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PBL教學法是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在軍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中加以應用,可以培養學員日后到基層部隊的任職能力,解決軍校基礎課大課堂學員自主參與學習積極性不高問題,加強法律和道德兩部分教學內容的銜接。
關鍵詞:PBL教學法;“軍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4-0325-02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BL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將學習與任務或問題掛鉤,使學習者投入問題中,它設計真實性任務,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PBL是基于現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目前已成為國際上較為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摘自百度百科)。軍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課,是軍隊學歷教育院校本科學員的必修課。該門課程有自己獨特之處,如果能正確應用PBL教學法,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軍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課程教授的對象是軍人(其中絕大部分是以后到基層部隊的一線指揮軍官),課堂大都是采用大課的形式(一般人數都在100~200人左右),該門課程是由道德和法律兩個相對獨立的部分組成。針對這樣的特點,PBL教學法的運用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利用PBL教學法,著重培養學員日后到基層部隊的任職能力
軍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作為一門政治理論課,貌似枯燥無用,其實不然,無論是授課內容還是授課形式,該門課程對學員來講都十分重要,因為他可以培養學員日后到基層部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內容方面來看,軍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很多內容都是學員以后到基層部隊所面臨的、所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或是作為指揮官必須要會的東西。比如說第二章的“錘煉忠誠品格永遠聽黨指揮”中就有一個重要內容——堅決抵制“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等錯誤觀點,這對于基層連隊的指揮官來講,就是必須要講清的一個問題: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的內涵是什么,他的錯誤之處何在,他的危害性究竟有多大,基層官兵要如何抵制這種思想[1]。所以教員講的這一堂課可以說學員以后拿到部隊就直接能用。從授課形式來講,每一名基層部隊的帶兵人,最起碼你要會給戰士上課、開會,會組織戰士學習、討論或搞其他活動。所以教員一些新穎的授課形式,也是學員學了以后到部隊直接就能用的。
利用PBL教學法,結合課程內容和授課形式,可以培養學員以后到一線基層部隊當指揮官所需要的最基本任職能力。比如說在講授“堅決抵制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這個問題時,在教學設計上就可以充分利用PBL教學法。將該次課程設計為讓學員模擬副連長組織一次“抵制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等錯誤思想”的黨團教育活動。教員將該首先將學員分成不同的小組,每組分別完成該項模擬任務。各小組先就該主題進行討論,讓學員自己去思考、討論,尋找“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這種觀點的錯誤之處。各小組形成比較成熟的意見后,要求每個小組選派一名學員任模擬副連長,組里其他人員協助副連長組織好這次教育活動,全班學員充當模擬教育對象——某連全體戰士。在這種教學設計下,學員是學習的主體,所有學習活動都要學員自己主動參與,將要學習的內容與要完成的模擬任務掛鉤,學員們通過自己的自主探究、分工合作來完成這一課時的學習任務。而且這一學習任務的設置是直接指向現在基層部隊的所需要完成實際任務,對學員以后的工作可以是起到了直接的指導作用。
二、利用PBL教學法,解決軍校基礎課大課堂學員自主參與學習積極性不高問題
軍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軍校的一門基礎政治課,一般來講,這門課程的授課大都是采用大班教學,一個班級少則近一百人,多則近二百人。由于學員人數眾多,學員要全員主動參與有一定的困難。尤其是一些教員在講授該門課程時,是以教員在上面講為主,課堂上學員大部分時間只能被動的聽教員講授,主動參與的機會相對較少,學習積極性不高。另外,有些教員雖然采取了很多新穎的課堂形式,但實際能夠參與進來的學員也并不多。
