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越邊界的跨國通婚十分普遍,然而,這些跨國婚姻大多都是非法的,這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諸多不良的影響,如影響家庭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不利于嫁入中國的越南婦女的權益保障,不利于邊境社會管理等。因此,有必要對中越邊界的跨國婚姻進行深入調查分析,探究解決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中越邊界 跨國婚姻 非法婚姻
近些年來,隨著中越兩國邊貿的發(fā)展,中越邊界的居民接觸日益頻繁,兩國邊界的通婚更為普遍。據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政府有關人士透露,目前與中國邊民通婚的越南女子在廣西已經超過5萬以上。然而,在眾多的邊界跨國婚姻中,有95%的婚姻沒有履行法律規(guī)定的婚姻登記手續(xù),實屬非法婚姻,嫁入中國邊境的越南婦女沒有中國國籍,也沒有中國當?shù)貞艏?,成為游離于社會之外的群體。據調查,幾乎所有的邊境村屯都有著無中國國籍和戶籍的越南新娘。
中越邊界跨國婚姻的特征
2011年7月中旬,筆者帶領學生到廣西龍州縣做社會調查,其中以中越邊界廣西段的邊界縣的行政村為單位選取調查樣本,在這其中,隨機抽取了80戶中越跨國婚姻家庭發(fā)放調查問卷,總共發(fā)放80份,收回60份,有效問卷54份。從收回的有效問卷,我們可以看出中越邊界跨國通婚呈現(xiàn)出如下特征:
中越邊界跨國通婚屬跨界族群通婚。中國和越南在歷史上有相當長一段時間沒有劃分邊界線,兩國邊境民族呈現(xiàn)大雜居小聚居的局面。隨著國家間政治界限的日益分明,歷史上的同一民族逐漸成為了跨界民族。問卷調查顯示,從越南嫁入中國的54名婦女,在語言溝通方面不存在障礙,在居所、飲食、服飾、工藝、倫理、婚嫁、歲時(節(jié)日)、喪葬、信仰、禮儀、娛樂方面與當?shù)刂袊擞兄浅8叩南嗨贫?。正是這種共同的文化認同,促成了中越許多邊民的跨國婚姻。
中越邊界跨國婚姻屬于補償性婚姻流。與越南毗鄰的中國邊境大多經濟相對落后,一些條件較好的適婚女性紛紛嫁往縣城附近的村屯,或在外出打工的過程中認識其他地方的男子嫁往他鄉(xiāng)。加上農村自古就有的“重男輕女”的思想而人為地導致男女比例失衡,中國邊界不少地方出現(xiàn)了青年男子個人問題得不到解決的狀況。問卷調查中顯示,當問及迎娶越南女子為妻的原因時,其中有28份答案是“家里窮,娶越南老婆花錢少”,有14份答案是“年紀大,娶不到中國老婆”,有7份答案是“在國內找不到合適的”,有3份答案是“越南女子溫柔、賢惠”,有2份答案是“從小就認識,是青梅竹馬”。雖然戰(zhàn)后越南也在建設經濟,但是在越南邊境地區(qū)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沒有得到改善和提高,許多越南女子渴望通過通婚擺脫困境。此外,由于歷史原因越南恰好女多男少,這樣就在中越邊界地區(qū)形成了補償性的婚姻流。
中越邊界跨國通婚成員文化水平普遍較低。由于中越邊界的經濟都相對落后,其教育水平與其他地區(qū)相比也較為落后,在中越邊界跨國通婚的成員文化水平都普遍較低。在調查問卷中顯示,在54名中國男性中,有著小學及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的為38人,占70.3% ;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為9人,占17%;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為7人,占13% ;具有中專及大學文化程度的為0人,占0%;而在54名越南女性中,有著初中以下文化的為 51人,占94%,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為3人,占5%,具有中專及大學文化程度的為0人,占0%。
中越邊界跨國婚姻存在的若干問題
中越邊界跨國通婚自古就有,但這些婚姻基本上都游離在大傳統(tǒng)的法文化之外①。隨著近代法制的建立和完善,兩國邊民的婚姻嫁娶從失語的邊緣化狀態(tài)進入到權力中心的視野。根據我國的法律法規(guī),越南婦女雖然“嫁入”中國,但是卻沒有作為一名合法的中國“妻子”的資格,更無法加入中國國籍,無法辦理戶籍手續(xù)。而根據越南的政策,如果個人沒有辦理任何手續(xù)而離開本國,3個月后本人的戶籍將自動注銷,由此,這些越南婦女成為了游離于社會和法制之外的群體,從而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非法跨國婚姻的不合法性與脆弱性影響家庭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問卷調查顯示,因為“家里窮,娶越南老婆花錢少”的男方有28人,占51.8%??梢?,從婚姻的締結過程來看,跨國婚姻存在著經濟基礎薄弱,缺乏法律約束力,情感基礎較為脆弱等影響婚姻關系穩(wěn)定的因素。男方本身的經濟條件差,與沒有合法身份、社會地位低的越南女子結合,使其婚姻狀況出現(xiàn)“弱弱結合”的局面,難以擺脫貧困。非法的跨國婚姻缺乏法律約束,部分越南婦女在中國結婚、生子之后因生活困苦或因婚姻家庭矛盾而選擇離家出走,這樣的“跑婚”導致了不少家庭的破碎,給整個家庭的生產、生活蒙上了陰影。
