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休閑體育產業已經進入黃金發展期,發展前景良好,居民休閑體育消費比重將會不斷上升,休閑體育產業將逐步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鏈條體系。國家要主動適應這一發展趨勢,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促進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科學發展。
【關鍵詞】休閑體育產業 前景 策略
休閑體育產業是指“為了滿足人們在閑暇時間以增進身心健康、豐富生活、完善自我為目的所提供的體育服務性行業”,①包括體育用品制造業、體育用品銷售業、體育競賽表演業、體育健身娛樂業、體育博彩業、體育贊助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我國休閑體育產業已然進入了黃金發展時期,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休閑體育消費已經成為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預測,未來幾十年中,我國休閑體育產業將迅猛發展。因此,要主動適應這一發展趨勢,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促進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科學發展。
休閑體育產業的前景預測
國家將越來越重視休閑體育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一般認為,休閑體育產業具有推進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一方面,休閑體育產業能有效拉動經濟增長。與其他產業相比,休閑體育產業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具有強大的自激代謝功能,能夠為自己創造出大量的相關下游產業。研究表明,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休閑體育產業在現代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其與旅游業、交通業、紡織服裝業、通訊業、建材業、機械制造業、保險業、廣告業等產業聯系最為緊密。休閑體育產業可以直接或間接地促進這些產業的發展,能夠為社會提供大量就業機會,而居民休閑體育消費則能直接為增加GDP作貢獻。另一方面,休閑體育產業能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休閑體育具有緩解生活壓力、調節感情情緒、恢復體力腦力、促進身心健康的功能,是提高人們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因此,發展休閑體育產業有利于人們以科學、文明、健康的方式度過閑暇時光。正是基于休閑體育產業在現代社會中的這些作用,國家必將越來越重視發展休閑體育產業。事實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增強,我國政府已經意識到發展休閑體育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作用,越來越注重發展休閑體育產業。由國家投入巨大財力和人力成功舉辦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就是最好的證明。
居民休閑體育消費比重將會不斷上升。經濟學認為,經濟的發展和國民收入的增加,必然會引起人們消費結構的變化。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老百姓越來越富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人們在注重提高物質生活水平的同時,也十分重視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而在追求生活質量上,作為謀求生活藝術化的休閑體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休閑、運動、旅游、度假等詞語對中國老百姓來說已經不是陌生的詞匯了,將體育作為娛樂休閑的一種重要手段,已經成為我國居民追求現代生活方式的一種時尚和標志。研究證明,當一個國家人均GDP由800美元上升到2000美元期間,這個國家的經濟就處于快速增長時期,這一時期也是娛樂休閑產業獲得快速發展的時期。而我國人均GDP 2008年就已經突破了3000美元的大關,這就預示著我國已經逐步向休閑時代邁進。因此,當前我國大部分居民已經具備經濟實力進行一定量的休閑體育消費。另據國家統計局測算數據顯示,到2012年末,我國將有25%的城市家庭成為中產階級,從人口規模增長速度來看,相應的中產階層人數將達到1.7億人。這部分中產階層將是一個龐大的休閑體育消費群體,未來十幾年中他們將在休閑體育消費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因此,可以預測,我國居民休閑體育消費比重將會不斷上升,體育產業面臨著快速發展的大好契機。
休閑體育產業將逐步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鏈條體系。休閑體育產業被譽為“本世紀最賺錢的產業”,其已經從傳統的服務人們娛樂健身需要的單一產業發展成為了一個龐大的新興產業體系。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雖然我國休閑體育產業起步較晚、產業總量偏低,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有一定規模的休閑體育產業市場,到2009年我國已有2萬多家體育產業經營性機構,總投資金額達2000多億元,年營業額突破600億元。②根據全球休閑體育產業發展趨勢及我國經濟社會和休閑體育產業發展情況,可以較為明晰地預測到,我國休閑體育產業將逐步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鏈條體系。這個鏈條體系主要表現在體育健身娛樂業、體育產品業、體育競賽表演業、體育旅游業、體育彩票業、體育傳媒業、體育產業人才培養業六大休閑體育產業綜合協調發展。具體可以做出如下預測: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和健康的關注,作為擁有最大消費群體和最大市場空間的體育健身娛樂業仍將在休閑體育產業中占據重要地位,體育健身娛樂消費將進一步增大。體育產品制造業、體育旅游業將會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NBA成功進入中國、各種職業聯賽的興起預示著更多的運動項目將會進入職業體育市場,體育競賽表演業將會獲得長足發展;同時,與體育競賽表演業相連的體育彩票業、體育傳媒業也會被帶動發展。而這些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又會推動休閑體育產業專門性人才培養業的發展。
