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調俘獲了第三方支付公司網銀在線的劉強東,前不久還拿到了自家的快遞牌照。身為京東商城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看似毫不介意前段時間與快遞公司申通的“分手”。
本是唇齒相依的兩家公司,卻在“雙11”旺季的前夜鬧了別扭。業界倒并不愕然。漢森世紀供應鏈管理咨詢總經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咨詢總監黃剛就認為,電商與物流今年的這些動作從某種角度上講其實是好事。電商公司向下滲入快遞行業,快遞、電商間矛盾激化,都加劇了兩個行業的充分融合與競爭。
去年劉強東就豪言要在3年內將投資100億元用于物流建設。馬云也壯志構建阿里物流?!暗梦锪髡叩秒娚獭保娚檀罄袀兿虍a業鏈下游延伸做快遞顯得很是順理成章。上下游的全面貫穿為快遞業帶來了新變量,電商物流已日趨社會化。
而反觀快遞行業,電商的物流業務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時,快遞公司在各個環節蓄積的能量也參差爆發。
快遞公司近年來也不斷再創業,堅定不移地、屢屢加速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一方面,快遞公司網點眾多,倉儲、配送體系健全,做電商在用戶的服務體驗上水到渠成,正可謂快遞“送而優則商”;另一方面,中國的人口紅利在快遞業已經消逝,人力成本、油價的增長,都在倒逼他們尋找新的增長來源。電商的發展速度在200%甚至更高,相對于物流配送,電商環節的利潤率更高。
“以快遞業的網絡優勢,不做電子商務是很可惜的。如果民營快遞能解決好人才、技術和產品定位的問題,在電商方面應該大有可為?!眻A通速遞董事長喻渭蛟感慨。
“快電”(快遞、電商)的深入滲透、產業融合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推倒柏林墻之后,在不遠的未來,快遞公司要直面的競爭對手也極可能是電商巨頭,尤其是深耕物流,注重IT系統搭建的互聯網巨鱷們。
從“天羅”到“地網”
送而優則商“誘”快遞“觸電”
素來低調的順豐內部其實一直都沒有停止過思考。改“慢”以四日件拓展陸運資源,變豐富與中鐵合作上馬高鐵運輸,他們在產品研發上、運輸資源上不斷在拓展。
在終端服務上,順豐也作出了改變,也因此一時間所謂黑店的順豐便利店也遍地開花。本意不在零售的順豐店兼顧零售的同時,也為其本身的快遞業務服務,以網羅住更多用戶取發貨。
順豐創始人王衛曾坦承“做電商是個死,不做電商也是個死”,但他并不滿足于這樣的“觸電”,在今年5月30日他擲下“順豐優選”(順豐旗下定位高端的進口食品電商)再做賭注。
擺在王衛和眾快遞兄弟面前的電商市場著實誘人。來自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6月,中國網購的用戶規模達2.14億人。CNNIC的數據也稱,2012年二季度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為2503億元,網絡零售市場呈現快速發展態勢。
網點星羅棋布的順豐以服務優質在行業內贏得了口碑和佳績后——去年順豐的銷售額已經達150億,員工數超過15萬名,利潤率達30%,王衛有了更多逆襲電商的有效資源。此前,早在2010年8月,他布局的面向中國香港的順豐“E商圈”投入運營,定位于中高端,代理銷售有機蔬菜并配送;2011年,面向內地消費者定位“線上禮贈平臺”的順豐“尊禮會”也浮出過水面。
圓通董事長喻渭蛟也毫不懷疑電子商務市場未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圓通在籌建“圓通新龍網”時,其近6000個配送點就是喻渭蛟及圓通高管們認定的絕對優勢。喻進軍電商服務的決心很是堅定,傳聞圓通還與全國工商聯合打造過與淘寶、京東類似的電商平臺“全聯網”。圓通想要通過平臺協調集合的供貨商和中間商,根據距離、成本等因素,為用戶選擇最佳的產品來源和遞送方案。
利用優質的物流服務做電商有著天然的優勢,快遞公司能讓用戶享受更優質的服務和產品體驗。在電商不斷加碼物流的大背景下,快遞公司的物流優勢不深加利用尤為可惜。因此,近年來他們都加快了“觸電”的速度。自2007年開始,中國的快遞公司就不斷前赴后繼跨界做電商。