不利于嫁入中國的越南婦女的權益保障。首先,缺失經濟權益的保障。由于中國農村主要是農民集體所有制經濟,而非法嫁入中國的越南婦女在中國沒有戶籍,也沒有分到土地。在問卷調查中顯示,中越通婚者職業(yè)都是農民,嫁入中國的越南婦女也只能與丈夫一起在丈夫的土地上耕種,經濟上完全依靠著丈夫。雖然也有一些越南婦女外出打工,但她們經常面臨著用人單位要其出示身份證的境況,而她們的“黑戶”身份使其無法在外工作。有的越南婦女在無需出示證件的場所找到了工作,但這樣的用人單位往往不愿和她們簽訂勞動合同,其作為勞動者的權益無法得到保護。其次,缺失政治權益的保障。由于缺乏合法的婚姻登記,即使越南婦女嫁入中國并生兒育女,不僅自己無法取得國籍和戶籍,而且她們的孩子也屬于無國籍人。在政治方面的基本權利如選舉、被選舉、集會、結社等權利都無法享有,這使得她們在政治上無法享有與中國公民同等的權利。②
不利于邊境社會管理。中越邊民的非法通婚給邊境的治安及計劃生育等方面的管理都帶來了難度。一方面,有不少越南婦女利用沒有戶籍沒法登記的借口實施婚姻詐騙活動,導致一些受騙的家庭人財兩空。另一方面,目前我國對于這樣的非法跨國婚姻采取的還是按照原來的老辦法,把她們遣送出境。但從多年的實踐來看,對邊界跨國婚姻的改善效果甚微。此外,許多當?shù)卮迕裼捎诜梢庾R淺薄,認為將這些越南婦女遣送回國就是拆散了他們的家庭,使得他們妻離子散,因此,對政府的做法產生了很大的抵觸情緒,影響社會的安定。
中越邊界跨國婚姻家庭的未來走向
中越邊界的跨國婚姻因有著相似甚至相同的文化背景、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風俗,且絕大多數(shù)是自由婚姻,因此,中越邊民民間通婚宜“疏”不宜“堵”。
變通適用婚姻登記條例的規(guī)定。我國雖然于1995年頒布了《中國與毗鄰國邊民婚姻登記管理試行辦法》,但現(xiàn)實中邊界跨國婚姻合法性情況并沒發(fā)生改善,其原因之一是越南政府與中國政府對待邊境婚姻的政策不一樣,這使得越南新娘提供不了中國婚姻登記條例中所需的合法登記相關證明。對此,中國應力求與越南政府合作,共同商討解決這一問題。
正視并積極探求解決邊境跨國婚姻的國籍、戶籍問題的方法。解決已嫁入中國的越南婦女的國籍、戶籍問題,承認她們的社會身份,使之成為真正的中國公民,不僅是解決邊境跨國婚姻問題的關鍵,而且也是維護邊境社會穩(wěn)定的基礎。但在實踐中,嫁入中國的越南婦女卻不容易獲得中國國籍和戶籍。我國的《國籍法》規(guī)定較為簡單,對于外國人或無國籍人入籍的具體條件和程序不明確,缺乏操作性。加之,嫁入中國的越南婦女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她們喪失了越南國籍后,即使想加入中國國籍,但卻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實現(xiàn),因此,明確加入中國國籍的條件和程序就顯得十分重要。
廣泛地進行法制宣傳。中越邊界通婚是長期習慣使然,無論是中國公民還是越南公民大多都認為即使沒有合法的婚姻登記,也不阻礙一個家庭的繁衍生息。同時中越邊民的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識淡薄,沒有意識到合法的婚姻登記的重要性,也無法預見到非法婚姻對家庭、對社會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因此,對我國邊民進行法制宣傳,增強邊民的法制觀念是解決邊界非法跨國婚姻問題的重要途徑。
加強國際合作。中越邊界跨國婚姻問題,與中越兩國的利益都息息相關。因此,中越兩國政府應通力合作共同解決這一社會難題。近些年來,越南政府對于在外的越南新娘們也進行了政策調整,如2007年越南政府頒布了關于對僑居國外的越南人入境免簽證的規(guī)定,我們可以從相似的問題中看到解決中越邊界非法跨國婚姻合法化的前景。不過,從當前的國際情勢來看,中越兩國政府的溝通與合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實現(xiàn)。同時,中國的政府組織和非政府組織可以積極利用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與國際組織或越南的民間組織通力合作,建立聯(lián)席制度、合作機制,共同致力解決中越邊界的跨國婚姻問題。
(作者單位:廣西財經學院法學院)
注釋
①羅柳寧,龍耀:“中越邊境跨國婚姻的流變及其思考”,《百色學院學報》,2007第2期。
②李娟:“中越邊境跨國婚姻中女性的身份認同思考:以廣西大新縣A村為例”,《廣西民族研究》,2007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