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小米宅在家中,無意翻看到一本以前的時尚雜志,三美女麻豆,并列排開,中間一個尤為顯得美艷動人。結果一看旁白:差別就在沒油。雷死我了,原來是一化妝品廣告。話說回來,T字部位油光閃閃的倆麻豆還真是生生被奪去了風采。
身上愛出油,也的確是個問題。頭發、臉上、背部,這些地兒都是愛出油的祖宗,哪個一不注意,你就成了眾人眼中的“大慶油田”。
中醫里,肝熱火旺證,就會出現頭面油脂發亮的情況,雖然肌膚和頭發看上去比較有光澤,但是一般顏色暗黃,毛孔相對也比較粗大。
肝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消化油脂。因為,肝臟分泌膽汁,將它儲存在膽囊里,排到腸胃用來代謝油脂。如果飲食上沒什么變化,一旦肝氣郁結,肝火太旺導致透支了肝血的話,肝臟分泌的膽汁就會變少,最直接的后果,就使得過少的膽汁無法代謝掉油脂,油脂也隨虛火到達頭,就這樣讓你的頭、面看上去全是油。常見的有皮膚油性大,頭發油,還有油脂性脫發等等。
有時候你看著飯桌上太油膩的飯菜會覺得惡心,就是因為體內有太多油脂難以分解,身體本能就開始排斥這些油膩食物,這也是肝膽功能減弱的一個表現哦。
同時,在五行中,肝屬“木”,木生火,所以,動什么不要動肝火,那些急躁易怒的人,皮膚更容易出現油光彌漫的景象。但是,要你面子上不發火,不發脾氣,不等于就可以搞小郁悶、小內向,油性肌膚在中醫里屬于“外向發散”型,你的“氣”突然不向外發散,而閉郁在體內,即使油脂分泌不多,新的問題又來了,那就是——痘痘。所以呢,開朗樂觀的·心境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也有一種例外:女人愛哭是常事,遇到痛苦、難過的事要哭,碰到激動、開心的事也要哭……哭一哭好。“肝之液為淚”,體內郁結如果能夠通過哭泣而得到紓解,何樂而不為。但是,凡是要恰到好處,別天天搞得跟“林妹妹”似的,那就過猶不及了,傷心還傷身。
肝火大脾氣就會大,太沖穴配合行間穴很管用。每天用手按摩至少5分鐘,順著太沖穴向行間穴從上至下按摩,堅持幾天的話,如果有酸麻脹痛的感覺,就證明這個方法有效。這里要注意的是方向可不能錯,因為肝火可不需要補,減少肝的壓力就算是補了。直到經常按摩至這種感覺不明顯為止,一周的時間,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女同志臉上的痘痘也會有不錯的改觀。按摩它倆可神奇,可以起到去肝火補心的作用,一點都不浪費,有開心順氣加紅酒面膜的功效哦。
電視劇里、廣告中,女星保養得宜的肌膚一直是眾姐妹的夢想。曾經看過關于小s起床不洗臉的保養法,額,您可能真是天生麗質,對于我們這些“富得流油”的女人們,這個方法實在是不敢恭維。其實,面子有“光”無“光”,掌握洗臉小訣竅,也有驚人變化喲。
大家都知道,熱水洗碗更容易去油膩。同理,熱水洗臉也一樣。你先準備一盆溫度稍高的熱水,用溫和洗面奶把臉洗干凈,洗第一次是為了打開毛孔去污垢,時間不要太久,因為重頭戲在后面。然后,再準備一盆水,水溫最好控制在80~90攝氏度之內,干嘛,別急,不是要你燙自己。將頭部垂下,臉離水面5~10厘米,持續大概10分鐘,再用接近人體溫的溫水洗面;最后,用冷水浸透毛巾擦拭幾次,使皮膚毛孔收縮即可。有的女生擔心這樣毛孔會變大,那么視皮膚具體情況而定,可以隔天做一次。
也可以擰一條溫熱的濕毛巾敷在臉上,感覺臉部有點濕、有點燙為宜,然后輕輕拍打臉部30秒,取下毛巾之后還是同樣選擇接近體溫的水洗凈即可。這樣有助促進血液循環,毛孔張開,皮膚排泄。補水和去油脂的功效不可小覷。皮膚特別油的,可以早中晚各一次。個人使用的洗臉、洗澡毛巾,一定要經常仔細清洗,放到太陽底下晾曬殺毒,選擇那些吸附性能比較好的毛巾,棉質毛巾為最佳。
如果有人稱贊你膚色紅潤,滿面紅光,可能說者舒心,聽者高興。但是,說你滿面油光,可能就不是那么好心情了。女人們,愛美就要行動,甩掉以往的“不聞不問”,關注面子,找出控油寶典,美麗俏佳人就是你。
養顏大補貼
1 油性皮膚所對應的美食
《科技致富向導》載:油性皮膚者,飲食應選擇具有涼性、平性食物,如冬瓜、絲瓜、白蘿卜、胡蘿卜、竹筍、大白菜、小白菜、卷心菜、蓮藕、黃花菜、西瓜、游子以及椰子、雞肉、兔肉等。少吃辛辣、溫熱性以及油脂多的食物,如奶油、奶酪、蜜餞、肥豬肉、羊肉、狗肉、花生、桂圓、荔枝、核桃仁、巧克力、咖喱粉等。
2 手上按摩打敗吸油紙吸油
《中國科學美容》載:吸油紙吸油,不能真正減少油脂分泌,而且頻繁使用,會令肌膚更缺水,分泌更多油脂。與其這樣,不如在手上多下“工夫”,清潔時,加上按摩,以旋轉的方法,由下而上、由內往外打螺旋,尤其是額頭、鼻翼和下巴等毛孔粗大的部位做深層一點的按摩,清潔之后及時涂抹上爽膚水和保濕乳液即可。
3 泥漿面膜最適合油性皮膚
《健康之家》載:面膜種類繁多,其中以泥漿面膜最適合油性皮膚,常被美容界人士說起。在選擇這類型面膜時,要注意的是,這些美容用的泥通常是由火山灰形成的,也叫膨潤土,吸收力強,在洗抹的時候,能令表層的死皮跟著剝落,每周可使用兩至三次,中性及干性皮膚的人只能偶爾使用。