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推進地方金融發展,有效整合黑龍江省地方金融資源,2009年12月25日,由黑龍江省政府牽頭,在合并重組原大慶市商銀行、齊齊哈爾市商業銀行、牡丹江市商業銀行和七臺河市城市信用社的基礎上,成立了龍江銀行。在短短的兩年的時間里,龍江銀行經營規模增長了近3倍,資產規模達到1450億元,多項經營指標在當地處于前列。在金融競爭白熱化的今天,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著實不易,龍江銀行在經營管理方面一定有其獨到之處,帶著這個問題,本刊記者近日對龍江銀行董事長楊進先進行了專訪。
破繭而出:構筑高效發展平臺
楊董事長指出,龍江銀行的重組不同于大多數城商行,整合的金融機構包括三家城商行和一家城市信用社近百家經營網點,各家機構的經營體制、發展思路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并且此前各自的經營狀況都不錯,因而重組過程相對復雜。在地方政府的強力推動下,各家機構從大局出發,積極配合。相關各方通力合作,開辟綠色通道,全力支持組建工作。從2009年初決定組建到年底正式掛牌,僅用了不到一年時間便完成了定名、選舉和聘請高級管理人員、銀監會審批等工作,取得了籌備時間短,審批速度快,資產質量好的成績。
優化股本結構
龍江銀行以資本為紐帶,努力優化股東結構,引入了黑龍江省大正投資集團、中糧集團、黑龍江北大荒集團、上海(上實)集團、上海國際集團等國內一流的戰略投資者,壯大了資本實力。同時,建立長效資本補充機制,加強自身積累,穩健經營,完善內部資本金補充機制,啟動資本化運作計劃,加快推進上市融資進程。
搭建科學高效的組織架構
依照《公司法》和《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指引》,龍江銀行迅速搭建起“三會一層”的組織架構,“三會一層”相互制衡、分工協作、共促發展,形成了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在此基礎上,改變傳統的部門管理模式,對銀行內部原有部門進行整合,創新實行條線管理,建立了科學高效的業務管理組織體系。
明確清晰的發展思路
黑龍江省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戰略糧生產儲備基地,“三農”金融需求非常旺盛。因此,龍江銀行依托地方經濟特色和中糧集團產業鏈優勢,確立了以農業產業金融的發展方向,提出“打造國內一流的現代農業產業銀行”的發展愿景,確立了“面向農業產業、面向中小企業、面向地方經濟”的市場定位。通過開拓創新、深化服務,為不同地域和領域的客戶提供專業化、綜合化、個性化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和金融支持。同時,堅持自身研發、合作創新的產品定位,走差異化、精細化的發展道路,努力打造特色產品體系,滿足不同層次的客戶需求。
科學規劃機構布局
龍江銀行按照總體戰略規劃統籌規劃網點布局,僅用一年時間實現了地市分行覆蓋全省,基本完成了省內機構建設的整體框架。目前,龍江銀行分支機構已達到156家,同時,發起設立村鎮銀行11家(包括省外村鎮銀行6家)。為深入實施農業產業金融戰略構建了布局合理的發展網絡。
獨辟蹊徑:開創龍江銀行發展模式
龍江銀行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就提前完成了三年戰略發展規劃的目標,2011年上半年,資產總額、存款余額雙雙突破了千億元關口,目前資產規模達到1450億元。正如楊董事長所說的,突出的經營業績得益于強有力的產品支撐。龍江銀行通過不斷創新開發和探索實踐,構建了以農業供應鏈金融、IPC小微信貸、“小龍人”社區銀行、“資智通”準投行業務、“梧桐樹”資金業務、“匯德利”票據業務、“龍匯通”國際業務、“龍e網”網上銀行等為核心的業務體系。
農業供應鏈金融
