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會種菜,沒有太多錢,更沒什么背景,趙明海仍然帶著他的天天踏歌有機食品網上超市,一腳踏進了有機農業的大門里。這做法看上去有些瘋狂。有機食品網上銷售平臺的模式,意味著背后必須要有強大的物流配送體系。
眾所周知,電子商務最大的難題就在于物流。而農產品,尤其是生鮮產品的物流更是猶如百慕大區。手握15億美元融資的京東商城,冒著至今仍虧損的巨大風險,為搭建物流系統前后投入幾億元,生鮮的全程冷鏈配送也至今都是他們不敢觸碰的領域。
做IT出身的焦念榮種菜沒被難倒,但看著北京地圖給分散在北京各個位置的客戶設計送貨路線時,瞬間傻了眼。不得已之下,他只能采取措施控制會員增長速度。
萬得妙自己的物流配送團隊每天凌晨兩三點出發送奶,仍然接到無數客戶的投訴:巴氏奶必須低溫保存,夏日炎炎,本來新鮮的牛奶放在奶箱暴曬兩個小時,待客戶去取時早已變了味道。
地種得好,銷售渠道發達,可沒有了直面客戶的最后一個環節——物流配送,此前的種種努力對于任何有機農莊來說,都是空談。各路農場主都在為物流問題而使出渾身解數,試圖解開這道復雜的有機物流方程式。
有機配送天然高壁壘
樂活村的農場主王申福,算過一筆賬。第一次去三元橋附近參加北京有機農夫市集,他開著每公里油耗約0.7元的別克君越,從農場所在地密云縣古北口鎮驅車130公里(往返260公里),帶了60盒雞蛋(約60斤,每斤25元),高速通行費往返70元(為節省成本沒有全程走高速,否則需要100元),僅物流費用就占當天銷售額的17%左右,其中還不包括車的損耗和人的成本。
物流配送之難可見一斑,而且似乎有機農業都逃不開要自建物流的命運。多利農莊當初引入了以冷鏈配送見長的日本黑貓雅瑪多宅急便物流作為合作伙伴,但此后依舊感到不甚滿意,不得已之下還是開始做自建物流系統的打算。
沱沱工社無疑是比他們更加幸運的。
沱沱工社的幸運在于,上市公司九城集團是強大靠山,可以不計代價投入2700萬建成了現在的全程冷鏈宅配系統。其實對于沱沱工社來說,即便自有農莊產出的蔬菜、糧食等產品,再加上作為銷售平臺吸納了許多來自歸原、萬得妙等其他農場的有機農場品,這些有機農產品也只占到其所有銷售品類的70%左右。盡管如此,沱沱工社還是投入巨大資金建成了令京東商城、1號店等電子商務前輩們都望塵莫及的完善供應鏈中心。
沱沱工社供應鏈中心負責人劉宇介紹,整個供應鏈中心包括倉儲、加工和物流體系,不止倉儲和物流是全程冷鏈,連產品的分揀和包裝等流程也處于全程冷鏈狀態。
這跟沱沱工社最初的定位不無關系。沱沱工社把自己的服務對象圈定為雙高(高職位、高收入)和雙外(外國人、海歸)人群,因此沱沱工社產品基地負責人劉玉水表示:“一方面,產品的質量和形象代表了企業的形象,另外一方面要考慮,一旦不是全程冷鏈,化凍了的產品營養價值可能就流失一部分,影響口感,特別是深海魚鮮,最怕一化一凍,口感差別極大。”
因此沱沱公社不惜代價打造冷鏈系統,和其他一些生鮮食品網站按照定型或大包裝配送不同的是,沱沱工社的蔬菜、水果都是完全按照客戶按斤或按個的自主選擇進行挑選、包裝和配送,并且不同溫區的商品也可以一次性配送到家。
與客戶對接的宅配環節的服務品質,沱沱工社也十分看重。不僅做到次日送達,精準交付,還提供夜間服務,并且環?;厥债a品包裝等白色的垃圾廢棄物。這樣優質和細致的服務,需要背后沱沱工社花費大量精力去培養一批具有高素質、高水準的配送人員的支撐。
如此完美的供應鏈體系,也意味著沱沱工社為此付出的代價巨大。不但在物流上的投入資金占整個有機農業投入的30%左右,包含固定資產、人力等成本在內,沱沱工社每配送一個訂單的成本高達50元。換言之,每配送一單,沱沱工社就要虧損至少20元。
而且即便投入如此巨大,沱沱工社依舊遇到不少難題。對于生鮮、蔬菜、水果的配送時效性極強,從倉儲、加工、配送需要盡可能地縮短運輸和物流的時間把這個產品送到客戶的手上,才能保證商品的新鮮度。在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沱沱工社給配送員配備的改裝后帶冷鏈保溫箱的電動三輪車,在部分路段依舊受限。