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策略
創新政府管理機制,加快休閑體育產業市場化進程。受傳統計劃經濟的影響,休閑體育事業在我國長期被視為單一的社會公益事業,運行管理主要是由政府主導,忽略了市場在配置體育資源中的作用。因此,創新政府管理機制,建立起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和休閑體育產業發展規律為主、以政府管理為輔的休閑體育產業和市場的宏觀管理體制,是推進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的關鍵。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加大休閑體育產業體制改革力度,使休閑體育產業結構性調整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結合起來,推動休閑體育管理機構與休閑體育企業實現分離,使休閑體育企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法人實體和競爭主體,讓市場經濟機制成為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的資源配置基礎性機制。政府則承擔起指導與協調的任務,其作用是通過制定發展戰略、加大財政投入等措施支持引導休閑體育產業科學發展。政府還要制定和執行相應的法規、規章制度、管理辦法,規范休閑體育產業市場行為,完善休閑體育產業的消費和服務體系。
優化產業結構,推進休閑體育產業科學化發展。整體來看,在當前我國休閑體育產業中,體育健身娛樂業、體育競賽表演業、體育用品業和體育彩票業是主要產業,盡管近年來這幾大產業發展迅速,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著結構不合理、規模小等問題。休閑體育產業是一個綜合性產業,其發展不僅依賴于其內部要素,而且與相關外部產業有著密切的聯系,最終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休閑體育產業鏈條體系。一方面,要進一步發展體育健身娛樂業、體育競賽表演業等核心產業,不斷提高體育服務業所占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要把發展休閑體育產業與發展區域經濟結合起來,通過依托、挖掘、整合交通業、商貿業、房地產業等相關產業,實現休閑體育產業與其他產業的協調發展。另外,發展休閑體育產業還要考慮東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差異和區位優勢,結合地理、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設計出有差別的、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休閑體育項目, 推進休閑體育產業合理化發展。
激發居民消費意識,提高居民休閑體育消費的大眾化水平。雖然我國居民休閑體育消費意識在不斷增強,但受思想觀念等因素的制約,我國居民休閑體育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仍顯不足。2009年8月,我國《全民健身條例》正式頒發。《全民健身條例》的第二條強調:“國家支持、鼓勵、推動與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相適應的體育消費以及體育產業的發展。”因此,一方面,要通過推動《全民健身條例》等相關政策的實施,采取多種形式和方法調動大眾多樣化、分層化的休閑體育消費意愿,使居民有休閑體育消費的意識,讓“花錢買健康”成為一種共識。另一方面,要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增強國家整體經濟實力及個人可支配收入,促進人們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能力,提高我國居民的休閑體育消費水平。
拓寬教育培訓渠道,建立休閑體育產業高層次人才隊伍。高層次的人力資源是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在我國體育事業發展過程中,片面注重培養體育競技人才,而忽視了對體育產業經營人才的培養。高層次休閑體育產業人才的缺乏已經成為制約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為了適應休閑體育產業快速發展的趨勢,必須啟動包括休閑體育產業開發人次、市場營銷人才、經營管理人才等各類休閑體育人才的培養。首先高校應結合社會需求,更多開設與休閑體育相關的專業與課程,改變教學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與數量。其次要加大對休閑體育的理論研究,從理論高度對休閑體育實踐進行提升,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適合我國國情的休閑體育理論體系。同時,鼓勵休閑體育產業從業人員參加各類進修和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作者分別為江南大學體育學院講師,江南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
注釋
①沈煜:“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研究—基于‘長株潭’一體化背景下的思考”,《人民論壇》,2010年5月中。
②任慧,楊曉晨,王笑梅:“我國城市休閑體育產業組織SCP模式探析”,《商業時代》,2009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