農業供應鏈金融模式最早產生于龍江銀行大慶分行(即原大慶市商業銀行),是依托黑龍江省豐富的農業資源,將金融和農業產業鏈相結合而研發的涉農金融產品。在黑龍江省肇東市五里明鎮首先作為試點,形成了“公司+合作社+農戶+銀行+保險+政府+科技+信托”的開放式農業供應鏈金融框架,又稱“五里明模式”。這種模式通過挖掘農業供應鏈成員的內在合作關系,能夠借助核心企業對供應鏈的管理功能,對分散農戶貸款業務進行批量化操作,低成本、低風險開展業務,有效解決了農村要素資源難以流轉、抵質押條件缺乏、信息不對稱、農村金融風險大等瓶頸問題,真正形成了以工帶農、以農促工、產融協同的良性機制,對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解放農村勞動力、推動土地集約化經營和拓寬農民收入渠道作用十分顯著,有效提升了農村金融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的發展之路。同時,這種金融模式涉及“三農”經濟的各個環節,因此,對“三農”經濟的拉動是全方位的,與傳統的涉農貸款相比,具有非常大的綜合效益優勢。目前,龍江銀行農業供應鏈產品“惠農鏈”貸款余額已經達到72億元,累計投放256億元,覆蓋耕地3870余萬畝,惠及農戶和就業人群550余萬人。
IPC小微信貸模式
龍江銀行以落實銀監會的六項機制和四單原則為切入點,成立小企業信貸中心,實施標準化的事業部制管理,發揮專業化經營的體制、機制優勢,為小企業提供專屬融資通道。針對小企業資金需求“短、小、頻、急”的特點,結合不同發展時期的小企業經營和需求特征,開發了“龍易貸”——“容易”、“便宜”、“快e”三大系列、小企業融資全系供應鏈產品共20余款。這些產品的主要特點是針對小企業創業期、成長期、成熟期分階段度身打造,具有門檻低、流程簡化、審批速度快、針對性強的特點。截至目前,龍江銀行小企業貸款余額110億元(含涉農經營類),占全行貸款余額的48%。“龍易貸”品牌在全國同業中嶄露頭角。
“小龍人”社區銀行
在借鑒國際先進銀行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龍江銀行以“四化”為重心,全力打造便民、惠民的“小龍人”社區銀行服務品牌:一是金融服務特色化。實行“36588”延時服務,營業時間從早8點至晚8點,365天無關業;推出24小時人工自助服務;各網點廣泛開展了各具特色的增值服務。二是網點管理精細化。制定并下發了《社區銀行星級評定管理暫行辦法》,以基礎建設、指標考核、社區服務三個維度為主線,形成“星級評定千分制”考核體系,有效促進了網點員工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的提高。三是服務區域網格化。結合哈爾濱地區社區網格化管理模式,積極與社區聯合,開展金融服務進社區活動,在每個服務網格內建立、健全社區服務組織架構,為網格區域內的社區居民提供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和公益服務。四是業務運行品牌化。注冊了“小龍人”社區銀行品牌,樹立了“小龍人”品牌形象,廣泛開展了“小龍人”進社區營銷活動,已在哈爾濱市建設1000家“小龍人”社區服務站。
未雨綢繆:打造堅實的中后臺保障
以“6S”管理模式為手段,不斷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
龍江銀行借鑒中糧集團的管理經驗,在全行實施了“6S管理”,并結合自身特點加以改進和完善。第一,建立了全面預算體系。通過采取上下結合的方式,實現對經營全過程進行預算編制、目標分解、預算執行和控制、預算考核等的循環過程。第二,建立了管理報告體系。在全面預算的基礎上,每個經營單元按一定的格式和內容編制管理報表并進行管理分析,并以各中心、各分支機構為戰略單元分別建立報告模型,搭建起條線與總行經營層溝通情況、檢討戰略的有效平臺。第三,建立了戰略規劃體系。通過確立全行的總體發展戰略,規劃每個單元的業務戰略,準確界定每個戰略單元的發展定位,達到清晰、全面對業務戰略進行監控、檢討,指導全行的經營發展。第四,建立了績效考核體系。聘請專業咨詢公司,引入并啟動了平衡計分卡項目作為具體應用工具,實現了對機構績效、客戶經理績效和柜員績效三個層面的評價結果進行戰略檢討和實施獎懲。同時,制定了《績效考評委員會工作規則》、《一般經理人薪酬考核辦法》等三個考核辦法,為平衡計分卡的推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以安全運營為前提,有效提升風險防控能力
一是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協調下,全部妥善解決了遺留的歷史包袱問題,顯著提升了內部風險管控的水平。
