總投資額106.65億元人民幣的項目簽約,其中,臺資、外資項目8個,總投資額2.3467億美元;內資項目16個,總投資額91.98億元人民幣。
這些項目主要涉及關帝文化產業及配套開發、光伏產品生產、玻璃深加工、水產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科技、高星級酒店、游樂主題公園、旅游綜合開發等,進一步彰顯辦節的實效性,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臺資項目主要有投資1.66億美元的蘇峰山海洋文化創意產業園,計劃建設閩臺文化區、濱海度假酒店、登山健身觀賞區項目;有臺灣食品協會合資1600萬美元的臺灣食品城項目。
內資項目重點有:總投資27.12億元人民幣的關帝文化產業園開發建設項目,計劃建設關帝文化廣場、關公雕塑、文化主題酒店及海上文化酒吧、印象?東山大型室外實景文藝演出、配套商住項目;計劃總投資20億元人民幣的礦泉湖旅游綜合體項目,建設高星級酒店、旅游商業地產、旅游度假開發及配套等。(馮思佳 謝漢杰)
是他倡導開發區的生態楊梅
“絕對無公害,全部有機肥”6月9日下午,漳州招商局開發區楊梅節開幕式一結束后,數百名與會嘉賓便一起參觀了來到位于漳州招商局開發區的虎頭山農場生態果園,“楊梅大王”許慶輝面對眾多領導嘉賓,信誓旦旦說道。
6月9日,組委會為了鼓勵生態楊梅種植大戶許慶輝對生態楊梅種植的貢獻,并發揮典型的引領作用,引導廣大楊梅種植戶積極投身生態楊梅種植,帶動果農都因此受益,在社區中形成種植生態楊梅的良好氣氛。因此,開發區管委會特別授予許慶輝“第二屆生態楊梅節特別獎”,他成為真正的“生態楊梅王”。
許慶輝說,他種楊梅已20多年了,經過二十多年的摸索,總結出了一個經驗,那就是把楊梅樹養壯實,只要樹壯實了,就能抵抗病蟲害。首先,燒草木灰,燒草木灰不僅能當肥料,還可以熏楊梅樹上的害蟲。此外,就是收集羊糞,把收集來的羊糞發酵后,埋到楊梅樹附近,羊糞經過發酵后,給楊梅樹的生長提供了足夠的養分,最后就是在樹干上撒石灰粉,可以殺死蟲卵和幼蟲。
據漳州招商局開發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許慶輝的生態農楊共1200多畝,是開發區較大的農場之一,但是其最大的特點在于“無公害”,目前,該農場的楊梅每天住新加坡、西班牙出口5噸。
漳州開發區紀委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張武生楊梅節在致辭中說,山海生態是漳州開發區最為寶貴的資源,“生態文明、健康生活”是漳州開發區一直倡導的區域價值所在。依托生態楊梅基地,舉辦生態楊梅節,融生態觀光和休閑體驗為一體,以梅為媒、以梅會友,發揮區內生態優勢,將之打造成為漳州開發區一年一度的傳統大型節慶活動,辦成全省知名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生態文化盛會。(蕭鎮平 薛志旺)
漳州古城北入口廣場年內建成
近日,漳州古城示范工程修規評審會暨延安南路(中山公園至臺灣路)道路改造工程初步設計聯審會召開,通過了漳州古城示范工程設計方案。示范工程包括延安南路北段區塊修建項目、中山公園南門區塊改造項目。
據了解,漳州古城保護開發項目總規劃面積約1平方公里,目標定位為打造國際性“文化旅游綜合體”,其中中心區域規劃面積約750畝,重點建成“一環三片”格局:“一環”即以恢復宋河為主線的環狀古城景觀帶,“三片”即僑村時尚休閑片、古街歷史風貌片、古城旅游服務片。項目建設將分兩期進行,2012至2013年啟動一期工程建設,項目總投資5億元,今年重點建成由延安南路北段及中山公園南門兩個區塊組成的古城示范片工程項目。
據悉,延安南路將被打造成漳州第一條步行街。延安南路北段區塊修建項目,擬建設漳州古城北入口廣場,修建延安南路北段雙面商業步行街,依托中山公園人防工程建造古城配套停車場。經過改造過后,中山公園將恢復其民國風貌,從始興北路到七星池串成的軸線,使其建筑嚴格遵守空間平衡對稱關系,更加突顯歷史氛圍和閩南特色。(宗寶 晨玲)
漳州今年將再創建一批A級景區
根據漳州市旅游資源豐富的特點和“十二五”期間的創A目標,漳州市212年將在原有10家A級景區的基礎上,再創建一批2A、3A級景區。重點指導薌城南山寺、龍文扶搖關帝廟、龍海雙第華僑農場、漳浦趙家堡、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云霄將軍山公園、長泰山重村、尋夢谷、天柱山、中華漢文苑、平和靈通風景區、名峰山莊、詔安九侯山風景區、華安縣華安玉公園等景區加大資金和人員投入,完善休閑和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加快景區管理制度和標準化建設步伐,爭創國家A級旅游景區品牌。(冬冬)
華安加快東溪窯遺址申遺工作
日前,福建省考古研究所、文保中心專家一行深入華安縣高安鎮東溪窯遺址,實地察看窯址的開發保護情況,并就完善“申遺”工作的欠缺之處提出意見。東溪窯遺址是華安縣繼大地土樓群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之后,該縣申報的第二處世界文化遺產。作為漳州窯系的主要代表,它體現了漳州窯業技術和產品的最高水平。東溪窯是大型民窯,明代始燒,以燒造青花為主,兼燒青瓷、白瓷、青白瓷、米黃瓷、醬釉瓷,另外有少量三彩、五彩瓷。其中不乏帶有“漳窯”典型特征的器物殘件。東溪窯遺址于1985年在開展全國文物“二普”工作中首次被發現,其辭條和照片先后被編入國家各種大型圖書中。(閩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