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紀,企業文化將逐漸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以其不可復制的優勢,展現企業差異化戰略或交通產品的魅力。通過對交通企業文化建設現狀進行調研,文章分析了交通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典型問題,提出優化企業文化建設的對策,以期促進企業文化建設的提升。
【關鍵詞】交通企業文化 文化理論 文化發展戰略 典型問題 優化對策
中國交通企業擔負著服務大眾、奉獻社會的歷史使命,而企業文化在其謀求自身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競爭力。探討交通企業文化建設現狀,提升企業軟實力作用,對于促進交通企業良性、健康發展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
中國交通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典型問題
通過對144個企業的文化建設進行調查研究,筆者發現交通企業文化建設存在以下幾個典型問題:
企業文化理論基礎薄弱。中國交通企業對企業文化理論的研究還處在起步的階段,大多數是以介紹經驗和探討企業文化的意義為主,真正有理論有根據的定性研究和規范性實證研究甚少,這使得在實踐過程中,理論研究的滯后嚴重制約交通企業文化建設。一些企業不能正確把握企業文化本質:在認識上,簡單地把政治、社會道德、歷史傳統文化、各類文學藝術形式和企業開展的各類文體活動作為企業文化。而在實踐上,對企業文化建設中的責任和利益主體定位不清晰,企業文化和企業團隊建設運行沒有密切結合,文化理念之間不統一。企業文化傳播也缺乏個性和創新,因而社會認知和員工認同都受到影響,降低了企業文化的價值。
企業文化與發展戰略脫節。企業的發展戰略是一種長遠的根本利益主張,是基于維護或者改善現狀的目的,必然造成原有文化的變動和重組。而企業文化的建設必須服從并服務于這一戰略,否則企業文化將不具備任何合理性和現實意義。
在調研中發現,有明確的發展戰略表述的交通企業僅占5.56%。這說明大部分交通企業的文化建設僅有泛泛的文化理念,文化建設偏重形式而忽略內涵。交通企業文化是交通行業建設、服務人員在創造社會價值的同時形成的基本價值觀、社會觀、建設理念、管理理念等的綜合文化,這些理念和價值觀只有融入具體的社會實踐并通過各種形式的建設活動體現出來,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才能對企業的發展形成巨大的推動作用。脫離發展戰略的企業文化,只是一具沒有靈魂的空殼。
企業文化建設缺乏系統性。系統的文化建設應當包含物質層文化建設、行為層文化建設、制度層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這幾個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企業基礎設施是物質文化的具體物質形態;行為層文化指企業經營、教育宣傳、人際關系活動、文娛體育活動中產生的文化現象,它包括企業行為規范、企業人際關系規范和公共關系的規范;制度層文化是企業管理制度和組織機構體制的升華;而精神文化則是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表現。
調查顯示交通企業文化建設參差不齊:沒有明確核心文化的企業尚不到40%,而經營理念和服務理念模糊的企業竟分別高達56.94%和45.83%。沒有核心價值體系的企業,企業文化就缺乏靈魂;沒有體制保駕護航的企業,企業文化必然只是口頭支票。企業文化建設缺乏系統性,任何一方面的缺失必然使其作用效力大打折扣。
文化理念表達方式缺乏準確和個性。調查發現,很多企業的文化理念仍然停留在標語式的口號和選擇時髦的詞匯上,典型的表現有:企業提倡的價值觀與企業應該選擇的經營行為不符,許多企業對價值觀的表述采用社會普遍的價值觀,忽略企業存在的價值;企業對文化的相關概念的理解有誤,致使在理念的表述上,遣詞不準確,語意與所表達的理念不符,影響企業文化的傳播效果和人們正確地認知理解;制度的制定與企業文化提倡的價值觀不匹配,導致企業文化與制度“兩層皮”現象;企業總部中各分、子公司業務戰略的選擇、發展方式的選擇等不一致,還沒有完全實現母、子公司企業文化的對接。
企業文化理念的宣導不力。在交通企業調研中隨機抽取74名員工進行測試,員工回答出所在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經營理念、服務理念、相關制度等,測試結果顯示:18.91%的人員對企業文化一無所知,能全部說出企業文化的不到25%。
企業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于凝聚人心,企業的文化理念如果不能“入耳”、“入腦”、“入心”,就難以得到員工的認同,更無法發揮其積極作用。所以,對企業員工進行文化培訓與強化,進行企業文化價值理念的引導是非常必要的。
