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藥結核病無藥無可救“藥”
在治療肺結核時,如果病人感染的是敏感結核菌,用異煙肼、利福平、鏈霉素、二已胺丁醇、吡嗪酰胺這些一線藥物就能夠控制。如果結核菌同時對異煙肼和利福平產生抗藥性,就被認為是耐多藥結核。
而廣泛耐藥結核菌能夠“抵抗”的藥物要多很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06年10月的定義,同時耐異煙肼和利福平之外,還對任何氟喹喏酮類藥物和三種二線注射藥物(硫酸卷曲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中至少一種耐藥的結核,就是廣泛耐藥結核。其實,這個深奧的定義可以簡單地歸納為,目前醫療使用的大多數抗結核藥物對廣泛耐藥結核病人幾乎沒有效果。
廣泛耐藥結核病患者的治愈率不高,死亡危險度是耐多藥結核病人的5.45倍,但這并不意味著完全不可能救治。
按照醫學規律,廣泛耐藥患者在結核病患者中的比例應該很低,但由于結核病患者人數是相當龐大,所以廣泛耐藥結核患者的絕對數量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目前,登記在冊的廣泛耐藥患者人數極少。但要想知道廣泛耐藥結核患者的真實數量是極其困難的。結核病人絕大多數為貧窮人口,集中在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而這些國家的經濟水平和衛生制度還沒有能力篩查和統計真實的患者人數。
包括中國在內,很多國家目前還不能拿出廣泛耐藥結核病患者人數的確切數據。沒有篩查和登記,我們也就無從知道,身邊誰是廣泛耐藥結核患者。
只有那些突發的廣泛耐藥結核病暴發事件可以顯示冰山的一角。西班牙曾經報道在1991年到1998年間,6個不同地區的22家醫院里共有114名患者患有廣泛耐藥結核,而且他們都是同一株病菌所致。
2006年,另一份來自南非的報告描述,在南非某地區的211名耐多藥患者中,發現53人是廣泛耐藥結核患者,這53人中有44人為HIV陽性。這起傳染事件被懷疑為醫院內的傳播,因為感染者中多數人在發病前2年內在同一家醫院住院。
這個報告讓從事結核病流行病學研究的專家們感到“可怕”。由于這起事件,世界衛生組織發出警示——比耐多藥結核病更為嚴重的廣泛耐藥結核病已經出現。
目前醫學界對廣泛耐藥結核病的傳播機制還不十分清楚,所以疾病預防部門只能按照對結核病的傳統認識,限制廣泛耐藥結核病人的某些行動,比如搭乘航班。一般認為,結核病菌容易在密閉的空間中通過近距離接觸從一個人傳染給另一個人。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如果一個人被廣泛耐藥患者傳染,被傳染的人很可能直接就變成了一個新的廣泛耐藥病人,而不是普通的結核病人,也就是說,從他第一天得病開始,多數藥物就對他毫無效果了。
如果病人感染的結核病菌本來就是廣泛耐藥細菌,那么這個患者被叫做原發廣泛耐藥結核病人,目前還沒有數據顯示,原發廣泛耐藥結核病人數量正在上升,但在耐藥程度低一些的耐藥結核病統計中已經發現,被直接感染耐藥細菌的患者比重越來越大。
耐藥結核病束手無策?
高謙,復旦大學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教授,結核病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專家,他告訴記者,新中國成立以來,由于生活和醫療條件的改善,我國的肺結核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發病率大幅度下降,但下降到一定數量以后,結核病就好像到了一個“平臺”,患者數再難大幅度地降低。
結核病存在潛伏感染的特性,感染結核桿菌的人群里有90%終身不會發病,另外10%可能馬上發病,也可能在一生中的某一個階段發病。因此,感染結核桿菌不等于結核發病。同時,結核桿菌是一種寄生在細胞內的病菌,給病菌檢測、疫苗研發和藥物開發制造了重重困難。
直到今天,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還在使用1882年科赫發明的結核菌痰涂片檢測方法,這種技術只能檢出30%~40%的結核病人,卡介苗預防接種,只能對兒童重癥結核有一定預防作用,對成人無直接保護作用,而新的疫苗還沒有誕生。
至于新藥物的出現,高謙認為“不容樂觀”,“至少在2015年之前,結核病新藥很難有重大突破。”
普通結核一耐藥結核(對任一種抗結核藥物有耐藥性)一耐多藥結核一廣泛耐藥結核,看來,結核桿菌產生耐藥的速度,遠遠走在抗菌藥物的發展之前。醫療技術的發展趕不上結核病桿菌的進化,在疫苗和藥物開發進展緩慢的情況下,疾病預防部門不得不讓結核病耐藥的難題回到原點——控制耐藥的發生。
結核菌是一種聰明而頑強的細菌,它能夠快速地適應藥物,如果不是接受持續地強烈地攻擊,它很可能迅速變成更加強壯的耐藥菌。因此,“治療不當”往往是耐藥菌產生的主要原因。所以,按照治療規范,堅持規律的用藥,對于結核病治療來說萬分重要。
但是,病人有很多理由“不聽話”。比如,抗結核藥物副作用大,對肝臟有一定的損傷;在6個月的治療時間里,病人有一段時間在家中治療,沒有醫生監督,病人會忘記吃藥。更加重要的原因是,患病的窮人沒有錢堅持治療。
但無論是普通結核病人還是耐藥結核病人,不能接受正規治療的后果都是嚴重的,他們都會成為傳染源,傳染更多的人。結核病大國憂慮
“中國是僅次于印度的結核病高負擔國家。”高謙告訴記者。中國每年新增結核病人150萬人,每年死于結核病的患者有13萬。
不論是從結核患者數還是耐藥結核病的人數看,中國都是一個“結核大國”。有報告估計,全球每年新出現耐多藥結核病病人約30萬,世界衛生組織估算,中國耐多藥結核病病人數占全球的1/4到1/3。生活在“結核大國”中,但大眾對結核病的了解卻讓高謙失望。艾滋病、乙肝常常被人們談起,但傳染機會更大的結核病,卻常被當做無關痛癢的常見病。全國現有450萬肺結核病人,占全球結核病人總數的四分之一,其中傳染性肺結核病人200萬。高謙認為,大家的疏忽,很可能助長結核病的傳播。
隨著耐藥結核病人的增加,對具有傳染能力的結核病人進行臨時性的限制措施也顯得越來越有必要,但在中國,還沒有相關的法規能夠限制這類病人的行動。結核病是一種社會病,最終能夠控制結核病蔓延的,也許不僅僅是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