自建物流,對沱沱工社來說也是痛并快樂著。付出的代價巨大,但贏得了客戶們的一致贊同和合作伙伴們的認可。其初期的巨大投入也正在逐漸收獲回報。
用智慧二兩撥千斤
和王申福的樂活村一樣,德潤屋、悠然社等農場為保證有機產品的生產環境,大多位于遠離城區的延慶縣、昌平興壽鎮等地。
像焦念榮這樣此前因為經營別的企業尚且有些家底的小農莊,兩個公司加起來總共四輛車,能真正送貨的也只有兩輛。但焦念榮很擔憂:“我們的豬肉,天越來越熱,菜從遠處送到配送中心,過程還是不行?!睙o奈之下,他打算近期添置一輛冷鏈車,但受北京市交通管理條例所限,如果沒有“城市貨運”手續,不能進五環。辦了手續,早晚高峰也不能送貨,處處受限。悠然社尚處于發展初期,只見投入不見回報。焦念榮把另一個企業賺的錢基本都砸在了農業上。
趙明海究竟有何王牌,敢白手起家做大佬們都不敢做的事情,接過物流這個燙手山芋?得益于此前在華潤集團多年的工作經驗,尤其是長期負責生鮮食品的采購和配送,趙明海的確手握王牌。一方面,他深諳生鮮食品配送的各個環節和各種必須關注的事項,而更關鍵的是,在零售行業內浸淫多年所積累的人脈資源,讓趙明海此次獲益匪淺。
趙明海的王牌就是好鄰居便利店與天天踏歌的深度合作,在北京,好鄰居有超過200家便利店,其中近80%店面都將成為天天踏歌的線下自提點。好鄰居自有的完善冷鏈配送系統,會幫助天天踏歌完成從農莊冷庫提貨,再中轉至自己的冷庫,并在每天的凌晨一點將菜品發貨至近200家門店,放在超市冷風柜中保鮮,直至客戶自行來取走。
而天天踏歌只需要為此支付給好鄰居銷售額的5%作為服務費用。相比之下,沱沱工社的高額物流成本確實令人咂舌。
以好鄰居零售店作為自提點,對于好鄰居來說是順手拈來毫不費力,而天天踏歌則是揚長避短。這一既是銷售平臺又能解決物流問題的模式,對于所有小農莊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而像萬得妙這樣自有物流卻備受煎熬的大農莊,也可以松口氣。萬得妙曾為了解決從冷鏈車外到用戶手中這最后一米的距離,想過無數種辦法,受盡折磨。先是嘗試在用戶家門口安裝保溫奶箱,但一方面成本太高,另一方面不少小區物業出于美觀和統一管理考慮拒絕萬得妙為用戶安裝這個龐然大物,最終夭折。
并不是每一家大農莊都有沱沱工社的背景和實力,能夠為每一單配送倒貼20元。天天踏歌的零售店自提模式一定程度上給物流環節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米的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因此,雖然到目前為止,天天踏歌上線還不滿兩個月,但包括萬得妙在內的所有農莊,都對此表示了極大的贊同和歡迎。甚至天天踏歌在最初幾天好鄰居模式還沒啟動時,只有2盒牛奶的訂單情況下,萬得妙依舊開著自有的冷鏈大貨車幫天天踏歌把牛奶送到了用戶手上。
但零售店做自提點模式惟一美中不足的是,即便好鄰居有超過200個自提點,但其店面密度也還不足以做到所有用戶都可以方便自取。而且對于相當一部分習慣網購送貨到戶的用戶來說,自取顯然并不是他們容易接受的方式。
趙明海也深知,在天天踏歌上線初期,這樣的形式能巧妙地揚長避短,化劣勢為優勢,但未來天天踏歌超過一定規模,自建物流也是勢在必行之舉。
因此萬得妙雖然樂于與天天踏歌合作,但一直也沒有放棄考慮開發自有的物流方式。萬得妙近期正在招募“小區媽媽”,小區內其他訂奶戶可從該戶取奶。而“小區媽媽”并非義務付出,而是能夠獲得不錯的收益。
如果“小區媽媽”能在一個小區聚集到30個用戶,每個月訂奶1000盒,那她至少會有3000元收入。
這不失為萬得妙的另一潛在且規模巨大的銷售渠道。
而且萬得妙本身深入三里屯、世貿天階等繁華商區的咖啡店,在未來店面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更加有可能成為與好鄰居相似的便利自提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