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檢查仍然沿用傳統的習慣性做法,其檢查組人員的部分住宿費,由被檢查單位支付;檢查期間的就餐費用,也由被檢查單位全部承擔;每離開一個被檢查單位時,還要接受饋贈價錢不菲的禮品等,這些做法已經影響到檢查的質量,應當引起管理層的高度重視,采取堅決有力的措施予以遏制,確保企業財務內查的工作水準。
關鍵詞:國企;財務;內查;突破;防線
中圖分類號:F81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4-0084-02
近年來,國有企業中有關國計民生的石油、電力、鐵路、航空、通訊、煙草、鹽業、金融等行業,已經改制為國有股份有限公司,實行行業垂直管理。但從實施檢查的效果看并不理想。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既有管理層制度的設計問題,也有檢查組的操作問題,還與被檢查單位設置的防線有關,使國有企業財務內查達不到檢查的目的,應當引起企業管理層的高度重視,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糾正。
一、作為問責內容,責成被檢查單位經辦人與資料同在
按照通常的做法,組織檢查的企業管理層,在實施檢查前要下發一個通知給被檢查單位,其目的是讓被檢查單位做好準備工作,將相關資料整理齊全,安排經辦人處于待命狀態,便于檢查組能在2~3天內完成一個單位的檢查任務。但這種正常的工作安排,被檢查單位卻產生出另一種效果,那就是擔心暴露問題,做起了反檢查的準備工作。如將經辦人打發外出;將會計憑證故意打亂堆在柜子里;將關鍵資料收藏起來等,使檢查組在檢查中難以檢查到真實的情況。在檢查會計憑證時,檢查組本來能在預計的時間內完成,但由于翻閱查找憑證所花費的時間,也只能完成預定任務的1/3左右;也是由于文件資料提供不及時,對發現的疑點問題難以下定論,最后也是不了了之,使企業財務內查的成效大打折扣。面對這種情況,企業管理層就要采取措施進行遏制,其中在下發檢查的通知中,就要將被檢查單位應做好的準備工作,作為主要負責人的問責內容,以文件的方式提出,作為任期考核的內容之一,使反檢查的效率歸于零。一是要責成被查單位根據檢查的內容,安排經辦人在檢查期間處于待命狀態,既不能到外地出差,也不能請事假,留在崗位隨時回答檢查組的詢問,否則將作為年終考核時的問題進行扣分,并與全年單位的獎金掛鉤,促使被檢查單位積極配合檢查組的工作。二是要責成被檢查單位將與檢查有關的資料準備齊全,尤其是要將會計憑證按編號順序進行擺放,其他資料按類別有序放置等。檢查組查找資料時,應由被檢查單位的經辦人協助查找,為檢查組順利開展工作提供盡可能的方便條件。實施中,如果存在因查找資料延誤檢查時間,作為問責內容之一,就要追究被檢查單位主要負責人的失職責任,以保證檢查組按時完成檢查任務。三是對參加座談會的人員,責成由被檢查單位如實提供單位花名冊,由檢查組從中選出參加座談會的人員,避免由被檢查單位指定的人員參加,這樣既可以使參加座談會的人員具有代表性,也可以避免輿論一邊倒的情況,使檢查組能夠了解到被檢查單位的真實情況等。
二、樹立責任意識,促使檢查組與被檢查單位互相監督
按法治化標準衡量,凡是有工作責任的地方,都離不開監督,否則將不構成責任。企業內部檢查也不例外,檢查與被檢查是一對不可分離的孿生胚胎,誰也離不開誰,共同維系著經濟發展和制度的正常運轉。實際中,被監督單位如果離開監督機關的監督,其工作結果只能是自己評估自己,因為企業的管理層,不可能親自到所屬單位進行檢查,除了聽取所屬單位正常的工作匯報外,大部分工作成果的驗證,要通過委派的檢查組進行實地檢查,經過綜合評估后形成一定形式的報告,然后逐級反映到管理層,使被檢查單位的工作,處于客觀評價的位置。其一,將檢查與被檢查定位于一種責任,變對立情緒為互相監督的自覺行為。檢查中,檢查組是代表管理層委托的重任,應當客觀公正的對待檢查出的問題,并且毫不保留地將問題反映給管理層;被檢查單位應當以委托代理人的身份,將單位的家底和盤托出,由檢查組進行鑒定和甄別,對存在的問題,也應當抱著誠懇的態度進行改正,使單位成為健康的經營實體。其二,要引導檢查組與被檢查單位換位思考,互相理解積極配合檢查工作。實施中,檢查組應站在被檢查單位的角度,對發生問題的背景進行分析,假如是自己遇到這種情況應當如何處置,被檢查單位是故意所為,還是過失造成的結果等,這對問題的界定和提出處理及整改的建議,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被檢查單位應站在檢查組的角度,來看待被檢查的事項,自己在哪些方面做的較好,哪些問題是與管理層的意圖相背離,甚至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如果對存在的問題一直蒙蔽下去,其后果將是何種結局等。這樣的換位思考,雙方將會獲益匪淺,互相配合將檢查工作做好。其三,檢查與被檢查的雙方應當以責任為重,摒棄個人的私心雜念。從工作原則出發,檢查組接受管理層的委派行使檢查權,應當本著對企業管理層高度負責的態度,實施中慎重地對待所檢查的事項。被檢查單位也是受管理層的委托,以代理人的身份實施經營控制權,其實施的結果直接關系到企業管理層戰略意圖能否實現,所以通過檢查組的檢查,將自己的經營成果由檢查組反饋給委托人。但在實際的檢查中,由于熟人關系、上下級關系、同事關系、同學關系及親屬關系等,給檢查工作蒙上一層陰影。檢查中使該了解的情況未了解透徹,該深入調查的未深入下去,該反映給管理層的未反映上去等,檢查的質量也因此受到縮水。
