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康德美學對西方美學影響深遠。無論是心理美學、表現主義美學、現象學美學等都受到康德美學的影響,文章從各流派中選擇有代表性的美學家和美學理論思想來討論,以期把握和理解康德美學的歷史價值。
【關鍵詞】康德 美學 影響
近代西方美學流派眾多,這些美學理論都有著相應的藝術實踐,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得益彰,對傳統美學作了發展,有著抹不去的功績。但是不管哪一派美學和藝術實踐,其理論來源差不多都源于康德美學。康德美學是西方美學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它的豐富深刻又包含著矛盾的思想體系,留給后來者無數問題又提供了無數的啟示。
康德美學對心理學美學的影響
心理學美學是一種形而下的美學,把美學研究建立在審美材料的基礎之上,側重審美心理的研究。自19世紀下半葉德國美學家費希納首先把實驗的方法介紹、應用到美學中來以后,美學家們沿著這條形而下的方法進行研究,從而形成了當代美學中的一個突出的美學派別。實驗心理學美學專門測試人們對審美性質、審美素質如色彩、線條、音響、形狀等心理效果,從中歸納出一些法則。它的主要貢獻不在法則本身,而在于這派美學所展示的廣闊道路和前景。這派美學中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心理分析美學影響最大。
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美學家弗洛伊德,創立了精神心理分析美學。他把人的心理分為本能沖動、認識過程和良知三個部分。本能沖動按快樂的原則活動,又稱為“本我”;認識過程是現實原則活動,滿足本能要求,稱為“自我”;良知體現道德標準,壓抑本能沖動,是種至善的原則,他稱之為“超我”。“本我”、“超我”經常處于沖突之中?!氨疚摇本哂猩c死兩種基本的本能,生本能即是性欲、戀愛、建設的動力,死本能包括殺傷、虐待、破壞的動力。其中性欲是原始的最普遍的本能,由于良知的壓抑,往往通過夢幻或其他方式轉移,發泄出來,得到變相的滿足。當壓抑超過極限又未能轉移時就產生精神病。精神分析由無意識、嬰兒性欲、戀母情結、抑制和轉移組成。文藝是性欲的升華,是無意識的象征表現,文藝的功能在于使作者與讀者受壓抑的本能、欲望、特別是性欲得到轉移式的補償。他的理論把人的情欲、情感看作藝術創作中的動力,指出想象和幻想是藝術心理的關鍵,突出藝術中的視覺思維,這些實際是藝術創作中的 “迷狂”、“發瘋”和“做夢”的創作心理狀態特征,應該說他的理論把審美心理功能研究提高到一個相當高的科學實驗水平上。閱讀他的理論之后,再聯系康德的鑒賞判斷的主觀原理,即審美心理功能理論,應該說弗氏是把康德的審美心理研究作了深入的拓展。無意識是開啟審美心理活動的鑰匙。盡管弗氏的無意識有著一定思想缺陷,但他的這把鑰匙的確插入了審美心理的門鎖。
康德美學對現象學美學的影響
現象學美學理論源于胡塞爾的現象學?,F象學所關注的是認識論中一種整體性意識,是一種能對對象予以直接切中的整體性意識。現象學美學就是把這種整體性意識引入美學中,從而帶來了美學新的變革。其主要代表為羅曼·英伽登。
羅曼·英伽登是波蘭美學家,他師承新康德主義學者胡塞爾,對現象學美學作了極大的貢獻。美國學者凱西說:“沒有哪部批評著作比得上英伽登的那樣一些美學大作。這些著作的嚴謹性和統一性令人贊嘆不已。英伽登還比任何人都更加系統、更加深刻地率先奠定了建立真正現象美學的可能性?!雹龠@種可能性按他的闡釋就是“兩個根本”問題。英伽登接受了胡塞爾的意象性學說,現象學還原方法。承認認識主體的物質客體,承認常識世界的真實性。這樣看來,英伽登美學關切的是本體論、認識論的部分。他把意向性客體分為認為行為的意象性對象(包括實在對象)和純意象性對象(如藝術品),意象性對象可以離認識主體而獨立存在,純意識對象只有一部分屬性通過作品呈現出來,其余屬性則有待于觀賞者的想象力來補充。根據這種哲學思想,他解決文學藝術作品的存在方式和形式結構問題。他認為文學作品的存在方式和形式結構是由四個層次所構成的。這就是說,文學有語音層,語義層,圖式層(不定點的空白)和客體層②。他還認為文學的性質通常在復雜而又往往是非常危急的情景或事件中顯示為一種氣氛的東西,這種氣氛凌駕于這些情景所包含的人和事物之上,用它的光輝透視照亮一切。他把文學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即內容和形式的整體來看待,在一定的時間整體中來理解,無疑十分切合文學的特征。顯出認識上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克服了實證主義、科學主義缺乏整體性、同一性的認識,把文學看作非物理的心理的意象性存在。這些富有積極成果,對文學認識作出了有效的貢獻。
