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即是合理”,垃圾食品也有它們存在的價值。垃圾食品不是不能吃,但要吃得對,才能保證健康。
垃圾食品應(yīng)急
看著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垃圾食品清單,很多人都會對餐桌失望。因為按照這樣的標(biāo)準,桌子上一半兒以上的菜肴都是垃圾食品。不僅如此,看看超市的貨架,餅干、蛋糕、蝦條、薯片、方便面、糖果、可樂……垃圾食品早已占據(jù)了超市的半壁江山。還有街頭巷尾的肯德基、麥當(dāng)勞、漢堡王、必勝客……生活似乎早已被垃圾食品填滿。
所謂“存在即是合理”,垃圾食品也有它們存在的價值。想想看,在一個工作繁忙的下午,你忙得體力透支以致饑腸轆轆。面對手邊做不完的活計,想出去喝個下午茶或者享受一份健康的小點心,恐怕也不太可能。這時,幾塊餅干、一袋薯片,或者一盒泡面也許才是你真正的救星——在饑腸轆轆的時刻,這些垃圾食品能迅速提供能量,安慰你痛苦的胃腸,為疲憊的身心補充能量,讓焦躁的情緒得到緩和。
這便是垃圾食品的價值。它們不是日常膳食的主要部分,但卻能在無法正常用餐的時候暫時為人們提供能量。由此,我們應(yīng)該明白一點:垃圾食品不是不能吃,但它們只能應(yīng)急,不能當(dāng)做正餐,更不能一日三餐不停地吃。
“零加工”
當(dāng)然,也有些垃圾食品不知不覺中成了正餐的一部分,比如炸雞塊,比如烤羊肉,比如糖醋里脊……事實上,那些頂著“油炸類”“腌制類”“罐頭類”“燒烤類”頭銜的食品,常常以菜肴的形式出現(xiàn)在我們的日常餐桌上。所以我們必須明確一點:有時,食品并不是垃圾,使其變得垃圾的,只是那些不健康、不科學(xué)的烹飪方式和加工工藝。
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垃圾食品排行榜中,新鮮天然的食品一個都沒有上榜。所有的所謂垃圾食品都是經(jīng)過加工的食品,而且很多都是加工得連原來的樣子都看不出來的食品。比如說,白酒當(dāng)中絕對看不到一粒糧食的樣子,也沒有糧食的味道;薯片和土豆長得一點都不像,口感更是相差萬里;看見曲奇餅,也絕對想不到小麥粒和甘蔗的形象。所以,著名營養(yǎng)專家范志紅認為:“多吃新鮮天然的食品,也就是遠離各種垃圾食品。”
“近年來,很多激進的健康飲食書提出了一個口號:零加工。”范志紅介紹說,“也就是說最好什么都吃新鮮的,吃原味的,對加工食品最好敬而遠之。”
吃法要對
不過,什么都吃純天然,是很難做到的。一個人一輩子都不碰一點垃圾食品,也是不可能的。因此,食用垃圾食品的方法也很重要。吃的方法對了,垃圾食品也就不那么垃圾了。
比如說方便面。方便面的制作過程中,尤其是油炸類方便面,對維生素的破壞較多,又含有油脂和添加劑。但如果在購買方便面時選取的是非油炸方便面,那就不同了。非油炸方便面中保留了更多的維生素,油脂含量也相對低,比油炸方便面健康了不少。
而如果能將烹制方便面的方法由水泡改為水煮,再隨意加點蔬菜、打個雞蛋,那么營養(yǎng)也綽綽有余了。當(dāng)然,如果你不怕麻煩,放棄配送的調(diào)料包,改用新鮮的湯底,那不但風(fēng)味更佳,吃得也會更加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