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嬰兒潮”的當口,新晉的爸爸媽媽們雖為誕生的小生命歡喜異常,但扎堆生育也可能會給龍寶寶們帶來很多煩惱,家長們要早作準備。
壬辰龍年一到,醫院的哪個科室最忙?產科。
記者從南京各大醫院了解到,除夕剛過,“龍寶寶”就來勢兇猛,光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在壬辰新年的前五天就誕生了近250個龍寶寶,值班的產科醫生一天工作18個小時都忙不過來。“從過年后我們醫院產科的床位一直滿滿的。往年還只有8月份是嬰兒誕生的高峰期,但照現在的趨勢看,我估計今年龍寶寶出生的高峰期會持續一整年。”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醫生丁虹娟告訴記者。
不僅僅是南京一地,有著深厚“屬相”情結的中國人正以高漲的熱情掀起壬辰龍年的嬰兒潮,似乎已成不爭的事實。專家預計,龍年出生的嬰兒較往年將會增長5%。
“龍年嬰兒潮”的當口,新晉的爸爸媽媽們雖為誕生的小生命歡喜異常,但扎堆生育也可能會給龍寶寶們帶來很多煩惱,家長們要早作準備。
妊娠,自然就好
今年是壬辰年,有網友在“壬辰”兩字各加上“女”字旁就成了“妊娠”,所以龍年不僅交好運,從天干地支上講也是適于生育的年份。這種說法雖然是一種戲說調侃,但也有不少人認為“有意思,有道理”。中國人喜歡將嬰兒出生時機與一些重要節點相聯系,希望能夠多沾喜氣,交到好運,2000年干禧龍年、2007年“金豬”年、2008年奧運年都因此接連出現生育高峰。
1月23日0點33分,一位產婦順利地產下了一個7斤2兩的男嬰,這是南京市婦幼誕生的第一個“龍寶寶。”
這之后,丁虹娟就忙得不可開交。雖然忙,但丁主任還是再三叮囑家長一定要自然生產嬰兒。
“雖然很多家長想討個吉利,但我不建議特意找個‘吉日’生產嬰兒。”丁虹娟認為準媽媽可以計劃懷孕,但刻意在某一天生育新生兒“不可取,不符合醫療常規,醫院也不會允許。”
丁虹娟說,如果父母要控制在某一天生產嬰兒的話,會造成嬰兒的出胎位不成熟,剛出生的寶寶會被送去接受檢查。如此一來,母親就不能陪在寶寶身邊,不能母乳喂養,會給母親帶來精神壓力,而且會影響子宮收縮,不利于母親的產后恢復。
此外,由于剖腹產的寶寶在分娩過程缺乏必要的產道擠壓,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顱內出血、吸人性肺炎的可能性要比自然分娩的寶寶大。而且非自然分娩可能會導致寶寶免疫力要比正常分娩寶寶低,容易出現感染。甚至寶寶的智力發育也會受影響,有些孩子長大后患感覺統合失調綜合征的可能性相對要大一些。
“不是自然分娩的寶寶可能會需要及時的打針吃藥,由此產生的后遺癥也可能會伴隨寶寶的成長。”丁虹娟說。
接受完采訪,丁主任還要趕去做手術,臨走前她還不忘囑咐:“擇日不如撞日,妊娠,分娩,一定要順其自然啊!”
望子難“成龍”
1988年的龍年曾出現嬰兒潮,6年后這批嬰兒進入學齡期,全國范圍內出現了學校設施不足的問題。上一個龍年正逢2000年,資料顯示,千禧龍年的嬰兒潮直接導致了2006年部分地區的入學難。在這兩個龍年出生的人群現在大多面臨的升學、就業、生活壓力與家長“望子成龍”的期盼背道而馳。
無獨有偶,今年的龍年嬰兒潮引起的問題也逐漸凸顯,首當其沖的便是醫療資源的緊張。丁虹娟告訴記者,南京市婦幼在五年前就開始儲備醫療資源,雖然提前培養了許多產科醫生,但是春節剛過就感到吃力,醫生的人手很欠缺,產房的床位也很緊張,不得不加床來應對產婦過多的局面。
去年,金豬寶寶入幼兒園難曾掀起不小的討論。“入園難,難于考公務員;入園貴,貴過大學收費”,家長們無奈之余,編個順口溜發泄,過后卻還是要守在幼兒園門口通宵排隊,為孩子爭取有限的入園名額。
而這一切只不過是開始。擠的后果自然是競爭加劇。狹路相逢勇者勝,當龍寶寶們漸漸長大并在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工作中相遇時,競爭的慘烈度,恐怕非火花四濺可以形容。
龍年出生的網友“新青年低調式”如此形容龍寶寶20多年內的生活:“我覺得我這一生只能用‘絕了’來形容。我媽說因為都想懷龍寶寶,所以產檢的人特別多,更別說生孩子了。上了小學,高年級教室都很寬敞,我們這一級擠得要命;上了初中更不用提了,10個班級,每個班級70來號人。再就是初升高、高考,都創下紀錄。好不容易等到畢業了,又有就業問題。12年一次的本命年,結果是2012!”
就算順利上了學,就業、婚戀都會因人數眾多有爭搶的問題。放眼望去,龍寶寶一路都要爭搶著長大。
父母為子女選擇龍作為屬相,雖寄托了“望子成龍”的美好期待,但成為嬰兒大潮中的一員也將為他們將來成才人為地制造了一些障礙,競爭加劇、成本加大,“成龍”反而增加了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