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完善不僅直接的影響到企業的管理水平,而且還影響到了企業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順利運行。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要想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與市場競爭力,就必須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加強財產管理,使其水平不斷提高。主要陳述了內部控制制度在現代企業中具有的重要位置,同時提出怎樣在健全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上將其財務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內部控制制度;財務管理;財務監督;企業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4-0029-02
當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完善不僅直接的影響到企業的管理水平,而且還會影響到企業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順利運行。企業作為一個自己負責盈利與虧損的組織,一旦成立以后,就必須想出有效的方法將自身的經濟效益與市場競爭力提高,因為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生存、發展下去。由于目前的市場競爭力十分激烈,其為了將自身的經濟效益與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企業就必須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提高其資產管理水平[1]。
一、目前企業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完善的資產管理制度。目前大部分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現有的制度過于陳舊,與目前的管理現狀不相適應,加上缺乏切實有力的措施保障制度的執行,導致資產管理不規范,如單位不能按規定進行定期不定期的資產盤點,導致不能及時發現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難以了解實際存量,對過期資產不能及時進行處置,虛增了企業的賬面資產[2]。有的資產不履行相關的審批手續就報廢,并進行相應的處置,帶有很大的隨意性,極易出現舞弊現象。
2.部門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影響資產管理效益。企業財務部門、資產使用部門與資產管理部門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加上部分人員責任意識淡薄,工作責任心不強,甚至出現推諉、扯皮現象,導致資產管理銜接不及時,資產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如由于職責不明確,資產使用過程中出現故障,不能及時向資產管理部門反饋,致使資產不能及時得到維護保養、影響了其使用效益[3]。
3.管理手段過于陳舊。目前大部分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方法仍舊沿襲多年前的管理方式,未能實現信息化管理,導致資產管理不及時,信息不完整,難以準確及時了解資產管理動態,不便于部門間實行資產的合理調劑。
4.中國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概述。各國對中小企業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普遍都從性質和規模角度對中小企業進行界定。美國的中小企業發展比較完善,美國經濟發展委員會對中小企業定義為:(1)獨立經營管理,通常南業主自己經營管理;(2)個人或小集團投資并擁有所有權[4];(3)其產品或勞務主要為當地市場服務;(4)企業規模在同行業中相對較小。只要具備以上四個標準中兩條的都為中小企業。
中國則主要是從定量角度來定義中小企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規定,中小企業標準根據企業職工人數、銷售額、資產總額等指標,結合行業特點制定。具體各行業的標準(見表1):
表1 中國中小企業劃分標準
中國是一個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國家,中小企業不僅在就業上能夠吸納大量的勞動力,而且能夠為中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中小企業更是當代經濟中的主要創新力量,所以,加快發展中國的中小企業顯得十分迫切[5]。
中小企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國65%的專利、85%的創新來自中小企業。由此可見,中小企業已經在中國國民經濟中占據了半壁江山,成為經濟發展、市場繁榮和就業擴大的重要基礎,并以其靈活的運行機制和市場適應能力成為中國經濟體制轉變的推動力量和經濟發展的發動機。根據2007年的數據統計,中國中小企業已經達到4 200多萬戶,占全國企業總數99.8%。近年來,中國中小企業進出口貿易也發展迅速,成為中國出口經濟的主要支柱。但不容忽視的是,現階段中國中小企業經濟雖然發展迅速[6],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卻存在著嚴重的缺陷和不足。眾多的生產型中小企業財務內部控制薄弱,尤其是存貨內部控制觀念落后,現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較少。由此造成企業存貨管理混亂,隨意結轉主營業務成本,造成財務報表失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稅收的繳納,既不利于企業健康發展,在國際上亦相對缺乏競爭力。
二、建立健全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將其財務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1.完善財務匯報管理。企業的各個下屬子公司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向企業匯報各種財務信息,其中,在一定的時間內按照規定的格式編制信息資料,其中,每個月要匯報的主要有各種會計報表、反映銷售情況還有動態結算情況的經營信息表等。如果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出現問題,子公司也要如實的向企業總部進行匯報,企業總部應對問題進行有效的處理并及時的進行跟蹤、調查;對于因信息報告送交不及時的或者沒有按照固定時間上報從而造成嚴重后果的,將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子公司匯報的各種經營信息經過企業總部的財務部門進行匯總分析后,通過月度開展的經營會議向企業管理組織進行匯報。通過財務匯報管理,可以對企業和下級子公司的財務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和跟蹤,這樣能夠降低財務風險并有效的對其進行控制。另外,企業每年必須要向董事會匯報送交財務報表情況,同時還要向其匯報經營狀況。此外,企業對財務報告的報出作了明確的規定,年度財務報告經過企業聘請的注冊會計師業務的中介服務機構審計報告董事會審批通過后對外報告送交、披露。其他的定期報告也要根據相關規定,經由董事會的批準后方可進行報出。
2.加強費用控制。企業應建立費用預算制度,每年的年初由各級職能部門編排制定其所屬部門的費用使用計劃,經由各級財務管理部門審查核實、總經理舉行會議討論過后,再匯報給董事會。部門職能的整體費用必須要控制在預算費用之內,如果超出了年度的費用預算,部門應將其費用報告給總經理,然后通過舉行會議審查確定。另外,部門預算的整體費用的非經常發生的項目在預算報請上級審查報告批準時應加上專項說明,在實際發生過程中仍然需要事前出示專題報告,按照程序報請上級審查報告批準[7]。
3.建立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機制,加強財務監督。企業有個健全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機制可以將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建設的步伐進一步推進,另外,加強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也是考查企業管理的重要標志之一。各級的企業與部門、尤其是財務部門這一塊,要時刻按照市場監管機構提出的要求以及根據企業實際經營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不斷完善內部控制方法,使其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制度能夠在實際中有效的實行。具體應包括三個層次:首先,應在企業的各種事務中融合相互約束、控制制度,建立以“防”為主要的監控防線。其次,建立事后監督,就是說在會計部門定期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對其所在的各個崗位、各項事務日常性以及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為主的監控防線;另外,在企業現有的檢查、盤查、審計、紀律檢查部門的基礎上,建立起以“查”為主的監督防線。通過上述所說的三個監督控制方法。不僅可以有效的對實際中發生的問題進行控制,而且還可以防范和處理企業存在的各種財務風險問題,其在企業中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內部控制制度在企業的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決定企業是否在市場中生存下去。隨著市場競爭力越來越激烈,企業要想使自身的經濟效益與競爭力不斷提高,就必須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其財產管理水平,所以說,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的好壞,將與企業的生存有著密切的關系,各企業部門應正確認識這一嚴峻問題。另外,由于現代社會市場環境較為復雜性,從而給企業帶來了無法預料和無法控制的風險問題,因此,為了更好的控制各種風險,企業內部應建立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監督平臺,及時的掌握企業內部控制信息,進而控制經營風險。
參考文獻:
[1] 李向陽.美國企業內部控制機制面臨的難題[J].國際經濟評論,2007,(Z4):141-143.
[2] 吳水澎,陳漢文,邵賢弟.企業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與啟示[J].會計研究,2000,(5):115-119.
[3] 閻達五,楊有紅.內部控制框架的構建[J].會計研究,2001,(2):108-110.
[4] 陳玲.關于中國內部控制規范建設的思考[J].會計研究,2001,(8):126-128.
[5] 胡婷.淺談中小企業存貨的內部控制[J].中國科技博覽,2009,(4).
[6] 王利敏.中小企業存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師,2009,(12).
[7] 湯雪靜.中小企業存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8,(2).
[責任編輯 吳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