三、食宿全部自理,應與被檢查單位完全切斷利益關系
目前,國企內部檢查仍然沿用傳統的做法,即檢查組的住宿費用部分自理,就餐完全由被檢查單位負擔,這種做法為內部檢查組的獨立性留下隱患。在住宿方面,多半是由檢查組自己登記住房,并結算住宿費用;但有些檢查組是由被檢查單位安排住宿,為了顯示其豪爽氣派,其住房標準往往要超出報銷標準的一半,甚至是成倍的標準,通常由檢查組按報銷標準開具發票付款,剩余部分由被檢查單位付款結算。在就餐安排方面,也存在被檢查單位互相攀比的情況,一是顯示出主人好客熱情的場面;二是為擠占檢查時間創造了條件。有些被檢查單位除了檢查組進點出點時的接風與送行宴請外,平時的就餐也是挖空心思地安排到偏遠的類似“農家樂”餐館,僅用餐時間就占用工作時間的1/3左右,還有的故意將檢查組人員灌醉,使之在半天之內不能參加檢查組的工作。為保證檢查組的工作質量,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切斷這種利益鏈條關系。首先,檢查組的住宿費應全部自理。按照單位出差標準,檢查組應當自己聯系住宿賓館,選擇標準以內的房間,退房時結清全部費用,不留給被檢查單位任何需要結算的剩余款項。其次,工作就餐也應由檢查組自己安排。按照各單位出差生活補貼規定,檢查組每天的生活補貼均由委派單位負擔,其標準基本能維持在中等以上水平。而檢查組現在的就餐習慣,不知是從何時形成的,好像法定的由被檢查單位負擔。但從行業系統整體利益衡量,被檢查單位負擔了就餐費用后,檢查組的委派單位并未因此減少差旅費支出,這樣多支出的部分,就成為檢查組人員的灰色收入;從廉政角度講,檢查組就變相地侵占了企業的利益,應當取消這個慣例。最后,檢查組不能接受被檢查單位的任何禮品及禮金。從調查了解的情況看,企業內部委派檢查組出發的時候輕車簡從,回來時基本是滿載而歸,隨車司機不僅要挨家挨戶的送,還成為禮品的分發者;未帶車輛的檢查組,回來時大包扛上小袋提著非常艱難的行走。這種情況又不知從何時形成的法定慣例,且不說檢查組的廉潔行為,被檢查單位購置禮品的花費,正常的賬務處理是不能報銷的,只能是以弄虛作假的方法將資金套出,然后來填補這個窟窿。這種行為使得檢查組的處境非常尷尬,自己本意是來檢查違反財經紀律問題的,而自己的做法,又縱容了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這種情況不可小視。
四、自備交通工具,查看現場不能安排檢查以外的內容
在國企的內部檢查中,有的檢查組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被檢查單位,查看現場基本是由被檢查單位提供的交通工具,從某種意義上講,檢查組一開始就失去了檢查的主動權。通常情況下,對方的現場未準備好之前,或者根本不想讓其檢查時,就尋找種種理由予以阻擋,錯誤的認為檢查組檢查的時間熬到了,檢查組的任務也就算完成了,有意拖延檢查時間。還有的單位將檢查組安排上車后,其行程就由不得檢查組的安排了,不是拉到名勝古跡參觀游覽,就是拉到風景區觀賞自然風光等,僅此就占用了檢查組大量的檢查時間,使該查看的地方沒有查看到;該清點的庫存物資沒有清點;該檢測的固定資產沒有進行檢測,致使檢查工作處于半生不熟的狀態,有的甚至連過場都沒有走好,使被檢查單位的違紀行為得不到應有的查處,這種情況使檢查組陷入非常悲哀的境地。為扭轉這種被動局面,檢查組實施檢查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備交通工具,或者在當地租用交通工具,以爭取主動權。這種情況在有些企業的管理層可能有些阻力,認為所屬單位有現成的交通工具不用,舍近求遠還要花錢租用交通工具,在經濟上不合算,這是管理層從一個方面看問題,是正面的思維方式,卻沒有考慮到負面作用給檢查組帶來的影響。檢查組如果能得到管理層這種使用交通工具的授權后,就要謹慎地使用這種授權。第一,檢查現場前,應制定出最佳的檢查方案進行檢查,選準檢查地點一次性的進行檢查,以優選法來節省交通費用的支出,使管理層付出的檢查成本,發揮出最大的經濟效益。第二,檢查組人員要嚴格遵守檢查期間的紀律。檢查期間不借用檢查之名游山玩水;不借用檢查期間的交通工具走親訪友;業余時間不使用企業付費的交通工具,去參加任何形式的娛樂活動等。第三,檢查組每次用車結束后,全部結清其費用,不能讓被檢查單位負擔使用交通工具的任何費用,這要作為檢查組的一項紀律責成其遵照執行,以保證檢查組開展檢查工作的獨立性。
綜上所述,在國有企業安排的財務內部檢查中,要打破傳統觀念,只有將檢查組與被檢查單位的經濟聯系徹底切斷,才能保證檢查組的檢查地位具有獨立性,也才能保證檢查組實施檢查的工作質量。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保證國民經濟健康運行,為社會為人民造福。
參考文獻:
[1]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實施條例,國家審計署頒布的《八不準》規定[Z].[責任編輯 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