利用PBL教學法,結合該門課程自身的特點對授課形式加以改進,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上述問題。在設計教學任務和問題場景的時候,教員可以將學員分為不同的小組,按各小組完成任務或解決問題的不同程度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小組討論階段。在這個階段必須全員參與,每一名學員必須就布置的問題進行思索和探究,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員必須要隨時跟進學員討論的過程,檢查每名學員的討論發言記錄。這樣既可以隨時了解學員在討論過程中需要教員指導的問題,對于方向錯誤的組別可以實時進行引導和調整,又可以督促那些不積極的同學投入到學習任務當中。第二個階段組織實施階段。在第一階段已經形成初步的討論意見的基礎上,各組學員開始組織起來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每個組內成員按任務的不同,以及各人的特長分別承擔不同角色,如制作PPT,搜集資料,負責講解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員主要是對學員的組織、人員配置使用進行了解。可以幫助學員解決技術問題,如PPT制作過程中的困難等。更重要的是了解學員在組織過程中出現的障礙或是取得成果,練就學員們的組織能力,推廣優秀的組織方法。對于組織能力的培養,是教員在利用PBL教學法中要格外重視的。因為組織能力是以后每名基層指揮官必須要具備的,在普通的課堂上又難以學到、難以練就,而利用PBL教學法再結合學員以后的實際工作需求,就可以很好地鍛煉這個方面的能力。第三個階段是學員展示成果的階段。在這個階段,經歷了小組內全員的討論,形成了每個組別自己意見,各組通過人員分工,全力合作找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或完成了任務,最終把成果展示在課堂上。在這一收尾階段,教員可以檢驗出學員是否已經掌握了需要掌握的知識,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并能夠通過有效地組織來完成團隊的任務。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如果教員能夠結合教材和學員實際需求,設計合理的教學任務和問題場景,所有的小組經過上述三個階段的努力都能基本完成布置的任務,而且能夠很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基本上所有的學員都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任務當中來,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利用PBL教學法,將道德與法律的教學有機銜接
軍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由原來軍人思想道德修養課和法律基礎課兩門課合并而來,相對來講道德和法律是兩個比較獨立的內容,不少教員在教授該門課程的時候,道德和法律的內容銜接得不合理,給學員造成了困惑。
利用PBL教學法,可以將該門課程中的道德與法律兩部分有機銜接,更有利于培養學員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過硬的法律素質。PBL教學法本是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涵在問題背后的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設計PBL的問題情境時,教員就應當考慮到其中所蘊涵的道德意義和法律規則。比如說在講解第五章中的“培育戀愛婚姻家庭美德”這一內容時。就可以將現實中的一些軍婚案例加上情境,例如,某士官的配偶遭遇婚外情,影響了工作,你作為該士官所在排的排長,你應當如何幫助他?這是現實中的一個典型案例,將學員設定為排長也是他們畢業以后馬上要任職的崗位,該情境的設置本身就包含了婚戀家庭中的道德和法律雙重問題,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情境設置可以說是在讓學員學習相關知識的同時,直接培養了學員任職時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不同的學員在解決這一問題時肯定會有不同的側重,在這一過程中學員可以自己去思考軍人對于戀愛婚姻家庭所應當秉承的態度,去查找這些問題應當依據什么法律來處理。利用PBL教學法,教員通過合理的情境設置,就能把相關的法律和道德知識銜接到一起,讓學員不僅學會運用法律武器,更懂得法律背后令人推崇的道德。
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它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導向的啟發式教育,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教學目標。PBL教學法在軍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中加以運用,可以更好地培養學員日后到基層部隊的任職能力,有效地解決軍校基礎課大課堂學員自主參與學習積極性不高問題,有力地加強法律和道德兩部分教學內容的銜接。
參考文獻:
[1] 王聯斌.軍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9:52.
The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ethodology in the Military Thought Morals Tutelage and Legal Foundation
YAO Cai-yun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Beijing 100072,China)
Abstract:PBL is the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problem solving.If it applied to the Military Thought Morals Tutelage and Legal Foundation,the students’ ability can be improved;and their learning enthusiasm can be motivated;and the morality and the law can be closely associated.
Key words:PBL teaching methodology;the military thought morals tutelage and legal foundation;application
[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