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晚突發降息政策,對市場產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對地產的刺激會更大些,而其它板塊除消費與醫藥外,還多數只是小幅反彈。我們并不認為這是一次新行情的開始,因為市場整體仍然缺乏新增資金入場。研判目前的市場,仍然是存量資金博弈的場所。
目前市場最強的3個板塊分別是地產、消費、醫藥。地產板塊上方籌碼密集區在5月末高點附近,這個位置從整個板塊指數而言,突破的可能性并不大,我們注意到招保萬金四大金剛對指數的貢獻更大,中小盤地產股趁勢做超跌反彈更像是打醬油的。
此波地產股行情布倉于年初,至目前為止,投機的成分更大些,不建議在此方向追漲。消費類板塊與醫藥板塊歷來是防御型品種,市場跌至如今,反彈時仍然是防御型品種打頭陣。這不禁讓人對上行的性質有些許懷疑:如果真是市場反轉,這類品種就應該止步;棄高就低,攻擊高流動性的品種,才是集團資金突擊的特征。由此,我們判斷此次進來的資金,可能并非人們想像的集團資金。我們注意到近日國債指數出現放量長陰,因此,不排除這是從國債市場遷徙而出的原主流避險資金轉場所為。它能帶來多大的增量,仍然需要觀察。
對于后面的走勢,我們預期只是一個稍高級別的反彈。作出這種判斷的原因,還是對是否有增量資金流入感到疑慮。這不僅僅是對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的疑慮,也是對央行貨幣政策何時才能產生實質增量的疑慮。而A股市場目前的流通市值之龐大,遠非2008年末那樣的水平。如果沒有增量資金,僅靠存量資金在幾個市場中遷徙作戰,是很難將市場拱起個牛市的。更重要的是,我們關注著國債期貨正式開盤的時點,假如國債期貨開盤,大級別資金將有新增博弈場所。在宏觀經濟沒有好轉時,大級別資金更愿意在流動性高的場所中套利,而并非一定得到A股中博弈。去年銀行是高暴利行業,在實體經濟不景氣、社會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大資金多在金融業中套利。而現在銀行縮小存貸差,向其他行業讓渡利益,社會實體貸款需求除地產業外,并無更好的去處。假如地產業仍然是限制信貸過分流入的方向,則大級別資本將會更關心國債期貨套利。
綜合考量,我們認為仍然不能對市場抱有過高的預期。此次反彈的級別比一周多前的那次級別要稍大一些,但仍然不構成滿倉壓上的理由。從市場目前的特征看,我們認為依然以成長性確定的品種為核心,關注于成長性良好的個股中長期投資,并以部分資金對沖股指下行波動風險的策略,是當前不錯的選擇。因為從創業板與中小盤中,我們看到一批個股完全不理會股指波動,自年初以來始終保持良好的升勢。而這種升勢不能以莊股論之,行業的成長性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符合未來社會發展洪流推動的方向,才是其核心所在。事實證明,年初以來即使是滿倉持有這類品種完全不動,收益率也超越上證指數收益率十數倍。個股投資是門藝術,受流動性限制,它不能以指數的漲跌論進出。潛心于行業發展方向與公司成長性的研究,要比研究指數的收獲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