據不完全統計,除開順豐、圓通涉水電商外,中國郵政也與TOM網合資建立了郵樂網,天天快遞則在淘寶網上開起了公司的網上商店, 宅急送上線過商品代銷平臺“E購宅急送”, 韻達也搭建過電子商務平臺,申通也在嘗試過票務網站后又做了網上超市“愛買網超”。
時至今日,快遞公司加速逆襲電商已經成為中國特色。在國際上,快遞公司并沒有向上拓展延伸的先例,國際快遞巨頭聯邦快遞(FedEx)和UPS也只涉及產業鏈下游的便利店以及維修業務。
在中國,快遞電商的融合已成為大趨勢?!吧孀憔W店、便利店是快遞公司向上向下經營拓展的延伸,在今后將成為快遞公司的必然趨勢”,郵政局副司長王豐就公開如是表示。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也指出,“產業融合發展尤其是快遞向上延伸將是大勢所趨”。
即使是不直線逆襲電商,一些快遞公司也開始放下身價“撒網”電商。宅急送加入淘寶快遞大軍也“倉配一體化”開放給大中商家。宅急送董事長陳顯寶也堅定地告訴我們:電商已經且必須和快遞、物流業融合得愈發緊密。
當然,據徐勇分析,順豐做“順豐優選”也飽含了快遞競爭業態中的一種無奈。如果快遞公司競爭始終停滯在低端,順豐想擴大空間則必須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但順豐向上延伸做電商,在選品上尋求供應商時又不能和別人去同質化競爭——因為一旦競爭,供應商會遭到其他電商的施壓,可能不會供貨給順豐,所以順豐選定了進口食品這樣一個相對偏門的垂直電商領域。
保守地加速“觸電”,對于眼下的快遞公司來說,不失為一種可選擇的擴張路徑。加速乃必然,得時機者得電商。
“觸電”流汗流淚又流血
以點帶面、避免正面交鋒的進攻法則
然而,畢竟快遞公司的優勢還是在快遞領域。中國電商業本就進入了寒冬期??爝f做電商也絕非易事,“觸電”需要流血流汗。
就在記者截稿前,順豐優選低調換帥,總裁劉淼上任5個月后離職,盡管業界猜測紛紛,但人事調整也再度彰顯了王衛的決心。
上線四個月的“順豐優選”,據說人數比單數多,每天500個訂單卻有近800人在做,每個區送貨都是一個司機加兩個配送員,“非常敗家,也沒體現多高端”,一位電商觀察人士對記者稱,順豐優選缺乏互聯網基因,只是一種看不到未來的嘗試。所以此次順豐優選的人事變動也引起了業界的紛紛猜測。
順豐優選當然是在燒錢,據內部了解,其用戶流量并不理想,庫存周轉也出現了問題。不少業內人士也表示看空順豐優選,盡管9月份其對外披露的數據稱SKU(庫存量單位)達5000~6000個,其中進口食品占80%以上。
王衛希望通過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三流合一,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快遞業發展之路。但顯然,選擇一個未來就意味著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所以順豐優選嚴格貫徹了自身的電商屬性,一上線就開打營銷牌,召開發布會、做廣告,選擇高調而迥異與王衛及母公司順豐。
電商不好做,前不久高調推出“愛買網超”做網上超市的申通就屢屢“觸電”而受傷。上線兩個月即叫停,正值“雙11”電商狂歡潮的前夕,加速備戰已經拓展至整個快遞行業,申通的電商平臺“愛買網超”的關張顯得頗為無奈。反復嘗試,加速“觸網”, 這次也并非這個桐廬幫里的通達系大哥第一次敗走互聯網,2009年申通曾設立“久久票務網”,后改名“鐵友網”。
2008年圓通建立以特色商品為切入口的電子商務網站圓通新龍網后,也因為隔行如隔山而發展遲緩。做快遞的大多是草根出身,管理起來是個技術活兒,繁復、龐雜。即便是馬云的阿里物流也只是做“其他快遞公司不做的事,做自己擅長的事”,天貓(原淘寶商城)物流事業部總監龔濤對我們也強調了他所領悟的這一“馬氏物流理念”。
快遞公司去做電商難,因為管理的人不一樣。從事電子商務的主要是一些大學畢業的程序員,而從事快遞的是真正的草根。在互聯網領域,電商本就是個燒錢的行當。這也是看空快遞做電商的業內人士詬病的緣由。也因此,自快遞公司“觸電”起,就有各種聲音伴隨??爝f公司都還在畫一張未來的大餅。
