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末,京城發生一出悲?。褐袊嗄暾螌W院2005級校友方言因急性胃潰瘍導致失血性休克于12月16日去世,年僅23歲。據方言的微博(微博名:Aimee_Fang)資料顯示,該女生就職于北京某通信設備公司,因經常加班,罹患胃潰瘍。“在這里見識了太多生死離別,大家真是應該珍惜健康,珍惜身邊人?!?/p>
值得注意的是,該微博短時間內引來連續十幾條微博呼應,都和胃痛看病有關,并稱沒有時間去看病。
方言算是一個小白領。微博跟帖的,也多是上班族。網友在悼念方言的同時,也提出近年來白領工作壓力大引發“過勞死”的擔憂。有專家建議,將“過勞死”納入工傷保險。
當然,“過勞死”是小概率事件,極端的例子。方言用生命警醒了同齡人。不過,我們不能忽視的,是越來越多的城市白領成為“城市病人”。頻繁肆虐的“白領病”,正在不斷侵蝕年輕的軀體,造成嚴重的白領亞健康狀態。而與之不相適應的,是“白領病”還不能進入職業病范疇,既無法納入工傷保險,也無從享受職業病待遇。
許多人還不能詳盡地列舉白領病的種類,醫療衛生權威平臺也鮮見白領病的界定。但一般而言,“白領職業病”主要與白領從事的職業特點有關,如有長時間坐著使用電腦帶來的鼠標手、腱鞘炎、肩周炎、頸椎病、干眼癥、電腦眼等;有長久呆在空氣不良的封閉辦公室形成的屏幕臉、成人痘等;有經常吃盒飯營養不良蔬果維生素缺乏引發的膀胱炎、尿路感染、便秘、胃病等;有競爭激烈精神壓力大導致的失眠、腦疲勞、焦躁癥等。
上述這些身體的病癥,不但給白領們的肌體帶來苦痛,而且還產生焦慮、抑郁這些程度不一的精神疾患。長此以往得不到有效治療,禍莫大焉!
把白領病納入職業病目錄,無論是在疾病的性質或社會勞動保障的權益規范上,都無疑順理成章。
但是,客觀地說,白領病入職業病目錄,難!這是因為,任何病癥一旦列入職業病目錄,便意味著可以通過診斷獲得相應的職業病國家賠償等。從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賠付水平來看,要將“白領病”列入目錄幾乎不可能。
我們社會的醫療保障還處在低水平,勞動保護的每一次進步,都意味著國家財政的傾斜,這不僅需要財力,更需要公共服務的方向做相應的調整。
難道差錢,遏制白領病、拯救白領病的機制就束手無策嗎?
目前,在許多發達國家,病因明確的傳統職業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因此職業病防治工作重點轉移到預防領域,“白領病”獲得與法定職業病相同的待遇。
一些發達國家通過懲罰那些違反工作場地安全條例的企業、強制用工單位建立職業病保險、用法律干預職業病多發等等國家機制、制度工具,來為城市白領的工作和勞動損害提供公共服務,建立保護屏障。
近日,備受關注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決定》經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并開始實施。與國際勞工組織公布的職業病病種比較起來,我國的職業病病種顯得相對單一,職業病目錄也相對狹小,這種狀況絕非一日之寒。改變它,除了醫學、勞工和社會保障領域打破堅冰,法律的跟進格外緊要。
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期待誕生這樣的提案、建議,繼而形成國家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