英伽登認為文學藝術的價值論取決于作品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的差異。文學價值論是建立在對藝術作品和審美對象所包含的有價值屬性的分析上,并且建立了一套與作品本體結構相對應的審美屬性結構。
藝術作品作為多層次的集合體,最底層的是某些在價值上是中性的,在價值論上是潛在的特征和屬性。中性的特征分為兩類,一類決定著作品的藝術類型。文學是時間結構、繪畫是空間結構。一類建構起藝術的“個性”,它們在一切藝術中都存在。藝術價值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藝術的匠藝”,即藝術效能聯系結合的屬性,一是由于作品所具有的某些特征、成分而造成的作品具有的各種功能。中性特征和藝術價值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在審美實踐中,藝術的諸多屬性都呈現了藝術價值,既影響著觀賞者喚起審美經驗,又構成了審美對象所顯示的各種審美上有價值屬性的基礎。
康德美學對表現主義美學的影響
表現主義美學在近代西方美學中占有顯耀的地位,這派美學家有克羅齊、柯林伍德、蘇珊、朗格、柏格森、埃德加·卡里特、鮑???,其中克羅齊和柯林伍德的美學思想在表現主義美學中占有重要的席位,克羅齊是表現主義美學的創始人,柯林伍德是克羅齊的追隨者。所以美學史上,表現主義美學被稱為“克羅齊—柯林伍德表現說”。表現主義美學都強調藝術的表現性,但在具體的手段和方法中有著各自的主張。表現主義美學主要是發展康德的“內在直覺”思想。由于“內在直覺”是一種審美意識的心理活動,它的外在或外化就是語言,而內在就是直觀世界。從它的外化表象看,克羅齊看重康德的審美超功利性,是一種無利害,非概念的審美態度,形成他的美學核心直覺說;而從內在直觀心理中,柏格森把它看作連綿的時間意象,對這種直觀心理的研究更深入,側重直覺內在表現,應該說柏格森的理論貢獻比克羅齊的直覺說更大。由于克羅齊重視對藝術的現實關注,所以克羅齊的藝術家擁護者更眾,影響的普及面大于柏格森。這種現象值得我們區別研究。
意大利的哲學家、美學家、歷史學家克羅齊,是一位新康德主義的學者,他沒有走康德所追求的象牙塔式學術道路,倒是更密切聯系藝術哲學和藝術現實。他除了美學著作外,還有《藝術批評》,把美學理論和藝術實踐結合起來。這也是他的影響具有普遍性的重要原因。在克羅齊看來,心靈活動有著四個階段:直覺、概念、經濟、道德,直覺和概念是認識,經濟和道德是實踐。美學就是直覺。他認為藝術等于直覺等于表現等于美語言。所謂直覺實際是人的直觀能力??肆_齊對它有獨特的界定。直覺產生意象,它不是理性的知識,直覺不是感受,是一種假定的,類似表象的意識。據此,他提出“四個否定”③,即藝術直覺不是物理的事實,藝術直覺不是功利的活動,藝術直覺不是道德的活動,藝術直覺不是概念的活動。很顯然,這是康德美學的四個契機的發展。
羅賓·喬治·科林伍德是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歷史學家和美學家,他的《藝術原理》是舉世公認的現代美學名著之一。在《藝術原理》中,他繼承和發展了克羅齊的藝術等于直覺等于表現的思想。法國哲學家和美學家柏格森對直覺有著獨到的理解,他不是像克羅齊、柯林伍德那樣把直覺看作外化的產品,而是側重直覺內在原理的研究。柏格森的直覺完全是自身情感的內在體驗,即藝術感受。用中國文論說法是“只能意會,不可言詮”。這種科學性研究是合理的,有價值的。近代西方美學非理性學說,夸大這種藝術直覺,把它發展為一種神秘的理論,不可解釋的謎,實際是這一理論所造成的負面效果。
綜上所述,筆者只是在每一派美學中挑選有代表性的美學家和美學理論思想來討論,理解康德美學對近代西方美學的聯系,希望從一個側面來研究康德美學??档旅缹W之所以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歸根結底是因為康德以他自己的方式提出了許多美學的根本問題,試圖在更深的層次上揭示美和審美的奧秘,創立了當時最完整的美學體系,其中包含著許多有價值的思想,后世的美學思想難逃其美學影響。
(作者單位:鄭州師范學院文學院)
注釋
①愛德華·凱西:《審美經驗現象學》(英譯本前言),轉引自《現代外國美學教程》,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第155頁。
②英伽登:《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8年,第2頁。
③克羅齊:《美學原理·美學綱要》,北京:外國文學出版社,1987年,第208~2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