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同學而言,
“社會”這個詞不陌生,“社會學”這個專業卻是很陌生。如果,你曾觀察到下面這些社會現象,有過疑惑,很想知道如何去改善;又或者曾經感同身受,卻不知道為什么會是這樣,又該怎樣科學地去分析這種現象,找到其根源。那么,也許讀社會學,會讓你找到最合適的答案。作為一個社會學本科畢業的學生,今天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社會學這個專業,私心當然是有的,希望這個我讀了4年的專業能夠吸引更多的學弟學妹。
疑問1:社會如此之大,我卻如此之渺小。我對于整個社會真的是有意義的存在嗎?反之,社會對于我這個渺小的個體又有什么意義呢?對于社會,究竟應該抱著怎樣的看法?對每個個體,它是公平的嗎?
疑問2:社會變革得越來越快,近幾十年來,生活的變化太快了,我們越來越多的生活內容離不開電子產品。拜菩薩可以在網上完成,隨時隨地可以跟蹤另一半的地理方位,還有最近日本研究出了幾可亂真的3D人臉面具。我們真的會變成賽博格嗎?(賽博格,社會學者提出稱現代人為賽博格,其英文“cyborg”是“cybemetic organism”的結合,實際上表示了任何混合了有機體與無機體的生物。簡單地說,就是機器+人。)
疑問3:去年自美國興起的“華爾街運動”在很短的時間內擴散開來。這起發生在美國的事件對我們有著什么影響?為什么社會上有的人要舉起標語占領街頭,才能讓大家聽到他們的聲音?美國的次貸危機為何會引發歐元區的國家瀕臨破產?
對于這些問題,社會學也許不能給出如同1+1=2的標準答案,因為它所研究的并不是針對某一個問題的特定解答或者理論。社會學更多的,是告訴我們一些觀察世界、思考世界、思考我們自身和世界的關系的方法。而且,在人文科學中,很多問題并沒有標準答案,你需要反復思索,反復挑戰。
也許你會問,那社會學的范圍是不是太大了,說穿了,我們生活在社會里,所有東西都和社會息息相關啊?沒錯!就好像有了數學知識才能研究物理化學,社會學作為一門研究社會的科學,我更愿意把它視為一門基礎學科。它探索的范圍很廣:社會的變遷與發展,社會組織和網絡,社會階級,社會文化和環境,社會運動,社會生活中的科技、通訊和醫療,以及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都在其范疇之內。如果你希望今后的職業道路是法律、商科、醫療、政治及社區發展的話,在本科階段讀社會學,將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它會幫你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在人文學科中,社會學當之無愧是一顆閃耀的珍珠!
讓我們看看社會學一些主要的課程設置:
社會統計學、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數據分析技術(SPSS)、經典社會學理論、社會心理學、農村社會學、城市社會學、人口社會學、社會人類學、經濟社會學、勞動社會學等必修課程。同時,還有很多諸如環境社會學、宗教社會學、家庭社會學、社會分層與流動這樣的選修課程。
總結一下就會發現,社會學在對社會的研究、犯罪學、人口學、社會心理學、公共行政、老人學、社會工作等領域都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只是,它并不像有些學科那樣地專業對口,不像讀軟件工程的同學可以畢業后做軟件工程師,社會學畢業后,并沒有一個叫做“社會工程師”這樣的崗位在等待著你。不過——
我們可以看一看一些成功的前輩所從事的事業:
劉強東,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人。1996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2004年初涉足電子商務領域,創辦“京東多媒體網”(京東商城的前身),并出任CEO。
徐進,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本科畢業,美國芝加哥大學統計學碩士&社會學博士,曾任金融分析師。
是不是和你想象中不太一樣?以我們學校為例,近3年的畢業生的畢業動向大致如下:
50%——保研、出國留學
在一些知名院校,這一比例甚至可以達到90%。他們在碩士階段可能并不是繼續攻讀社會學,而是學習一些其他的學科。要知道社會學的方法論,包括其涵蓋的研究、統計和資料分析,有著非常大的功能。就像前面說的,社會學教會我們的是分析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給出答案。
10%——政府及事業單位
主要是一些政府政策的研究部門。在公務員考試的專業分類里,社會學是一個大類,包括社會工作(含司法社會工作方向等)、社會管理、社區服務(管理)、家政學(服務)、老年服務(管理)、青少年工作(管理)等內容和工作方向。
20%——企業,包括央企、國企和外企
社會學畢業的學生,可以在企業負責撰寫社會補助的企劃案,以及從事行政、廣告、銀行和咨詢等方面的工作。其中,不少學生進入了中外社會調查和市場調查公司。
20%——傳媒及其他
社會學本身的特性——強調思考,所有非常強調具備這一能力的工作,比如記者、編輯等都適合社會學畢業的學生。只是要從事這些職業,光有一張社會學的文憑也是不夠的,還需要提高各種綜合素質,比如文字功底。
我個人關于社會學的思考:
臺灣大學的社會系老師林國明曾在畢業典禮上這樣說道:“社會學是最好的公民教育。”我也常常在思考,經過四年的社會學的知識訓練,到底可以培養我們的什么能力?其實,這四年,我只走了三步:
第一步:認識社會。社會中的種種困擾,人生中的困局,有些是集體的力量造成的,我們要認識究竟是哪些力量在影響著我們。遇到不如意,比如付出卻沒有回報,其實是由于各種因素,比如性別、升遷制度、市場競爭所造成的。
第二步:理解社會。社會學讓我們對社會的不平等有著一種敏感。讓我們更好地去理解這個社會。
第三步:正因為可以感受到這種不平等,所以培養了我們會用批判的眼光去發現和看待不公正的現象,其中,更寶貴的是可以用一種人文關懷精神去分析判斷這種現象,也可以用自己的實踐去改變這個世界。就好像“華爾街運動”,也許美國目前的制度不是最壞的,但人們仍然希望能夠尋求到更好的制度,一種更公正公平的制度。
讀社會學,并不能承諾你什么,它不是一個熱門專業。但它有著非常寶貴的地方,它教會我們更好地去看待和理解這個社會,讓我們具備做一個合格公民的能力。所以,歡迎你來報考社會學!
編輯 楊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