員工個人職業規劃與企業戰略發展矛盾。調查307名員工對精神、制度、行為、物質等四個層面文化的滿意度,結果發現員工普遍對企業精神、核心價值觀、廠容廠貌和行為層面的服務理念、企業作風、崗位規范等項目的滿意度評價較高,對制度層面的分配觀、績效觀、人才觀的滿意度評價不高。“企業提供展示才能的機會”和“工作中能力和特長的發揮”的低滿意度,深刻體現出員工個人職業規劃與企業戰略發展的不協調,相當一部分員工感到自己的價值得不到全面的發揮。優秀合理的企業文化應當產生使命感和責任感,而且能激勵員工積極工作,引導員工將個體的職業理想、人生目標與企業的發展目標結合起來,實現自我社會價值。這不僅需要靠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靠企業的愿景來規劃好企業的發展戰略。
優化企業文化建設的對策
建立適合企業特點的價值體系。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戰略性、長期性工作,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交通部有關文化建設要求和文化價值體系指導下,根據本企業特點和歷史積淀的優秀文化提煉適合企業特點、個性化的企業文化價值體系,樹立明確的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
建立系統的企業文化實施工作體系。為切實發揮文化價值體系對企業經濟發展、核心競爭力提升、員工行為引導的作用,在提煉適合本企業特點的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上,建立系統的企業文化實施推廣工作體系①,使企業文化建設落到實處,促進生產經營和內部改革,推動企業向前發展。
積極開展企業文化的傳播推廣。積極開展企業文化價值體系的對內對外推廣活動,達到引導員工行為和改善企業形象、優化企業發展環境的目的主要完善文化宣傳平臺建設,如強化對員工的文化培訓、組織文化活動、樹立企業文化典型故事和典型人物、完善文化評估機制;建立企業外部網站、品牌廣告發布;樹立企業文化宣貫典型,總結經驗,逐步推廣。②
從內強素質和外樹形象兩方面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管理部門要結合宣傳工作,對企業文化理念進行廣泛宣傳,設置專欄,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③并結合實際組織征文比賽等活動,提高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知度,培養員工的參與意識、創新精神和健康心態,促進員工個人發展與企業理念的統一。
建立和完善企業文化的配套制度。在配套措施上,企業文化的實施推進要與企業戰略發展規劃、與企業制度安排相匹配,保持三者之間的內在統一,要以理念為導向,健全管理制度。建立考核、獎懲制度,把軟指標變成硬任務,納入到員工招聘、績效考核、薪酬激勵、職業發展等相關制度中,以制度來保證企業文化的推廣,把企業文化融入制度,讓制度體現文化。④
建立企業文化實施效果評價機制。為及時了解企業文化建設情況,不斷總結經驗,更好地指導企業下一步的文化建設工作,需要健全企業文化實施效果評價機制。企業文化管理部門可以通過檢查、問卷調查等各種方式,對各單位企業文化宣貫情況進行檢查和全面總結,了解員工對企業文化理念的知曉度和認同度,并結合實際檢查情況進行總結,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解決方案。
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價值體系。人是文化生成與承載的第一要素。企業文化中的人不僅僅是指企業家、管理者,也體現于企業的全體職工。企業文化建設中要強調關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企業團體意識的形成,首先是企業的全體成員有共同的價值觀念,有一致的奮斗目標,才能形成向心力,才能成為一個具有戰斗力的整體。⑤
企業文化建設中,要通過尊重人、理解人來凝聚人心,將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加強對經營者、管理者、企業職工的培養教育,搭建人才展示自我的平臺,健全人才培養體制;通過激發人的熱情、開發人的潛能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建立多方溝通機制,便于員工有條件、有渠道反映問題,也可以使領導及時了解員工的思想動態,實行溝通零阻礙。
(作者為武漢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交通運輸部直屬機關黨委宣傳部部長)
注釋
①李宗琦,李和仁:《全國交通行業企業文化優秀成果匯編》,2006年,第122~127頁。
②張德,劉冀生:《中國企業文化—現狀與未來》,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1年,第123~135頁。
③劉光明:《企業文化》,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年,第67~76頁。
④[美]埃德加·H·沙因:《企業文化與領導》,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8年,第35~47頁。
⑤陳世海:“反思企業文化”,《光明日報》,2005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