但快遞公司在加速“觸電”的同時其實也都較為謹慎,在對品類和市場選擇上,他們都是采取以點帶面的策略切入,且避開服裝、3C,不和傳統電商正面競爭。順豐優選做的是中高端食品,也選擇了單一的北京市場最先切入??爝f做電商,無論是否會成功,在徐勇看來,這都是一種必要,“必須要轉型”。盡管自快遞開始做電商起徐勇就認為他們“做不大”。
“進口、有機食品雖然小眾,但有市場,也可能盈利”,徐勇認為順豐做優選無奈但必要。他指出,順豐選擇進口食品電商作為一種嘗試,也代表了一種趨勢,“在今后,食品安全問題在中國會越來越得到重視,我們在冷鏈配送方面發展滯后于發達國家,還存在很大生長空間。”在他看來,順豐去嘗試去路,他是期待、期望和祝福的。徐勇稱:即使順豐優選失敗了,先驅變為先烈,但也是英雄?!绊権S走了這條路,讓大家降低了很多成本?!?/p>
不差錢的王衛近來一直在考慮融資事宜。順豐已與弘毅投資、中信產業基金等多家國內投資機構接觸。最近,深圳觸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龔文祥在微博上如是爆料。
電商加速加碼快遞
精準物流助力電商物流社會化
王衛和眾快遞兄弟們要加力投資電商,而電商大佬們卻要加碼快遞業。
不未雨綢繆者、沒有鴻圖野心者似乎有點落伍。劉強東的物流計劃正在為京東的大電商帝國鋪路;凡客旗下自建的物流如風達也瘦身獨立出戶;馬云貫徹下的阿里巴巴“大物流”系統也在倉儲和IT信息化上悄然發力;好樂買的尚橙物流也在外接兄弟電商公司的物流訂單。
電商物流社會化已經是大勢所趨,成為快遞業發展中繞不過去的一環。盡管這其中也出現了種種問題,就如這次的京東、申通分手事件。雙方宣告再無任何業務往來。自此,電商間的競爭上升到物流層面,也迫使快遞業更進一步向前去發展。
電商對物流的加碼,也使得中國快遞業進階出一種新的生存狀態,快遞業必須深入滲透互聯網基因??爝f業與電商自有物流間的競爭關系,也可以促進行業的良性循環。“快電”的上下游貫穿與融合有助于雙方的良性發展。
電商的高速發展亟待快遞業的增速。電商自建物流解決了配送中心和“最后一公里”的關鍵環節后,也很難完全獨立運行。以一些電商的實力,眼下基本只能滿足在一線城市用自己的物流。
而且,盡管一些電商的自有物流網絡布局已經相當完善,但他們依然需要靠第三方的物流公司對物流的前端環節提供服務??爝f、電商之間建立起聯動機制是必然。
向來儉省的國際電商巨頭亞馬遜也不斷在斥巨資加碼物流。伴隨物流中心擴建,亞馬遜必須高效利用各種資源精細化運作以攤薄成本。但亞馬遜旨在以精細化的運作建立起電商與物流的標準化準則。
物流幾乎是電商的命門,所以,亞馬遜對流程尤其專注,重視靠數據去說話,在物流信息的搭建、管控上尤其如此。
隨著今年“全球開店”的計劃得以實施,亞馬遜的物流平臺更大程度上開放給了第三方賣家。針對賣家,亞馬遜的物流體系運營和管理力求精準。
亞馬遜中國運輸配送事業部執行副總經理趙雄飛趙雄飛介紹,他們要讓賣家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亞馬遜是用了一個立方,還是三個立方的倉儲,在亞馬遜這個物流平臺上送的包裹和附加服務具體如何體現,每一分錢是怎么去付出的都要讓賣家明晰。
如今,亞馬遜的配送隊伍所用的移動終端也是他們自己開發的一個多維系統平臺。趙雄飛感慨,物流服務發展到今天,如果想向更快、更準、給客戶更多價值的方向去發展,必須與IT高度結合。趙雄飛稱,亞馬遜要把中國的物流原料通過IT系統進行深加工,精準控制,炒出一盤國際化的物流大餐。
而這或許給加速成長的電商物流一些啟發。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新媒體新應用在快遞業內不斷推陳出新,已經逼迫他們不斷在深入滲透互聯網式的生存法則??爝f公司“觸電”做電商,電商公司上馬自建物流,這些在中國的“舊聞”必須書寫出新的變量。
國際互聯網巨頭谷歌已在舊金山開始測試快遞服務。據分析,谷歌大部分廣告來自電商,而移動互聯線上和線下融合是趨勢,提供快遞服務后的谷歌要知道每一筆交易從消費者搜索產品信息到支付,以及收貨地址全部信息。
自此,快遞業的互聯網基因已經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引發核聚變。黃剛在微博上指出,“基于快遞的數據挖掘將是未來的商業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