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揚,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踐密切結合的產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構成部分;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幫助我們準確把握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質及科學方法,加深對其當代價值的理解,不斷提升我們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鄧小平 思想政治工作 理論特色 當代價值 實效性
鄧小平在長期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實踐中,不斷繼承和發揚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關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密切結合我國改革開放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新觀點和新思想。這些新觀點和新思想表現出了鮮明的特色,有必要對于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的特色進行深入分析,以期能對我們在新時期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有所裨益。
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的特色解析
具有鮮明的時代思辨特色。首先,任何思想都不能脫離時代而存在,應該為了反映某個時代的本質和要求而產生。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建設這段時期的時代產物,具有很強的時代性。鄧小平在民主革命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論主要體現的是為抗戰勝利服務的時代性。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后,鄧小平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論就轉到如何才能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如何才能推進改革開放的全局上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鄧小平鮮明地指出,經濟問題是壓倒一切的政治問題,并且還指出了改革開放具有兩面性,要對優勢繼續加以發揚,但對消極的東西要堅決抵制,充分展現了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的思辨性。其次,鄧小平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論始終充滿了歷史唯物主義和唯物辯證法,比如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一直堅持重點論和兩點論的辯證統一。再就是鄧小平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些方法和原則體現了時代思辨性,比如鄧小平在具體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求必須堅持精神鼓勵與物質鼓勵相結合的原則,再比如鄧小平一貫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等等,這些都充分體現了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的時代性和思辨特色。
具有鮮明的科學性和實踐性特色。首先,求真務實和實事求是的理念一直貫穿于鄧小平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論中。一方面,鄧小平一貫主張要從實際出發,積極研究新情況和新問題,積極深入調查研究,力戒空談,凡是以事實來說話。另一方面,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中明確體現出堅決反對形式主義的觀點,明確指出必須要杜絕說空話的行為,杜絕說大話的行為和杜絕說假話的惡習。正是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中這種科學務實的風格才使得鄧小平思想政治理論具有了強大的生命力,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其次,從馬克思主義觀點來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任何科學理論都源于實踐,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也源于實踐,從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中總結歸納而來,并且已經被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證明是正確科學的。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不動搖,堅持走自己的路,這樣的觀點和理論不但是鄧小平理論體系中的精髓,也是鄧小平理論永葆生命力的根本。鄧小平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要勇于實踐,要在實干中學習,要在實踐中摸索,在鄧小平看來,思想政治工作理論是否科學和正確,必須要經過實踐的檢驗,離開實踐的任何理論終將失去生命力。這些都有力地展現了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的科學性特色及實踐性特色。
堅持原則,但不能丟掉人文關懷。首先,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中對一系列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有著明確的規定,保證了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有序性和規范性。雖然說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到因人制宜,需要因材施教,但是很多的原則也是不能違背的,必須要鑒定執行。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強調,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雖然說精神鼓勵是最主要的,但是也不能忽視物質鼓勵的作用,所以鄧小平就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要堅持精神鼓勵與物質鼓勵相結合的原則。再比如同各種破壞社會主義的行為和勢力展開斗爭不能依靠政治運動,必須遵循社會主義法制原則。鄧小平還強調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須堅持走群眾路線的原則等,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實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開展才能順利。另外,雖然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要求必須堅持原則,但是鄧小平主張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要盡力體現人文關懷。“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人,是人的思想,解決人的思想問題,必須符合人們的思想行為發展規律。”①在鄧小平看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的關鍵在于人,所以他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終目標就是培養“四有”新人。另外,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中強調必須要做到關心人,真正地理解人和尊重人,尤其是對犯過錯誤的同志更應關心和尊重,而不是打擊報復。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多樣性特色。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不但內容豐富,而且也提出了多樣豐富的被實踐證明是正確可行的工作方法。首先鄧小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解決問題的途徑主要是通過說理和討論來進行,對于某些錯誤的傾向要采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式來幫助糾正和解決。其次,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引導,重視榜樣和典型的示范力量。“鄧小平認為,精神文明建設,關鍵是以身作則。因此,他多次強調,黨的領導干部、尤其是高級干部要率先垂范。”②對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典型要廣為宣傳,同時要求共產黨員和領導干部必須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最后,鄧小平要求任何工作的開展都必須要依靠群眾,都必須發揚民主,都必須嚴守紀律和法制。為此,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求和群眾打成一片,對于群眾反映的問題要認真對待,并且積極思考對策解決,給群眾滿意的答復。除此之外,鄧小平還主張必須積極創造條件,廣開言路,通過集中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正確意見來解決和糾正工作中的錯誤,同時也反復強調,在思想政治工作具體時間中一定要加強自我革命紀律教育及增強法制的自我約束性。
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的當代價值
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可以為新時期我國市場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我國確立和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新問題和新矛盾的出現,挑戰和機遇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核心就是發展經濟,要盡量用少的人力和物力消耗來產出更多質優價廉的產品。通過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和工作方法的指導可以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在市場經濟建設中的模范帶頭作用,可以調動廣大人民參與到生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除此之外,在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的指導下開展新時期的思想政冶工作不但能有效促進社會經濟管理水平的提高,還可以確保市場經濟的發展能有一個相對優良穩定的政治環境、社會環境及社會道德環境,從而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健康發展。
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可以有助于加強新時期執政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可以說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和工作方法滲透于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是對于提高黨的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加強新時期執政黨的執政能力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用先進的理論和思想引導教育對象,又要有嚴明的制度和紀律約束。只有兩者有機結合,才能收到實效。”③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明確提出了新時期必須要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多黨合作制度及政治協商制度等看成是我國的基本制度,明確了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就是民主集中制。鄧小平還指出了必須要健全和完善黨的各方面的制度.并且要做到不能因為領導人的改變或領導人看法的改變而改變這些制度。另外,鄧小平還指出必須要從嚴治黨,要特別注重執政黨的建設,只有這樣才可以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才可以切實保護好人民的利益,才能更好地服務于人民。
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為新時期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了可靠的保證。“鄧小平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鞏固安定團結政治局面的重要思想保證。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經驗證明沒有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中國的發展只能是一句空話。”④首先,可以通過思想政治工作來,用正確的理念和意識引導和教育社會全體成員,使全體社會成員都能統一認識,形成共識,從而確保社會的政治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其次可以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調節功能和激勵功能來解決和諧社會建設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和沖突,從而保障社會穩定和發展。最后,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增強輿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促使整個社會形成共同的理想及精神支柱,達到強化人們合作和諧的理念,加深人們對社會道德的認同感,從而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作者單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
注釋
①鄧小瑾:“論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的時代特征及方法特征”,《求索》,2001年第3期,第23頁。
②呂前昌:“試論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體系的建構”,《毛澤東思想研究》,2002年第6期,第108頁。
③施章清:“論鄧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的基本特征”,《理論學刊》,2003年第4期,第93頁。
④孫啟軍等:“試論鄧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主要內容”,《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第8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