二是通過柜員考試、技能比武、風險排查、柜面服務質量檢查、季度風險例會和風險提示等方式和手段,運營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三是全面完成了風險管控項目建設,形成全行統一的“產品庫”、“流程庫”、“風險庫”、“法規庫”和“文件庫”。獲得了ISO9001國際標準化體系認證,建立了專業評審、分級監控、專業貸后管理等多層次、多層面的風險防控體系,初步實現風險管理的標準化和風險控制前移,確立由風險決策、管理、執行、操作等不同層次職能組成的風險管理工作體系,過程監控能力增強,確保了各項業務安全穩健運行。
文化引領:構建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
楊先進指出,龍江銀行作為一家重組的銀行,需要整合并提升企業文化,打造有特色的品牌形象,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增加凝聚力,提高整體協同績效,推動戰略目標的實現。龍江銀行在融合、錘煉了原四行社的優秀文化和龍行組建發展過程中的成功要素的基礎上,通過反復研討,最終凝練成龍江銀行以“包容、擔當、高效、專業”為核心價值觀的企業文化。
包容是龍江銀行的立業之本
龍江銀行致力于與員工、與客戶、與行業、與社會共同發展,實現和諧共享、互利共贏的增長,最終實現龍江銀行的包容性發展。一是在客戶的選擇上,不以大小、強弱為標準,讓弱勢群體獲得平等的機會,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對小微企業給予有力支持,開避專屬業務通道,開發特色信貸產品。二是不斷提升產品和功能的全面性。拓展業務領域,為客戶提供存、貸款等傳統金融服務以外的理財、代收代付、投行業務等服務,此外,在社區銀行的服務功能上,增加了品種多樣的生活化增值服務。三是努力實現與同業的和諧競爭。不斷加強與區域內同業機構的溝通,尋求合作共贏的平臺,共同構建和諧的金融環境,在同業間贏得了尊重。四是引導員工轉變觀念,敞開胸懷積極接受他人,換位思考主動理解他人,形成步調一致、整齊劃一、健康成長的組織。
擔當是“龍行精神”的體現
龍江銀行在服務農業產業、中小企業和地方經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全行的有效運轉來自于每個團隊、每個崗位對自身職責的履行。一是勇于擔當社會責任,積極開展下崗再就業貸款業務,為下崗人員創業提供資金支持,已累計投放下崗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1.9萬筆, 金額15.1億元,幫助5.8萬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邀請澳大利亞眼科醫療隊為全省130余名白內障患者免費更換視網膜晶體,幫助他們重見光明。二是通過幫扶貧困村、泥草房改造、黨員干部“1+1”認窮親、青海玉樹地震捐款、認領紅松保護林等多種形式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幫扶受災及貧困家庭,累計捐款300余萬元。
高效是龍江銀行的發展之力
龍江銀行的創建、發展始終保持著行業領先的“龍行速度”,通過優質的產品和高效的服務樹立口碑,贏得了客戶的信賴。一是建立了高效的決策體系,能夠敏銳洞察市場,快速響應,迅速執行,以快制勝,根據一線反饋的信息,可以在幾個工作日內開發一項新的業務。二是在保證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簡化貸款流程,大多數產品3~5天即可完成放款,同時,隨時可為客戶開辟綠色通道。三是實行前臺業務限時辦結制,努力減少客戶等候的時間,在客戶中贏利了贊譽。
專業是龍江銀行的經營之根
龍江銀行努力打造專業的產品和服務,樹立專業的思維,專注于“面向農業產業、面向中小企業、面向地方經濟”的市場定位,深耕細作,圍繞市場定位建立業務體系和產品體系,力求成為農業供應鏈金融專家、中小企業金融行家、社區居民金融管家,擺脫同質化競爭,成為兼具系統理論、社會影響的專業特色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